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 要 林業插條育苗技術具有較強的經濟性和操作性,可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插條育苗技術重點是插穗生根,基于此,圍繞林業插條生根技術進行深入研究,介紹林業插條育苗的類型、林業插條育苗技術及管理要點,以促進林業的持續穩健發展。
關鍵詞 林業;插條育苗;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S723.1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6.019
隨著林業的不斷發展,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被廣泛應用在林業育苗工作中。插條育苗技術是將木質化的枝條制作成插穗插入到土壤中進行生根育苗的技術,在其推廣應用環節,插條成活率最為關鍵,而插條的成活率與生根情況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需要相關人員深入研究該技術,準確把握技術要點,進而提高育苗的質量。
1 類型
林業插條育苗是將一些半木質化枝條、苗干或木質化枝條制作成相應規格的插穗,將其埋入或插入土壤進行育苗。通常林業插條育苗的種類可以分為2類。
1.1 嫩枝扦插
嫩枝扦插多是選用半木質化的嫩枝,其生長的時間相對較短,具有較強的再生能力與生命力,適用于難以生根的樹木,如圓柏、雪松等[1]。在截取嫩枝環節應適當控制長度,插穗的總長度保持在15 cm以內,至少保留4枚葉片和2個節間。在采集過程中,盡可能選擇水分飽滿、涼爽的清晨進行,扦插的方式盡量選擇斜切方式,增加土壤與枝條的接觸面積。完成扦插工作后,需要定期噴水和澆灌,使土壤保持充足的水分。值得注意的是,在嫩枝扦插移植過程中,需要結合不同的樹種或品種來選擇不同的方法,從而提高扦插移植的成活率。
1.2 硬枝扦插
硬枝扦插多是選用生長成熟大樹上的健壯枝條,這些枝條具有生長能力強、木質化的特點,容易成活和生長。在硬枝扦插過程中,針對所采集的枝條,需要先截取掉過于粗壯或未充分木質化的部分,并在枝條上多預留幾個芽口,借助斜切的形式使其與土壤有更多的接觸面積,同時需要將其種植于具有良好通氣和排水情況的土壤中,以便其生根[2]。硬枝扦插多在秋季或者春季進行,不僅要確保充足的水源和充分的通風,還要對土壤溫度加以調節,特別要注意灌溉工作,避免因灌溉過多造成通氣不良或者因為蒸騰作用過強造成缺水。硬枝扦插愈合生根時的呼吸作用極為旺盛,對氧氣的需求量較大,如若扦插地區的通風條件不佳,則會造成扦插枝條的腐爛或死亡,因此需要對扦插土壤中的氧氣與水分進行合理調節,確保插條育苗的成功。
2 要點
2.1 種條采集
插條育苗所用的插穗應該為一年生苗木,采割種條可以在秋季實施,也可以在春季實施,這是因為這2個時節的枝條含有充足的水分和豐富的營養物質,只要儲存的條件適宜,往往能加速枝條傷口的恢復,提高扦插成活率。秋季具有更佳的儲存效果,秋季采條后可以選擇背陰而且干燥的場地挖坑,將種條埋藏在坑內。坑的寬度和深度應該分別保持為1 m和1.2~1.5 m,長度取決于儲存種條數量,并在坑內利用濕砂分層填埋枝條。一般梢部的根原基數量較少,中部的根原基數量較多,要想確保枝條的生長量和生根率,需要采取差異性的處理方式,確保枝條健康成長[3]。如阜新鎮林業站種植楊樹時,由于枝條不同的部位包含有不同的根源基數量,對貯存所需養分不同,導致枝條的生長量和生根率完全不同。另外,在春季插條前需要對存儲枝條進行適當修剪和接穗處理,嚴禁使用兩端過粗或過細的枝條,插穗的長度與粗度分別控制為15 cm與1.0~1.2 cm。同時將插穗的下端截為相對平滑的斜切口,插穗的上端則截為平切口,確保第一個側芽的完整,并且平切口與側芽之間的距離保持在1 cm左右。插穗截取工作應在陰涼處進行,如濕度超過60%的濕砂培等,并且枝條扦插前需要放在水中浸泡4~5 d,保證插穗的含水量,提高生根率。
2.2 密度控制
林業插條育苗完成接穗和種條的合理選擇后,需要進行具體的插條育苗工作,即對插條育苗的密度進行嚴格控制,保證密度的科學性及合理性。若密度過小,會浪費土地資源,降低生產效益,甚至造成苗木的分布混亂和體態差異,無法達到實際的產量要求。若密度過大,則會造成單位面積內的插條過多,插條之間相互爭奪養分、水分和光照等,生長空間受限,對插條的正常生長及苗木的生長質量造成影響[4]。通常情況下,每667 m2的土地在插條數量應保持在4 000~5 000株的范圍內,這樣每株苗木都能獲得良好的生長空間和充足的養分,有利于提高種植效益。此外,選取苗木的規格時要注意:兩年生苗木的根幅控制為35 cm左右,地徑控制在1.5~2.5 cm,高度控制在1.9 m左右;三年生苗木的根幅控制為45 cm左右,地徑控制在2.7~3.5 cm,高度控制在2.3 m左右。
2.3 扦插繁殖
扦插是林業插條育苗的關鍵環節,硬枝扦插多是在春季扦插,秋冬季存儲插條。在實際扦插環節,需要對土壤是否解凍加以確認,檢測土壤的溫度,確保其溫度符合要求方可進行扦插工作。通常枝條扦插工作在4月進行,扦插前需要浸泡接穗,讓接穗具有充足的含水量,然后在壟上垂直插入接穗,使扦插的深度與苗木高度相一致。完成扦插后需要進行灌溉和灑水等工作,以便抽穗能吸收充足的水分、養分,促進苗木成活率的提高。針對插條的貯存工作,可以在育苗基地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完成截取、采條等工作后,在-1 ℃的冷藏庫中貯存種條,或者是選擇較高的地勢處,在向陽處進行挖窯工作,將10 cm的細砂鋪設在窯底部,保證內部的通風與細砂的濕潤度,并加強保溫,以免插穗在冬季存在凍害問題[5]。若是在春季開展扦插工作,需要將枝條扦插在土壤20 cm深處,并且最低溫度不得低于10 ℃。扦插前應做好整地工作,保證土層的松軟,扦插時要以密度要求為依據,對行距與株距進行合理控制。
3 管理
3.1 成活期管理
從扦插到插穗展葉、生根等過程需要經歷21~35 d的時間,在此期間插穗生長需要借助自身貯藏的養分加以維持,依賴于下切口進行水分的吸收,若不能及時生根,插穗會干枯死亡。鑒于此,在此期間的管理工作重點在于插穗生根,需要密切關注土壤的通氣性、水分和溫度,為插穗生根提供良好的條件。在插條育苗成活期間要做好施肥管理和灌溉管理工作,以所選苗木、抽穗生根發芽情況、土壤條件等因素為依據進行合理的施肥與灌溉,對施肥和灌溉的次數、用量予以科學調整,適當控制土壤的溫度及通氣情況,為插條育苗成活提供助力。
3.2 生長期管理
插穗從展葉到生根經歷的時間達35~42 d,在此期間需要適當追肥、適時除草和灌溉。插穗在生長期的萌條數量會明顯增多,當萌條生長至20~30 cm后,需要留下相對粗壯的一根萌條,掰去其余萌條,以便為萌條提供充足的養分和最佳的生長條件[6]。插穗在6—8月會進入到速生期,該期間的苗木生長需要大量的水分與營養,在7月之前需要再次追加氮肥,并及時松土和灌溉。
3.3 封頂期管理
插穗從頂芽到落葉經歷的時間達42~56 d,此階段的苗木高度基本不再增長,但是直徑與根系會持續生長。封頂期的苗木需要獲得充足的光照方可獨立進行光合作用,更好地貯藏營養,并且該期間無需追肥,只需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及枝葉的修剪即可,以便苗木健康茁壯地成長。
4 結語
林業插條育苗技術對扦插的效果及插條后期生產狀態具有直接的影響,需要相關人員秉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原則科學選擇扦插方式,詳細分析插條育苗的種類,準確把握插條育苗技術要點,做好采集種條、密度控制、扦插、培育管理等工作。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插條育苗技術的作用,促進苗木快速健康生長,切實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及林業的生產質量。
參考文獻:
[1] 何偉.探討林業插條育苗技術[J].農家致富顧問,2020(10):10.
[2] 王霞.關于林業插條育苗技術的研究[J].農家致富顧問,2020(24):323.
[3] 李德壯.探討林業插條育苗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20(33):1.
[4] 林聶平.林業插條育苗技術要點探討[J].農家科技,2019(2):57.
[5] 王紅艷.淺析林業插條育苗技術要點[J].農業與技術,2018,38(24):176.
[6] 劉曉良,楊玉霞.淺析林業插條育苗技術要點[J].現代農村科技,2018(4):48.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