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江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建設的加快,帶動了整個建筑行業的建設力度,使得各種建筑拔地而起。地下室人防工程不但能夠提供更好的戰備安全保障功能,還能為整個建筑提供更為強大的使用功能。人防地下室的電氣設計關乎戰時人防地下室的動力與照明供應,對于人防地下室功能的正常使用起了極其關鍵的作用,本文就筆者在人防地下室電氣設計過程中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地下室;人防工程;電氣設計
引言
在人防地下室電氣系統的設計中,要系統性地考慮到電氣系統在多元化的功能和嚴格性指標情況下的統一。人防地下室的各個功能性的不足或設備上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影響整個人防地下室電氣系統運行的穩定。
1.供配電系統
1.1電源:民用建筑中大部分人防工程類別為人員掩蔽所及物資庫,其中基本與應急通信設備、柴油電站、應急照明等為一級負荷,重要的風機水泵、三種通風方式裝置系統、正常照明等為二級負荷。電力負荷按照平時和戰時兩種情況設計。平時電源引接自電力系統,戰時一級負荷應有兩個獨立的電源供電,其中一個獨立電源應是該防空地下室的內部電源;戰時二級負荷,應引接區域電源,當引接區域電源有困難時,應在防空地下室內設置自備電源。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很難引接區域電源,因此需要設置自備電源滿足二級負荷的要求。
1.2 自備電源:當人防工程類別為中心醫院、急救醫院,人員掩蔽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建筑面積之和大于5000m2時,應設置柴油電站作為內部自備電源。建筑面積5000m2及以下的各類未設內部電站的防空地下室,戰時供電應符合下列規定:引接區域電源,戰時一級負荷應設置蓄電池組電源;無法引接區域電源的防空地下室,戰時一級、二級負荷應在室內設置蓄電池組電源;蓄電池組的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小于隔絕防護時間。當發電機組總容量大于120kW時,宜設置固定電站,當發電機組總容量不大于120kW時宜設置移動電站。
1.3 配電:每個防護單元應引接電力系統電源和內部電源。電源回路均應設置進線總開關和內、外電源的轉換開關。為保證防護密閉功能防空地下室內的各種動力配電箱,不得在外墻、臨空墻、防護密閉隔墻、密閉隔墻上嵌墻暗裝,應采取掛墻式明裝。
2.照明系統
2.1 正常照明:平戰結合的人防地下室,戰時的正常照明宜利用平時的正常照明燈具,待戰時根據照度標準增設或拆除部分燈具。從防護區內引到非防護區的照明電源回路,當防護區內和非防護區燈具共用一個電源回路時,應在防護密閉門內側、臨戰封堵處內側設置短路保護裝置,或對非防護區的燈具設置單獨回路供電。
2.2 應急照明:戰時應急照明利用平時的應急照明,疏散通道照明的地面最低照度值不低于5lx,戰時應急照明的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小于該防空地下室的隔絕防護時間。
3.線路敷設
3.1 線型選擇:電纜和電線應采用銅芯電纜和電線。
3.2 敷設要求:穿過外墻、臨空墻、防護密閉隔墻、密閉隔墻的同類多根弱電線路可合穿在一根保護管內,但應采用暗管加密閉盒的方式進行防護密閉或密閉處理。保護管徑不得大于25mm。各人員出入口和連通口的防護密閉門門框墻、密閉門門框墻上均應預埋4~6根備用管,管徑為50~80mm,管壁厚度不小于2.5mm的熱鍍鋅鋼管,并應符合防護密閉要求。電纜橋架不得直接穿過臨空墻、防護密閉隔墻、密閉隔墻。當必須通過時應改為穿管敷設,并應符合防護密閉要求。由室外地下進、出防空地下室的強電或弱電線路,應分別設置強電或弱電防爆波電纜井。
4.其他特殊要求
4.1設有清潔式、濾毒式、隔絕式三種通風方式的防空地下室,應在每個防護單元內設置三種通風方式信號裝置系統,在戰時進風機室、排風機室、防化通信值班室、柴油發電機房、人員出入口(包括連通口)最里一道密閉門內側,應設置顯示三種通風方式的燈箱和音響裝置,每個防護單元戰時人員主要出入口防護密閉門外側,應設置有防護能力的音響信號按鈕。
4.2 接地:應利用工程結構鋼筋和樁基內鋼筋做自然接地體。當接地電阻值不能滿足要求時,宜在室外增設人工接地體裝置;建筑物結構中的金屬構件,如防護密閉門、密閉門、防爆波活門的金屬門框等也應做等電位聯結。
4.3 洗消間脫衣室和檢查穿衣室內應設AC220V10A單相三孔帶二孔防濺式插座各2個。在濾毒室內每個過濾吸收器風口取樣點附近距地面1.5m處,應設置AC220V10A單相三孔插座1個。在防化值班室內應設置插座箱,二等人員掩蔽所的防化通信值班室內的插座箱內應設置AC380V16A三相四孔插座、斷路器各1個和AC220V10A單相三孔插座5個。
4.4 通信:醫療救護工程和防空專業隊工程應設置與所在地人防指揮機關相互聯絡的直線或專線電話,并應設置應急通信設備。通信設備、電話可設置在值班室、防化通信值班室內。人員掩蔽工程應設置電話分機和音響警報接收設備,并應設置應急通信設備。人員掩蔽工程、配套工程中的值班室、防化通信值班室、通風機室、發電機房、電站控制室等房間應設置電話分機。各類防空地下室中每個防護單元內的通信設備電源最小容量應符合《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表7.8.6中的要求。
4.5 平戰轉換:電纜、護套線、弱電線路和備用預埋管穿過臨空墻、防護密閉隔墻、密閉隔墻,除平時有要求外,可不作密閉處理,臨戰時應采取防護密閉或密閉封堵,在30d轉換時限內完成。對于不符合一根電纜穿一根密閉管的平時設備的電纜,應在臨戰轉換期限內拆除。柴油電站平戰轉換要求:中心醫院、急救醫院的柴油電站應平時全部安裝到位;甲類防空地下室的救護站、防空專業隊工程、人員掩蔽工程、配套工程的柴油電站中除柴油發電機組平時可不安裝外,其它附屬設備及管線均應安裝到位。柴油發電機組應在15d轉換時限內完成安裝和調試;乙類防空地下室的救護站、防空專業隊工程、人員掩蔽工程、配套工程柴油電站內的柴油發電機組、附屬設備及管線平時均可不安裝,但應設計到位,并應按設計要求預留好柴油發電機組及其附屬設備的基礎、吊鉤、管架和預埋管等。在30d轉換時限內完成安裝和調試。
結語
綜上所述,持續性優化人防地下室工程的電氣設計是合理且必要的舉動,這是維護國家和社會穩定的應有之策,也是優化建筑使用功能的有效措施。本文通過人防地下室電氣設計的方法和措施,充分結合了人防工程自身的特點,并且也考慮了平時功能和戰時功能的需求,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可行性,能夠作為設計人員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林鎮江.淺談人防地下室電氣設計與施工中的常見問題[J].四川建材,2016,42(02):298-299+301.
[2]韓國峰.人防地下室電氣專業平戰結合設計探討[J].建筑電氣,2015,34(03):46-49.
[3]張蕾.淺析人防地下室的電氣設計[J].四川水泥,2015(01):17.
[4]王鵬.淺談人防地下室電氣設計與施工中的常見問題[J].山東工業技術,2014(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