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曙昂
摘 要:根據市政實際情況,充分考慮頂管技術的應用,有利于豐富給排水施工中的技術內涵,確保相關的系統構建及應用狀況良好性,滿足市政建設事業科學發展要求。在細化市政給排水施工研究內容的過程中,應給予頂管技術應用更多關注,實施具體的研究計劃,確保給排水施工有效性,增加其中技術含量及優勢,體現頂管技術的潛在應用價值。在此基礎上,有利于高效完成市政給排水施工計劃,并達到頂管技術利用價值最大化的目的。
關鍵詞:市政給排水;施工;頂管技術
頂管技術是一種在工程建設中新興的建筑技術,并且在現有的工程建筑施工的過程中由于工程成本較低、施工效率較高以及對環境較為保護等特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于我國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工程項目而言,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使用頂管技術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1頂管技術原理
1.1技術概述
在市政給排水施工中應用頂管施工技術可以避免開挖地面,主要是借助頂進設備將管道頂進土中然后將多余的土方處理掉。設備在工作坑中利用主頂油缸及管道間、中繼間等推力給予土體一定的頂力,把管道頂進到土壤中,管道克服和周圍土壤的摩擦力按照一定的角度和路線頂入到土中,在完成一節管道頂進后繼續頂進下一節管道,工具管從工作坑中穿入到下一接收坑中,然后再將管道吊起,然后將給排水管道埋設在坑洞之中。在采用頂管施工工藝前工作人員要注意研讀關于頂管技術的標準規范,加強對機頭、主頂、中繼間、接口、注漿工藝的分析。當前開放型和密封型是兩種主要的施工類型。通常施工單位會選擇密封施工方法,該方法可以分化為三個小類,不會對路面交通產生影響,在市政工程施工中應用價值較高。此外,該技術不會產生嚴重的噪聲污染,能夠降低對市民的傷害。在合理規劃路線后不會受到其他地面因素或者管道影響,施工效率較高。總體來講,頂管施工技術在市政工程中應用有著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當前備受青睞的一種施工技術。
1.2基本要求
為了保質保量地開展頂管施工技術,該技術的要求、施工工藝、驗收規范方面也有著嚴格的要求。首先,在技術方面需要按照國家標準開展測量工作、降水止水工作、開槽溝槽工作、管道處理、合槽等工作。其次,在鋪設管道時對地基密實度有著嚴格要求,需要保證基礎的穩定性,避免后期受到外界荷載導致地基沉降進而影響給排水管道的運行。在開挖過程中可能受到地下水影響發生滲漏問題,所以還要注意做好防排水。最后,在頂管施工技術中也明確規定了溝槽回填工作,不能采用機械方式回填管道、檢查井、頂管工作井、接收井等,當前最為常見的是人工、分層等方式。如果采用鋼板樁支護那么需要在回填到指定高度后拔柱,參考國家標準嚴格落實管道敷設和功能性檢驗工作。通常按照質量驗收要求進行市政給排水工程頂管施工技術的要求,保證按照國家規定現象的標準進行鋼套管、混凝土強度的檢驗,同時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設置預留孔洞并且精確地確定其位置,按照規定要求做好沉降和隆起監測點,加強檢測防水材料。
2頂管技術在市政給排水施工中的應用措施
2.1對施工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的監控工作
對于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工程項目而言,在具體的施工環節中,高質量的施工材料是該施工項目是否能得以發展的重要基礎保障之一,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能夠選取具有高質量的、符合工程需要的施工材料。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為了實現施工質量的提高,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監控和管理:一是材料采購人員在進行施工材料的選取以及購買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地選取質量較高、價格合適的器材,特別是應當考慮材料生產廠家的口碑以及信譽;二是當施工在進行的過程中,應當對使用的儀器設備進行再次的檢查工作,嚴格保障施工所使用的器材都是高質量的符合工程需要的器材。
2.2施工測量
按照管線鋪設方向,準備施工放線各項工作,并在施工場地通過全站儀將管道鋪設的中線控制樁準確放出,并進行頂坑位置控制,樁點應與頂管道中心點相符。若存有障礙物,可依照現場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操作井位置。放好控制樁之后,需要利用混凝土做好保護工作,待開挖工作坑之后,應向坑內引入中線和中心點,為后期實時檢查、復查等提供便利。
2.3管道頂進環節
工作坑的位置確定與開挖工作是實施頂管施工技術的關鍵環節之一。這就需要施工人員根據設計圖紙中所標準的管線位置,結合實際坡度來開展坑底基礎的修筑工作,并一定要按照管道坡度、管徑大小以及具體的頂進方向來合理安裝導軌。同時,施工人員在開展管道頂進施工前期,要預先在頂進管前端開挖出一條坑道,其深度要控制在30~50cm;在后續頂進施工中,施工人員也要全面貫徹與落實“先挖后頂、隨挖隨頂”等基礎原則。一旦發現頂管前方發生了土方坍塌或者是出現了活油泵壓力突增的情況,就要馬上停止作業,待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后再繼續作業。另外,為有效保證頂管機在進出洞環節中的安全性,就要合理安裝止水裝置,并對土體實施高壓旋噴樁加固處理,之后再使用頂進設備把預制的圓形構造物或者是箱體頂入路基,形成一個立體交叉式的涵洞或通道,以便頂進施工的順利進行。與此同時,在最后的頂進井施工過程中,由于會涉及到作業井與接收井這兩部分工作,為確保管道順利頂進,就需要施工人員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來合理布置頂進井的布置。其中,頂進井作為一種鋼筋混凝土結構,可以再分為單排井與單排孔井,而受力效果最為理想的就是圓形頂進井。為此,在管道頂進環節,要優先選擇圓形頂進井。
2.4進出洞環節
在具體實踐中,要提前預留出的工作井,其洞口直徑應該稍大于管節外徑,以此來為后續頂管的出洞操作提供便利。同時,要使用止水法蘭封閉工作井洞口的預留間隙。這就要求施工人員提前預埋鋼法蘭,確定好厚度,并嚴格控制螺栓的焊接質量,為確保橡膠墊圈的牢固性,要使用鋼板壓緊。除此之外,要想避免洞口周邊土層在項管施工期間發生松動的情況,就需要施工人員對對出洞口進行加壓注漿操作。
2.5注漿環節
在注漿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密切觀察,并隨時調整注漿的壓力,并且一定要確保注漿壓力略大于處于靜止狀態中的土方壓力。與此同時,要想進一步保證出漿壓力的穩定性,就要合理設置與應用中繼壓漿泵,將單向逆止閥安裝到泥漿的出口位置處,以此來有效防止泥漿回流的情況發生。除此之外,施工人員也要依據頂管前進期間的地質情況來對注漿壓力與泥漿用量隨時適當調整。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頂管拐角處,要加大外側的注入量,以此來保證泥漿全面注入。在此期間需要注意的是,壓漿施工這一環節最好與管道頂進施工同時進行,并且要與理論經驗值進行對比,一旦發現觸變泥漿的實際使用量存在較大的偏差,施工人員就要根據具體的施工現狀來制定有針對性的補漿方案,以此來進一步提升市政給排水施工的實際質量。
3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頂管技術應用方面的思考,有利于提高市政給排水施工效率,豐富施工技術手段,為現代城市建設及發展中帶來更多的促進作用,避免影響給排水系統的運行質量。因此,未來在提升市政給排水施工水平、優化其施工方式的過程中,應加深對頂管技術應用的重視程度,將切實有效的施工計劃實施到位,為市政建設事業的更好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文彥.頂管施工技術在市政給排水施工中的應用探究[J].建材與裝飾,2020(20):14,17.
[2]李秀麗.長距離頂管施工技術在市政給排水施工中的應用[J].居業,2020(4):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