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鵬,李瑩瀅
(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昆明訓練總隊,云南 昆明 650000)
物聯網是指通過信息傳感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體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互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跟蹤、定位、管理和監控的網絡[1]。1991年,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首先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但在當時,這個概念還只是體現在給每個物品賦一個網絡地址,實現“萬物皆可通過網絡互聯”的設想上。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物聯網的內涵已發生了較大變化。如今,物聯網已成為國家戰略,被人們稱為是繼計算機和互聯網之后的第三次信息產業的浪潮[2]。在物聯網時代,人們在信息世界里將獲得新的交流方式,人與物,物與物之間在任何地點和時間都可以進行聯系和溝通。所以,在互聯網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短了,而繼互聯網之后的物聯網時代,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距離變短了。
自改革轉制以來,消防救援工作著眼于“全災種,大應急”,出臺科學舉措,全面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國家和應急管理部層面相繼制定了一大批與消防裝備管理和建設有關的標準和規章制度,地方政府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消防救援總隊也隨之積極響應,投入大量資金,開展消防裝備建設工作,完善裝備配備。消防裝備的種類和數量都呈現出迅猛增長態勢,但裝備管理方面的問題日益突出。按照2017版《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3],消防站的消防裝備包括消防車輛(船艇、直升機)、滅火器材、滅火藥劑、搶險救援器材、消防員防護裝備、通信器材、訓練器材、戰勤保障器材等,導致一個普通地級市消防支隊就會配備多達數萬件消防裝備,而如何有效地調度使用、保障、管理和維護消防裝備是目前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面臨的一大難題。
2020年中旬,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提出建設物聯網消防裝備管理系統,首先在江蘇和廣西消防救援總隊試點,然后向全國推廣。該系統具有統計管理、裝備采購、裝備存儲、戰勤保障、實力統計、狀態管理和移動應用等功能,打破了傳統的裝備管理模式,實現了消防裝備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本文將根據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昆明訓練總隊的實際情況,分析建設物聯網消防裝備管理系統的重要意義。
自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改革轉型升級以來,面對“全災種,大應急”的職能拓展,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昆明訓練總隊作為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培養初級管理領導干部及專業技術干部的訓練機構,將承擔初級管理干部、專業技術干部的專業培訓、實戰化輪訓復訓,全國消防救援隊伍新招錄干部的培訓、復訓,研究制定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基層一線干部培訓操作規程并指導實施,參與制定完善基層滅火救援指揮員能力素質標準并承擔資格考核,負責全國消防救援隊伍教育訓練資格評定,組織開展綜合性消防救援科學技戰術研究,提供相關決策咨詢,與軍地院校、培訓機構等教育資源進行交流合作,面向初級干部隊伍開展短期培訓、實戰化訓練和在職繼續教育,承擔消防救援新技術新裝備適應性訓練測試,參與跨區域應急救援和消防安全保衛增援等任務。屆時,配備的消防器材裝備的種類和數量較目前將會呈幾何級數增長,如何正確使用、有效管理、合理維護消防設備已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4]。
目前,昆明訓練總隊消防裝備的日常管理較為落后,如出入庫和調度使用情況仍通過手寫筆記的方式記錄,不僅耗費大量精力且管理效果不佳。同時,人工記錄方式差錯率高,無法實時了解裝備的數量及其在倉庫中的儲存情況。另外,如果裝備離開倉庫,管理人員缺乏有效手段及時掌握裝備的使用狀況和所處的空間位置信息,將難以繼續實施有效的跟蹤和監控。另外,總隊在未來執行增援任務時,會涉及多單位合作,由于無法自動甄別裝備信息,有可能出現裝備遺漏或者錯拿等現象。
由于昆明訓練總隊裝備數字化建設和后勤管理系統建設相對滯后,導致大量信息資源無法及時獲取,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由于總隊裝備的數量巨大、種類繁多,后勤保障人員無法實時統計出裝備的備件、油料等短缺情況,限制了總隊的后勤保障能力;二是裝備在裝箱的情況下,如果包裝箱上無信息,則無法快速查找所需裝備,影響了后勤保障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制約了總隊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目前,昆明訓練總隊裝備信息共享平臺建設步伐滯后,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整合手段,各教研室間形成了“信息孤島”,難以達到“資源共享、互通有無”的目的。各教研室針對自己的職能任務分別提出裝備的采購需求,導致同類型裝備重復購買,既無法滿足總隊裝備統型建設的需要,也浪費了大量資金,更無法發揮戰勤保障的整體優勢。
昆明訓練總隊目前仍然沿用原公安消防部隊時期所建立的裝備管理系統,使用體驗不佳,主要體現在基礎信息的錄入與調撥、報廢功能的審批流程較復雜等方面[5]。并且裝備的各項數據需要基層教學保障大隊和教研室來錄入,加重了基層負擔,導致錄入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數據更新不及時,若已有裝備的信息無法及時錄入系統,則無法為總隊的教學培訓和增援指揮提供數據支撐。同時,在現有裝備管理體系下,裝備分類不夠細化,如氣墊船、沖鋒舟和橡皮艇都統一歸到“船”這一類,導致總隊的作戰指揮平臺無法對具體裝備進行精確統計。
物聯網模式下的裝備管理系統可以利用網絡及時錄入消防裝備的相關信息,達到“裝備在,信息在”的目的,進一步實現信息和管理的完美融合[6]。物聯網消防裝備管理系統具有以下特點:
(1)結合信息傳遞技術,對裝備出入庫等進行自動記錄和管理,克服了人工操作的弊端,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2)結合傳感器技術,通過實時監測裝備的實際狀態,如泡沫消防車的水位、泡沫液位,同時把這些信息及時傳遞給后臺管理系統,實現對裝備真實狀態的記錄和顯示,避免記錄與現實不符的情況,保證了信息的準確性;
(3)結合電子標簽技術,對裝載在車輛上或者存儲在倉庫中的裝備,可以隨時隨地自動點驗,防止裝備遺失或者錯拿;
(4)結合云存儲技術,裝備的使用和管理信息可以得到很好的保存,不會丟失,裝備使用的溯源性和管理信息的長期性能得到很好的保證;
(5)結合大數據預警預測能力,對裝備狀態進行智能化提醒,服務于教學培訓和滅火救援的需求,發揮輔助決策的功能。
對標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的定位,著眼教育培訓任務的需要,建設物聯網消防裝備管理系統對昆明訓練總隊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方面,基于物聯網裝備管理系統的應用可以進一步規范昆明訓練總隊裝備管理方面的體制機制,提高在教育培訓過程中裝備的完好率與出勤率,讓現有裝備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教育培訓工作,發揮裝備的價值。另一方面,結合物聯網裝備管理系統和相應硬件設施設備,總隊可以更好地進行“消防裝備管理”“消防戰勤保障”和“消防技術裝備”等課程的建設,克服目前只講授理論,不進行實踐的教育短板,在打造精品課程的同時也能將實用知識傳授給學員,使總隊所教與基層所用相一致,滿足學員未來任職的需要。
改革轉制之后,昆明訓練總隊需要執行跨區域滅火救援增援任務,借助于物聯網技術,一方面可以第一時間掌握災害事故現場的情況,立即調集所需人員和車輛裝備,為增援作戰任務的順利完成提供數據支撐。另一方面,可以與屬地總隊物聯網系統實現互聯互通,通過數據顯示終端,屬地作戰指揮部可以提前掌握昆明訓練總隊增援力量的人員數量,車輛類型和裝備種類,預先確定車輛的停放位置、及時部署作戰任務,有效利用黃金救援時間。此外,救援任務完成后,可通過物聯網對使用過的裝備的消耗情況進行提示(如水罐消防車液位過低,無齒鋸或機動鏈鋸油料不足等),還可以在管理系統中申報需要維修保養的裝備,便于后勤保障人員及時對裝備進行維修保養,為下次滅火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利條件。
改革轉制以來,昆明訓練總隊不僅要繼續承擔教育培訓的職責,還要承擔滅火救援的使命,面對急難險重的任務和復雜多變的事故現場,可能會遇到指揮決策不科學、信息傳遞不通暢和災害類型不清楚等問題。而物聯網的出現為總隊處置各類災害事故提供了所需的技術條件。物聯網技術具備全面感知、可靠傳遞、智能處理三大特征。憑借著這三大特征,物聯網技術可用于現場偵檢,不受險峻地勢或不利氣象條件等影響,還可用于消防員的安全管理,通過傳感器及時將消防員的位置信息和生命體征等數據回傳指揮部,指揮部可以通過消防員所佩戴的視頻裝置及時獲取事故現場情況,結合人工智能等技術,對收集的信息進行智能分類整理和研究分析,為指揮部的決策提供科學支撐。
監測消防裝備狀態,維持裝備性能的重要手段是通過故障診斷技術及時發現裝備的隱患,特別是現代新型裝備,其使用的技術越來越先進,結構也越來越復雜,如果通過人工排查或者出現故障再維修的方式很有可能貽誤戰機[7]。目前,昆明訓練總隊尚無有效手段實現對裝備故障的預測預警,可能導致消防裝備帶著隱患參與任務。但物聯網消防裝備管理系統為提高消防裝備故障診斷能力帶來了新的手段。在消防裝備的各零部件上,如向油箱、變速箱、電路、水泵等嵌入各種類型的傳感器,實時獲取各部件在不同狀態下的運行參數,如液位、潤滑油溫、水溫、轉速、出口壓力、振動幅度等,系統通過將這些參數與系統內預存的參考值作對比,監測裝備運行,判斷裝備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當裝備出現故障時,系統會及時確定裝備發生故障的原因和位置,并通過短信等方式向后勤保障人員發出警報,便于維修人員及時處理。同時,系統還會通過事先保存的故障模型自動搜索保養維修方案,以供后勤保障人員參考,從而有效提高總隊后勤保障能力,為總隊履行職責使命提供堅強后盾。
消防裝備全壽命管理工作是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遵循裝備的技術性能和使用規程,對各種裝備全壽命周期的各項工作進行管理。主要包括對裝備的需求論證、開發研制、實驗定型、生產采購、使用保障和退役報廢等生命周期各階段工作的管理[8]。基于物聯網的消防裝備管理系統將有助于提高裝備生命周期各階段工作的管理效能。例如,系統中所具備的產品設計管理功能,可以通過收集消防指戰員和學員對消防裝備的使用反饋,統計出如高原或熱帶環境對裝備的參數需求,便于制造商優化消防裝備的設計目標。系統所具備的裝備采購管理功能,可以根據滅火救援面臨的新形勢,有針對的采購使用頻率高、性能好的新型裝備器材,以便更好地為消防部門提供技術裝備支撐。
目前,昆明訓練總隊有3個裝備物資庫,存儲的消防裝備數量巨大,種類繁多,加之人員不足和頻繁的出入庫給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所以,在大力開發物聯網消防裝備管理系統時,改造現有物資儲備庫,形成軟硬件結合的自動化倉儲系統,實現裝備庫存管理的動態化、精確化、實時化,能有效避免裝備存儲混亂,提高工作效率。同時,結合系統的手機應用軟件,總隊指戰員可以通過手機界面進入管理系統,查詢所需裝備的庫存情況,且借出裝備與使用人可以一一對應,實現信息、裝備和人員的一體化管理。
建設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消防裝備管理系統,不僅會為昆明訓練總隊完成轉型升級和履行職責使命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也有利于提升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裝備建設水平和災害處置能力。我們應該牢牢把握住物聯網技術發展帶來的歷史機遇,認真研究系統的關鍵技術和核心問題,完善系統功能,早日完成系統部署,切實推動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轉型升級和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