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麗梅
語文老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育為重點,這樣語文教學才能走得更穩更遠。那么,怎樣將初中語文教學與核心素養教育實現融合呢?筆者以實踐課《走一步,再走一步》為例,說說自己的認識。
教學過程:我的課堂教學設計的思路是以文中“我”的心理變化為中心,由點及面,先分析人物心理變化,再通過解題來揭示文章主題,理解人生道理,從而讓學生受到啟發和教益,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基于此,我設計了三個學生活動來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個活動:默讀課文,合作探究。問題如下:1.“我”爬懸崖時遇到了什么困難?遇到困難后“我”有什么表現?2.爸爸怎樣幫“我”克服了困難?3.從“我”的角度歸納故事情節。
我設計問題,讓學生依據問題默讀思考,進行探究,促進生生對話,讓他們的思想認識在碰撞中產生,知識在交流中生成。
第二個活動:精讀精練,理解標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義。
教師要舍得放主權讓學生精讀精練,學生遇到困難時引導學生討論合作,啟發學生。這個活動我們這樣進行,先讀原文“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遙遠的巖石,而是注意相對輕松、容易的第一步,邁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這樣體會每一步帶來的成就感,直到達成了自己的目標。”思考:從課文內容看,標題“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通過精讀精練,學生更透徹理解文本,從多角度把握主題,這樣就可以突破本課教學的難點,同時,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得到鍛煉,也能鼓勵學生個性化地解讀作品。
第三個活動:拓展提升,培養人文素養。
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理解探討文章主題,提倡不同聲音。語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
先引導學生學習寫作方法:以小見大,以事喻理。然后教師啟發學生,這篇文章,告訴我們遇到困難時應該化整為零,把大的困難分解成小的困難,然后一個一個的解決。進行拓展延伸,讓學生實話實說:在生活中,你是如何化整為零解決困難的?讓學生暢所欲言,充分討論,在說話中準確理解文中蘊含的生活哲理,培養學生正確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人文素養。
最后布置作業:同學們,在生活中你一定有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的方法,把自己面對困難時的心理生動地描寫出來,寫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核心素養為主的語文教學,我的體會是:教學前的準備多充分都不過分;語文課堂要有語文味,用各種讀來實現;語文課要有生活,努力把語文課堂建立在學生的生活上;語文課要拓展學生思考的寬度和深度;語文課要提高學生理解具體、現實情境的能力。語文課要提升學生建構與運用語言的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