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祖春
經過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神經外科主任張愛明發現,雷阿姨由于血管的不停搏動,已經壓迫到了三叉神經中的眼神經分支、上頜神經分支,導致雷阿姨上至眉頭、下至鼻翼的區域出現劇烈疼痛。經專家團隊研究,最后為雷阿姨施行了微血管減壓術,整個手術2小時完成,術后疼痛癥狀消失。已有一年多沒有笑過的雷阿姨,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三叉神經是顱內最大的腦神經,自腦橋中部發出后在三叉神經節發出三大支(眼支、上頜支、下頜支),故得名三叉。其主要功能是調節面部、口腔和鼻腔的感覺信息及支配咀嚼肌的運動。
三叉神經痛被稱為“天下第一痛”,是發生在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復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神經痛,多由面部的某一點開始,擴散到上下頜面、眼眶周圍。發作時間可能很短,有時只有幾秒或幾分鐘,但時不時就發作。突然發作時,疼痛如刀割、撕裂或電擊樣,常人難以忍受。隨著病情發展,疼痛發作愈發頻繁而劇烈,可由風吹、說話、吃飯、洗臉、刷牙等誘發,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讓患者感到痛不欲生。疾病初期,三叉神經痛常被誤診為牙痛,患者往往在確診前會經歷不必要的牙科治療,甚至有時候將健康牙齒拔掉了,疼痛仍繼續周期性發作。
三叉神經痛的治療分為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颊邇炏冗x擇藥物治療(如卡馬西平),一些患者只需要藥物治療就可以緩解癥狀,但是當用藥無效或使用藥物后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如嚴重肝功能損害、過敏),則應該選擇手術治療。
三叉神經痛的手術治療方式主要有3種:三叉神經節射頻消融術、三叉神經半月節微球囊壓迫術、三叉神經微血管減壓術。其中,微血管減壓術是三叉神經痛外科治療最有效且療效最持久的手段,但對于年老體弱及懼怕開顱手術的患者,可選擇球囊壓迫及射頻治療。
目前認為,微血管減壓術是唯一針對病因的手術治療方法,適合確定由血管壓迫引起的三叉神經痛患者。美國匹茲堡大學的貝克教授曾報道1204例首次接受微血管減壓手術的患者,術后一年疼痛緩解有效率為88%,隨訪術后10年,70%的患者疼痛完全緩解,4%的患者疼痛緩解75%以上。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三叉神經痛有一定的隱蔽性,還是需要前往正規醫院的專業科室進行診治。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面部的保暖,避免受涼,不要用過熱或過冷的水洗臉刷牙,平時保持情緒穩定,避免疲勞,適當進行體育活動。飲食建議選擇質軟、易嚼食物,不宜吃辛辣刺激、過酸、過甜、油炸和寒涼食物等,平時應多吃些新鮮水果、蔬菜及豆制類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