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洋
摘 要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為了更好地表現出園林植物造景的層次感,人們引用花境設計,有效解決了造景層次欠缺的問題。分析了花境的相關內涵及其起源,闡述了花境的類別,探討了花境在園林植物造景中的主要應用,以期提高園林植物造景的整體效果。
關鍵詞 花境;園林植物造景;內涵;原則;應用
中圖分類號:S688.3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6.013
當前,城市建設水平正在提高,人們非常注重用花卉綠植來提升生活品質,花境這種自然的布置形式在園林植物造景中得到廣泛應用。花境的設計不僅為植物生長提供理想的生活環境,而且要發揮植物的集群美,結合植物的生態習性,并按照一定的藝術美學原理搭配和組合。
1 花境相關內涵
學術界對于花境的內涵有不同的定義,主要有:1)關于植物材料,多年生宿根花卉會使用較多,管理維護相對便利,同時還會大量使用其他一些植物,如花灌木、球根花卉、常綠植物等;2)關于設計形式,帶狀結構比較常見,能帶來一面觀賞及多面觀賞的效果;3)通過科學模擬自然界中花卉生長狀況,設計花境時融入自然生態思想;4)在背景方面有多種類型,如樹叢、草坪、墻體、建筑物等;5)和園林設計要求相吻合,能合理分隔空間,并能有效美化自然環境。花境和一般花卉不同,設計種植床時,會把低矮的一些鑲邊植物設計在其周圍;花境內部配置比較常見的是斑塊式混交模式,可以充分呈現出其多層次的美感。
2 花境起源
花境是種植花卉的一種方式,從歐洲開始發源,最初是把一些宿根花卉種植在灌木叢附近。在19世紀后期,Willian Robinson提出,設計園藝時要確保其符合自然思想,而后園藝學家Gertrude Jeckyll創新了花卉種植形式,他提出在設計時要搭配好花卉的色彩、花期、高度。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注重花境設計,但花境在我國發展相對滯后,因而其在具體應用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影響了園林植物造景中花境的相應效果。
3 花境主要類別
3.1 按設計形式分類
1)單面花境。是指供一側(面)觀賞的花境。多臨近道路設置,并常以建筑物、矮墻、樹叢、綠籬等為背景,前面為較低矮的邊緣植物,逐漸往后按從低到高配置植物[1],是一種應用廣泛的花境形式,目前在國內的應用比較成熟,施工比較容易上手。2)雙面花境。是指可供兩側或多面觀賞的花境。多設置在道路、廣場或草地的中央,通常沒有背景,植物種植以中間高,兩側或四周低為原則。3)對應式花境。對應式花境常以道路的中心線為軸心,以左右擬對稱的形式栽植[2]。常應用于庭院入口兩側、廣場周圍。這一類花境在國外一些廣場庭院比較常見,一般多為色彩鮮艷的草本植物為主,營造濃烈的節氣氛圍。
3.2 按花境所用植物材料分類
1)宿根花卉花境。是指花境中所用的植物材料由可露地越冬、適應性較強的宿根花卉組成。宿根花卉指能夠生存2年以上,成熟后每年開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幾年應用較廣的有:菖蒲、火炬花、鳶尾、玉簪和大花萱草等,它們種類繁多,花色豐富艷麗、自然感強,是構成花境的良好花卉材料,并且有著良好的適應能力,可以露地過冬,具有良好的持續性,是推廣發展適應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花境類型。2)球根花卉花境。球根花卉色彩絢爛艷麗,花期較長,整體感強,是花境布置中比較容易出彩的一類植物材料,比如郁金香、百合、石蒜、海蔥、水仙、風信子和唐菖蒲等。
4 在園林植物造景中運用花境的主要原則
1)景觀原則。設計花境時貫徹合理性與協調性理念,提高景觀完整度,進而帶來更好的藝術效果。2)生態可持續原則。貫徹綠色和生態環保理念。因此,設計花境時,要科學分析各種植物的生態位特點,以便能科學合理地選擇植物,比如,設計水景時,確保選擇的植物耐水性良好;同時要貫徹落實節約可持續性理念,優先使用多年生植物,保證植物的持續性與多樣性。
5 花境在園林植物造景中的主要應用
5.1 空間感與視覺感的呈現
花境設計要明確要點,而后再考量其視覺效果、空間美感等要素。1)視覺形態方面要綜合利用植物株型和色彩特點,進而加強其塑造感。2)視覺動態方面要合理利用植物生長周期,協調植物與光影之間的關系,帶來動態視覺感受,因此,合理搭配不同色彩花卉和植物能起到良好的色彩調節功能。3)空間設計方面要通過花境設計給觀賞者帶來良好的想象空間,讓觀賞者能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要充分考慮到當地園林景觀的具體情況,背景多使用建筑物,而后再按照周邊風景情況,相互調和,營造出空間美感。
5.2 傳統植物配置
人們最早把花境運用在私人庭院造景設計中,它最初的原型也是對自然與原始景觀的一種有效呈現。隨著人們審美觀念的不斷發展,花境開始青睞自然格調,大量使用一、二年生植物,但也給花境帶來了一些問題,比如,維護管理需要耗費較多的人力與物力資源。因而在村落或未開墾的土地中,人們開始嘗試造景設計的新方式,形成了混合花境。
5.3 公園花境的應用
在公園中應用花境時,要充分考察好公園的地勢、地形情況,一般路人不注意或不起眼的位置都是最佳的位置,設計搭配時選擇不同高低和顏色的植物。將花境應用于公園河流或雨水花園邊緣位置,提前調查水的溫度和土壤濕度情況,科學種植水生植物,確保花境效果;將花境應用于雨水花園地帶,根據雨水花園體積情況,搭配灌木叢,讓花境與雨水花園實現自然的美感[3]。以深圳市青蘭路街心公園為例,其花境設置在一些道路的拐角處,使用了高度和顏色不同的植物類型,混合搭配矮蒲葦、芒草、小鳥蕉、菖蒲和天門冬等。
5.4 城市兩側主干道
花境應用于城市主干道兩側時,通常選擇的位置是人行道或車道隔離帶旁邊,花境可以分為隔離帶花境、路邊花境、拐角花境。既能讓城市整體意境富有生機,給人們帶來新的視覺體驗,還能凈化空氣,有效改善空氣質量[4]。但要注意的是,這一區域設計花境要選擇色彩低沉的植物,色彩明亮的植物會影響司機的注意力,容易引發交通事故。
5.5 色彩設計
色彩設計在花境觀賞性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引導人們在短時間內了解花卉景觀主體特征。因此,在花境設計過程中,需要了解植物的屬性特征,要充分考慮到不同花卉具有的不同色彩的特點,合理搭配,才能讓花境設計帶來良好的效果。以觀賞草花境為例,把草本植物統稱為觀賞草。觀賞草色彩極為豐富,如黃色、綠色、紅色、褐色、金色和銀色等,即使是在同一植株上,各種色彩相互映襯,帶給人們不同的視覺效果[5]。觀賞草株型比較特殊,質感蓬松,在光線影響下,會出現不同的明暗變化,視覺效果極佳;隨著植株不斷生長,觀賞草日益成熟,夏末與秋季是最佳觀賞期。例如,青蘭路街心公園選用假蒿、馬利筋、狐尾天門冬、菖蒲、藍星花等高中低層的植物,這種高低錯落的布局設計可以使人們的感受與眾不同,并使游人沉浸在這種獨特的層次色彩感中。
5.6 立面設計
花境之所以受到人們的歡迎,是由于它的立面能呈現出豐富的層次性,并且有著不同的疏密變化,如同花卉的自然形態。人們主要觀賞的是花境立面,因而對于花境設計,要科學分析各種植物的不同景觀特色,讓花境中的植物實現錯落有致的層次感,充分利用植物的觀賞特性,讓其立面景觀更加豐富多彩。花卉立體種植主要包括3層,即上層、中層、下層。上層選擇株型高大的植物,莖葉挺拔,確保立面呈現出良好的景觀效果;中層選擇的植物要有良好的叢型,高度適中,填充好中景;下層要確保植物擁有良好的耐陰性,能良好地覆蓋地表。
6 結語
在現代園林植物造景中,要多探索不同的花境類型;具體設計花境時,深入理解與認知花境相關內涵,把握園林植物造景設計中的花境具體應用原則,進而增強花境設計整體效果,為園林景觀設計增加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 顧洪青.關于園林花境設計在現代植物造景施工中的應用探析[J].房地產導刊,2020(11):178.
[2] 薛清.園林花境設計在現代植物造景施工中的應用探討[J].農家致富顧問,2018(6):123-124.
[3] 卓身權,陳家秀.園林花境設計在現代植物造景中的理論與實踐[J].民營科技,2010(10):277.
[4] 葉婷,石教馬.花境設計在現代園林植物造景中的應用研究[J].花卉,2017(24):32-33.
[5] 陳思婕,翁殊斐,冼麗鏵.北京與廣州城市公園花境植物應用調查研究[J].廣東園林,2019,41(5):81-85.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