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韜 楊百鋮
摘 要:市場經濟繁榮發展,涌現出很多前沿科技手段,推動汽車行業轉型升級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市場競爭激烈程度。汽車行業首當其沖,不僅面臨激烈市場競爭的挑戰,還需要積極迎合時代發展趨勢遵循節能環保理念,加強新能源汽車優化設計,減少能源損耗和排放污染的同時,推動汽車產業高層次發展。但是,在新能源汽車設計中,底盤設計是一個重點與難點所在,由于經驗不足,還存在很多的欠缺亟待完善。本文就新能源汽車底盤設計進行分析,在收集相關資料基礎上為設計創新指明方向。
關鍵詞:底盤設計;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排放污染
當代人們環保意識進一步增強,社會各行各業紛紛開始轉型升級,其中汽車行業由于排放污染問題嚴峻,因此在可持續發展背景下,應明確節能減耗相關要求同時,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設計和生產各環節工作優化,踐行節能環保理念,朝著更高維度發展。新能源汽車設計中,汽車底盤是設計重點環節,需要契合實際情況編制合理的設計方案,并引用先進技術和手段來減少能耗,提升設計質量,賦予新能源汽車產業持久發展動力。
1 新能源汽車底盤設計重要性
底盤設計,無論是傳統燃油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均是設計重點和要點,直接關乎到車輛行駛安全和舒適性。所以,在研發新能源汽車的同時,也要注重新能源汽車的底盤設計,注重整體結構優化,避免行駛過程中底盤被路面劃傷。汽車底盤和發動機部件接觸密切,如果底盤結構無法保證完好,自然無法保證車輛的正常行駛。如果是長期處于潮濕環境下,新能源汽車底盤可能會受到環境因素影響出現腐蝕、銹蝕問題,影響內部構件性能,誘發一系列故障問題的同時,影響車輛整體美觀性[1]。所以,在新能源汽車設計中要注重汽車底盤優化設計,編制合理的設計方案,并注重合理有效的技術手段運用其中,切實提升底盤設計質量。
2 新能源汽車底盤設計創新
2.1設計理念創新
在新能源汽車底盤設計中,需要正確看待的一點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研發時間并不長,各方面還需要進一步融合改進。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底盤設計中,設計人員對其了解不足,加之傳統設計理念的根深蒂固,未能使轉變,多是對汽車底盤結構簡單改進,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新能源汽車底盤設計合理性。如,汽車底盤的制動系統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將會威脅到新能源汽車正常行駛[2]。所以,應該綜合分析新能源汽車整體框架結構,在不改變底盤框架前提下對方案優化改良。最優良情況下,是摒棄傳統的傳動系統,改良懸架系統和四輪設定,確保底盤結構得到合理使用,條件允許下使用CAE改善懸架系統,提升底盤設計效率與質量。
2.2推行滑板式底盤
關于新能源汽車的底盤設計,應該站在更高角度去研發和分析,尤其是零部件設計,選用滑板式底盤來發揮積極作用。同時,滑板式底盤可以增強新能源汽車安全性,促使車輛前后比重合理化,在碰撞時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通常情況下,在新能源汽車發生碰撞時,沖擊力會直接傳遞到底盤結構,以此來減少對乘客生命安全的威脅[3]。滑動式底盤還可以配備核心系統來降低車輛自重,操作更加靈活,提供更加舒適的體驗。
2.3合理規劃布設電池組
相較于普通燃油汽車,新能源汽車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即電力驅動,可以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4]。因此,在新能源汽車設計和建造中,需要重點關注底盤結構上的電池組規劃和建設,節省空間同時,將建造成本降到最低,維護電池組整體安全,提供更加優質、舒適的體驗。另外,布置電池組期間,綜合考量比層次摩擦問題,編制最佳方案來避免損壞電池組,新能源汽車可以正常使用。
2.4底盤輕量化設計
新能源汽車的底盤設計中,電池重量在總重中占比超過30%,為了保證新能源汽車使用性能,一個關鍵點則是合理范圍內降低底盤重量,盡可能選擇新型材料和構件,調整組件規格尺寸,借助強度高、自重輕的材料來建造底盤結構。同時,還要考慮底盤材料的耐腐蝕性、抗熱性,如,選擇TRIP鋼材料,通常是應用在裝載量較高的汽車,很少在小型汽車底盤設計中應用。基于此種材料,可以顯著增強底盤結構強度,發揮材料抗腐蝕能力強的優勢,維護底盤結構穩定。選擇三聚磷酸鋁材料,應用到新能源汽車底盤設計中,可以有效抵御外界潮濕環境的腐蝕和影響。適當的優化底盤材料和結構,增強材料耐腐蝕性同時,在汽車底盤安裝上應用,加之此種材料成本低,可以創造更加可觀的經濟效益。
2.5底盤局部優化設計
關于新能源汽車的底盤局部設計工作,積極引入新型設計理念,轉變后艙局部設計方案。綜合考量底盤局部設計情況,全面把握新能源汽車結構荷載情況,針對性優化和增強懸架系統安全性,將后期使用中事故出現幾率降到最低。底盤局部設計影響因素多樣,設計中多方考量,在保證懸架系統使用性能同時,將研發和建造控制在合理范圍內[5]。另外,多方考慮車身選擇,副車架無法承載車身自重,可以選擇CAE分析方式來確定懸置電,收集相關數據信息,規避對車身整體結構穩定性帶來不良影影響。由于新能源汽車特性,除了具備承載式車身,還可以契合實際情況動態選用非承載車身,增強汽車底盤結構整體承載力,還可以同底盤有機融合,提升新能源汽車整體的駕駛舒適性和安全性。
結論:
汽車產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其中新能源汽車在可持續發展背景下呈現良好前景,逐漸成為汽車產業發展主流。為了提升新能源汽車整體的行駛安全性和操作性,做好底盤結構優化設計十分必要,需要在前沿設計理念支持下來保障汽車底盤安全性,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
參考文獻:
[1]于紅霞.關于電子診斷技術在新能源汽車維修中的應用[J].時代汽車,2021(05):155-156.
[2]毛明.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底盤懸架系統智能制造技術[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21,50(01):224-226.
[3]苗繼壯.基于新能源汽車維修中電子診斷技術的應用分析[J].時代汽車,2021(01):137-138.
[4]蔚亞,康帆.基于碳纖維增強環氧樹脂的新能源汽車底盤后縱臂成型[J].粘接,2020,43(07):31-34.
[5]馬艷飛,楊凡,陳石人,付凱.底盤測功機不同模式對純電動汽車經濟性影響的研究[J].汽車實用技術,2020,23(1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