池代臻
(成都唐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510653,廣州∥高級工程師)
地鐵列車運行過程中,可能因接觸網短線脫落、錯掛地線、絕緣子閃絡[1]及列車頂部對接觸網放電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接觸網短路故障。接觸網發生短路瞬間會產生幾萬安培過電流[2],其最為直接的后果就是對應的直流饋線開關發生跳閘。若此時保護裝置無法將短路電流正常切除,必然造成設備燒毀甚至發生火災。同時,故障短路電流流經鋼軌及綜合接地網,可能形成瞬間高壓而燒毀其他設備,造成極大的破壞性,影響地鐵的正常運營。經對近期發生的一起接觸網短路跳閘故障進行分析,發現在相鄰供電臂上列車在線運行時,接觸網短路故障會引發鄰線接觸網跳閘,擴大了故障范圍。對該故障的經過、特征進行了詳細分析,并對其中故障電流產生的機理進行了剖析,以期掌握故障的原因與規律,從而形成可借鑒的經驗。
圖1為接觸網短路跳閘故障區域牽引變電所結構示意圖。其工作原理為:交流電能由中壓環網輸入牽引變電所,經變壓器與整流器轉換成DC 1 500 V,并通過直流進線開關201、202輸入到進線母排上;母排上的電壓由直流饋出開關215、216輸出,再經上網電纜、上網刀閘2151、2161向出、入段線的接觸網供電。列車從接觸網取流,電流經鋼軌及回流電纜流至回變電所負極。全線直流供電系統采用絕緣安裝,與綜合接地系統形成電氣絕緣。
圖1 牽引變電所結構示意圖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raction substation structure
該起接觸網跳閘故障發生在某車輛段出入段線。如圖1所示,事故發生時,網軌檢測車在出段線上行駛,同時末班電客車收車回車輛段。因網軌檢測車的天窗蓋未蓋好鎖牢,在行進過程中,天窗蓋彈起與接觸網接觸,導致接觸網經網軌檢測車與鋼軌短路。如圖2 a)所示,接觸網上迅速形成電弧,灼傷接觸網,在匯流排與接觸線上留下黑色灼燒痕跡。如圖2 b)所示,斷路器的動靜觸頭有明顯的灼燒痕跡,在直流開關斷路器的滅弧柵上也有明顯的拉弧痕跡。
圖2 短路點灼燒痕跡Fig.2 Burning trace at short circuit point
在網軌檢測車造成接觸網短路后,車輛段出段線215開關、車輛段入段線216開關跳閘,造成相應的供電分區停電。約1 s之后,直流開關215、216自動重合閘成功,接觸網恢復正常供電。
圖3所示為牽引降壓混合變電所直流開關215、216的故障錄波。其中,圖3 a)為出段線215開關的電壓、電流波形。由圖3 a)可知,在-3 ms時,網軌檢測車與接觸網短路,短路電流迅速上升;在時間為0時電壓被拉低至1 049 V,電流增大至9 380 A,直流開關的保護裝置檢測電流上升率及電流增量(DDL+ΔI保護)并動作輸出;在分閘指令輸出后,短路電流持續升高,檢測到電流達到11 562 A,而后保護裝置又輸出電流速斷保護(I++max(電流速斷保護功能的簡稱代碼)保護);電流波形存在截頂的情況,由于斷路器分閘滅弧需要一個過程,在分閘指令后電流呈增大趨勢;在27 ms時,滅弧完成,電流降低為0。
圖3 b)為入段線216開關的電壓、電流波形。因215、216開關取電自同一母線,當215開關的負載發生短路,饋線電壓被迅速拉低,同樣造成216開關電壓被拉低。在-14 ms時,電壓被拉低至816 V,同時形成反向電流-4 495 A;而后電壓、電流恢復,并形成沖擊,在時間為0時電壓、電流分別達到1 906 V與2 599 A。在該變化的過程中,當電流變化滿足DDL+ΔI保護的定值要求時,保護裝置發出跳閘命令;在30 ms時,斷路器滅弧完成,電流降低為0;在母線電壓被拉低后,列車斷路器因低壓下限保護跳閘,導致入段線上電客車失電。
圖3 直流饋出開關的故障錄波Fig.3 Fault recording of DC feeder switch
通過對牽混所直流開關215、216故障錄波的描述與分析,需對以下內容做進一步研究。
1)在215饋線開關發生短路跳閘后,需考慮引起216開關跳閘的原因;
2)在216開關上檢測到-4 495 A反向電流的原因;
3)在216開關上檢測到超過額定值1 906 V正向電壓的原因。
目前,城市軌道交通通常采用的等效24脈波整流機組,由2臺12脈波的整流變壓器和與之匹配的整流器共同組成。Ud為整流機組輸出端口電壓,Ud不僅與整流機組設計參數有關,而且受外部負載情況影響。如當接觸網在遠近不同點處發生短路時,其表現出的短路壓降、短路電流和等值內阻均不同。圖4為整流機組等效電路。圖4中,Ud0為牽引變電所直流母線空載電壓;Req為牽引變電所的等值內阻;Leq為等效電抗。其中,Leq可取整流變壓器及電纜等主要回路的等效電抗。
圖4 整流機組等效電路Fig.4 Equivalent circuit of rectifier unit
根據北京城建設計研究總院地鐵短路試驗,可得到計算牽引變電所等值內阻的經驗簡化公式[3],其計算精度滿足工程要求。其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U2N——直流側額定電壓,kV;
Uk——牽引變壓器短路電壓,kV;
SN——牽引變壓器額定容量,MVA;
n——牽引整流機組套數,套;
kr——內阻系數。
式(1)中,根據短路點至變電所的不同距離,kr可取不同值。通常情況下,短路點遠離變電所時,kr可取1;出口短路時(短路點距變電所<400 m),kr可取1.3,本文故障情況下,kr可取1.3。
電客車采用“+Tc-Mp-M+M-Mp-Tc+”6節編組。其中:Tc為有司機室的拖車,Mp為帶受電弓的動車,M為不帶受電弓的動車,“+”為半自動密接式車鉤,“-”為半永久棒式車鉤。2節Mp與2節M上均采用DC/AC變換器驅動三相電機,且每個DC/AC變換器輸入前端并聯有LC電路。在不考慮列車制動反送電的情況下,可將變換器視為負載,故可將此等效成圖5中的電路。
圖5 電客車驅動等效電路Fig.5 Tram driving equivalent circuit
由圖5可見,在故障過程中列車不存在制動過程,同時等效阻抗ZM產生功率遠小于短路時的功率,因此,為分析簡便,可將ZM忽略不計。在車載逆變器前端的平波電抗LM與濾波電容CM,因列車車型不同而略有差別。
考慮到短路暫態過程的電氣分量,接觸網與鋼軌的瞬時電抗不能忽略。其中,RL1、RL2和LL1、LL2分別為線路等效電阻與電抗。將直流饋線開關215與216視為理想開關,并采用開關S1等效短路效果。建立如圖6所示的列車在線時的接觸網短路電路模型,因直流母排與整流機組直接相連,故電壓為Ud。
圖6 列車在線時的接觸網短路電路模型Fig.6 Short-circuit model of on-line locomotive OSC
2.3.1 階段1
列車正常運行初始,215、216開關處于合閘供電狀態,電客車由216開關取電運行。網軌檢測車在215供電分區出段運行,發生短路故障時,直流215開關保護裝置檢測到I++max動作,觸發215開關斷路器跳閘,可將斷路器跳閘之前視為階段1。其分析過程如圖6 a)所示。由此可見,網軌檢測車因發生金屬性短路,接觸網通過車體與鋼軌發生短路,可等效為理想開關S1合閘。
根據經驗值可得接觸網的電阻為0.02Ω/km,電感為1.139 mH/km;回路鋼軌的電阻為0.009 5 Ω/km,電感為0.164 mH/km。因此,在近端發生短路的情況下,等效電阻幾乎可忽略不計,這樣必然形成大短路電流iL1,約11 000 A。由于采樣截頂,故實際短路電流將更大。此時保護裝置通過檢測到的電流判斷出過流速斷保護I++max動作,觸發215開關斷路器跳閘。因整流機組容量有限,不可視其為理想電壓源,存在等效電阻Req,在短路大電流流過后,造成直流母排上電壓Ud迅速降低至約816 V。在電壓Ud降低后,電客車上CM的電壓不能突變,則形成了由列車車載電容器流經216開關,回饋到直流母排上的反向電流iL2,其電流值達4 495 A。
2.3.2 階段2
如圖6 b)所示,因過流速斷保護I++max觸發215開關跳閘,短路電流被切除,進入階段2。在215開關跳閘后,短路線路切除,整流機組輸出電壓Ud迅速恢復。同時由上述分析可知,整流機組上存在等效電抗Leq,在215開關跳閘前流過斷流大電流iL1。由于電感有反向電動勢作用,電感的電流不能瞬時突變,在Leq上形成續流電流iL1,f,與整個后端負載構成Boost升壓電路,此時Ud迅速抬高且超過整流機組空載電壓Ud0。
在接觸網短路過程中,列車上的CM因釋放能量而導致電壓下降,且此時電壓小于Ud;同時216開關柜上的電流iL2迅速改變為正電流,通過疊加iL1,f,構成電流iL2,0。隨著iL2,0迅速升高,其電流變化滿足DDL+ΔI保護的定值要求,保護裝置發出跳閘命令,電流變化率和ΔI滿足電流變化率保護,DDL+ΔI保護發出跳閘動作命令,觸發216開關跳閘。在母線電壓被拉低后,入段線上電客車檢查到電壓降低,列車斷路器因低壓下限保護跳閘。
1)考慮在直流開關柜的故障識別中,利用形態學、小波分析等手段對故障波形進行形態識別,在保護裝置中將此類波形進行判別,避免不必要的跳閘。
2)在正常運營過程中,某處接觸網發生短路故障時,可能會引起相鄰接觸網發生同類型故障跳閘,造成電客車停運,導致故障范圍擴大。在應急處置時,應當掌握此類故障特征,制定相應的故障響應措施,以實現接觸網供電快速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