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漢明 陳大鑫
摘 要:建筑業為我國重要產業之一,傳統建筑施工過程中不僅會消耗大量的能源,還會給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因而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節能施工是社會所提倡的理念,需將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避免資源嚴重浪費,并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基礎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暖通工程作為建筑工程核心環節之一,其系統最終節能成效關乎建筑整體節能效果,因此在建筑暖通設計建造過程中,需積極應用新型節能設計理念及技術,將節能環保技術全面貫穿于暖通工程。
關鍵詞:采暖通風工程;暖通空調;節能環保技術;工程應用
引言
發展綠色建筑,能夠有效減少建筑的能源消耗以及污染物排放,促進持續發展理念在建筑領域的落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建筑的構建,即通過合理的施工技術與施工方式對自然材料與天然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實施建筑項目建設,既做到對各種自然條件的有效利用,同時又不會對自然環境造成污染與破壞,而且有利于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在現代化建筑中,暖通空調是必不可少的功能系統,相對而言,暖通空調系統的能耗量比其他功能系統高得多,與綠色建筑理念背道而馳,因此,必須加強綠色節能暖通空調技術研究,以促進我國的綠色建筑發展。
1建筑采暖通風節能減排的必要性
新時代背景下,建筑采暖通風節能減排十分關鍵,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新常態下各國為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不斷加強科技創新,由此帶來能源消耗的危機,因此實現城市建設優化節能減排,成為當前首要考量的任務。(2)建筑耗能在我國總能耗中占比較大,隨著人均居住面積的增加,城市建筑物規模不斷擴大,建筑采暖通風的消耗量也迅速增加,加速了能源供求的沖突,節能減排刻不容緩,特別是建筑行業,其為能源消耗的核心產業,需將節能環保技術應用于工程建設中。(3)我國在采暖通風方面仍以不可再生能源為主,能源供給難以滿足實際要求,且能源緊缺,節能減排是時代發展趨勢。由此可見,當前采暖通風工程采用節能環保技術刻不容緩,應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量,維持生態環境平衡,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2節能減排設計的主要原則
2.1節能原則
目前,社會各領域的節能意識都在增強。暖通空調設計的節能原則,具體就是減少對各種能源和建材的耗用,但是節能不可局限于某些環節或某個方面,應做到對暖通空調系統整體運行過程的全面覆蓋。對此,要從設計環節入手,在有效節約施工原材料的基礎上開展設計工作,注意對節能型材料的充分利用。除此之外,還應在暖通空調系統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重視該系統與周邊建筑、建筑外維護結構以及照明裝置的協調。
2.2可回收
進行節能減排設計時應優選適應性較高的零件,以便保證能夠有效回收利用所用部件。倘若這些零件有故障,應對其進行維修處理或者拆除清洗之后再應用,繼而合理節省采購成本。
2.3環保原則
在未奉行節能環保理念進行暖通空調系統設計的情況下,設計人員往往會忽視對周邊環境的保護,因此導致環境污染現象嚴重。改善這一現象的有效手段就是在暖通空調設計中堅持環保原則,重視對各種污染物質排放的有效控制,借此促使暖通空調系統的節能環保功能得到實現。
2.4經濟性
在設計工程方案時落實經濟性原則,能使企業有效節約整體成本,使節能耗損實現最大化,以便實現能源、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在設計中引入節能減排理念的主要目的便是使能耗降低,以便提高利用能源的相應效率,最終使項目的投資回報得以合理提升。
3采暖通風工程中節能環保技術的實際應用
3.1風能的應用
風能是一種可再生的能源,近年來不斷被應用于發電領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成效。對采暖通風工程而言,風能主要應用于制冷層面,利用室外自然風能實現空氣流動,如此不僅可降低室內實際溫度,還不會對環境造成較大的污染。在應用風能的過程中,技術核心為送風量技術,空調實際負荷量不同致使實際風量需求不同,因此要應用送風量調節技術感知實際送風量,確保室內溫度在合理范圍內,減少能耗浪費。通風中的節能方式包含以下三種:(1)利用風壓實現自然通風。對外部風環境較佳的區域而言,風壓是做好自然通風的核心措施,我國大多數非空調建筑中利用風壓促進建筑室內流通,增強室內空氣環境質量,是常見的建筑處理方式。(2)利用熱壓實現通風。此方式是利用建筑內空氣熱壓差來做好建筑的自然通風,利用空氣上升的基本原理,在建筑上層排風口能夠將污濁熱空氣排出,而室外新鮮的冷空氣從建筑下方被吸入。由于熱壓作用和進、出風口存在較大偏差,熱壓作用更加凸顯。(3)機械輔助式自然通風。對大型建筑而言,由于通風路徑較長,流動阻力很大,簡單憑借自然風壓和熱壓難以實現自然通風。對空氣污染及噪聲污染嚴重的城市來說,自然通風也可能將室外污濁空氣帶入室內,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針對以上狀況,應選用機械輔助式自然通風系統。
3.2地源熱泵節能技術
地源熱泵系統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暖通空調節能設計技術,在暖通空調工程中具有顯著的應用優勢,可以解決建筑的內部供暖問題,在空調制冷調節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主要是以串并聯并借助冷卻塔或熱輔助方式實現與太陽能的聯合運行,以此實現對建筑室溫的綠色控制與調節。
3.3科學利用可再生能源
若想使節能減排在實際工程中得到落實,不僅要對暖通空調系統進行科學設計,而且應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以往設計暖通空調時,時常會出現較大能耗,這會嚴重浪費能源。伴隨新能源與新技術的應用,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應在相應設計中合理應用可再生能源。設計階段需按照可再生能源主要特征以及項目具體需求等對新技術加以應用,這與我國環保施工的相應政策方針相符合。
3.4太陽能再生技術
現階段,暖通空調節能技術的發展應用越來越成熟,隨著光伏發電和各種新能源的不斷發展,太陽能作為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已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成為暖通空調工程節能技術應用的重點研究領域。太陽能在建筑暖通空調領域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實現節能環保的建設理念與目標,但由于太陽能的特殊性,若應用在暖通空調系統中,還需對其進行進一步的轉換,為了實現太陽能在建筑暖通空調系統中的轉化和應用,可以構建導熱循環系統,以此實現太陽能再生技術的應用。太陽能供暖系統主要由集熱器與循環系統控制,設備則主要是由加熱設備與換熱水箱等組成,其中換熱水箱主要包含太陽能換熱水箱、配熱泵換熱水箱等;循環控制系統主要包含生活熱水系統和溫度控制器。太陽能節能技術主要是通過采集太陽光,并將光能轉化為熱能后再輸送至循環系統進行處理轉換,通過電子儀器實現感應控制,進而有效控制室內溫度。
3.5暖通空調智能控制技術
隨著物聯網和智能圖像識別技術的應用,暖通空調系統也可以利用智能化控制技術進行負載分配,空調智能控制系統可以依托于樓宇自動化進行功能擴展,需要在建筑內的各個功能區域可以安裝具有圖像識別功能的攝像頭和各種帶有通信功能的環境溫濕度觀感器,利用物聯網技術將圖像畫面和傳感器采集數據傳輸到計算機控制系統內部進行分析評估,根據實時采集信號、人員密度和不同功能區域的需求等信息動態調整暖通空調系統的負載分配,減少不必要的負載輸出,從而實現暖通空調系統的節能減排需求。
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能源日漸匱乏,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必須積極加強各類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采暖通風工程中,要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將節能環保技術全面貫穿于各環節中。首先,應結合其實際功能特征及行業技術規范要求,給予暖通空調規范使用必要的重視,以免空調運行中熱量散失,從而減少能耗。其次,要結合高層樓宇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節能降耗要求,有效應用各類節能技術,提升此類技術的應用效率,進一步減少各類能源消耗量,確保暖通空調系統降耗效果,促進可持續發展建設,造福于國家及人民。
參考文獻
[1]馬同興.采暖通風設計在建筑節能工程質量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9,39(19):50-51.
[2]劉秀艷.新時期對建筑采暖通風節能減排的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28):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