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新
煤改氣大環境下,終端用氣量大幅上漲。供銷差流程的管控既是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又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難點。城市燃氣供銷差核算困難,形勢嚴峻,通過對供銷差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減少供銷差所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另一方面可以減少供銷差背后所隱藏的安全隱患。
一、供銷差產生的原因
(一)設計階段
城市燃氣架空管道多用鋼管、鍍鋅鋼管等材料,隨著煤改氣項目的增加,很多戶外架空管道使用鍍鋅鋼管,絲扣連接,長時間運行,管線老化問題突出。
部分中壓埋地管道設計沒有縱斷圖,或者采用定向鉆的施工導致現場深度與圖紙不符,隨著工程現場人員替換,相關資料丟失,部分地段無法確定具體走向、埋深,發生泄漏時不能第一時間采取措施,造成泄漏量大。
對用氣性質,用氣設施,用氣規律,額定流量等用戶資料收集不夠準確詳細,或導致計量設備選型不夠合理。
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流量與壓力成反比,如果沒有壓力補償措施,調壓器出口端壓力越高,其計量的體積就減少得越多,供銷差越大,壓力升高1KPa,計量損失1%左右。
由于設計上調壓器選型偏小,或在發展后期用戶數量增加,調壓器的最大流量滿足不了下游用戶用氣高峰時的用氣量,導致下游壓力不足,用氣工況較差,調壓器出口壓力調高。
下游用戶距離較遠,低壓管道太長,沿程阻力增大,末端用戶壓力不足,用氣工況較差,調壓器出口壓力調高。
(二)施工驗收階段
隨著新管線鋪設和舊管線的改造或搶修,管道的施工碰口的放空量不小,無法準確計算。
計量設備在運輸、安裝過程中受到振動和撞傷,導致齒輪錯位;
安裝時,石粒等雜物進入表內,造成表具卡澀不走字現象;計量設備前后直管段不符合要求,導致計量不準。
(三)經營管理階段
上下游統計時間的差異,以及隨著新的管網的不斷鋪設,管道容積存量等方面的差異等,計量設備不能按時檢定、變送器漏檢,溫度、壓力補償參數不符合當地標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燃氣的輸差。
由于受氣源、資金、其他燃氣企業的競爭等限制,市場開發具有不確定性,各分子公司用氣結構不同,且用氣量有可能受季節影響,各用戶用氣量占比不同,導致輸差產生的原因不同,卻無針對性的供銷差管理。
二、供銷差控制措施
(一)設計階段
加快推進智慧燃氣建設,建立先進的燃氣管理系統,將實時采集的數據進行計算處理,模擬整個燃氣管網的運行狀態,實時計算燃氣發展各階段的運行數據,指導管網的安全運行和未來的建設發展。
盡量減少使用鍍鋅鋼管;重視焊接鋼管的焊接及防腐工作。
建立計量工作室,設專職計量管理員,加強計量設備的選型與后續管理,選型時參照《設計源頭減少輸差問題》中的建議:
對于有壁掛爐的居民用戶,建議應采用無線遠傳膜式燃氣表或在區域調壓站或小區調壓箱安裝帶有溫度補償的計量裝置;對于只使用燃氣灶具的居民用戶,建議采用J1.6的膜式燃氣表。
服役期限較長、量程范圍小的計量裝置進行更換;G16以上或20m3/h以上的皮膜表,采用帶溫壓補償的智能流量計。20m3/h以上,500m3/h以下采用羅茨流量計、500m3/h以上采用渦輪流量計。
大型用戶,建議采用無線遠傳流量計。
在設計源頭對用戶資料收集詳細準確并綜合考慮用氣規律,根據所掌握的相天資料結合流量計的特點和相關配置原則進行設計選型。
供氣壓力超過3kPa的非居民用戶須使用帶溫度、壓力修正的計量儀表;室外安裝的居民用戶需使用帶溫度補償的燃氣表。
在調壓器選型時考慮調壓器后燃氣設施的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以及日后用戶可能存在的燃氣設施的增加及其他用氣,設計流量建議適當增加20%-30%的富余量;對于調壓器流量不能滿足燃氣設施要求的,應更換為較大流量規格的調壓器,降低調壓器出口壓力,從而降低因供氣壓力升高帶來的計量損失。
提高管網智慧化水平,利用管網調度監控系統,仿真模擬管網壓力變化,合理調整供氣壓力,優化調度,適當調整調壓器設定壓力,能滿足末端燃具正常使用即可;如果調壓器出口壓力設計的偏高,可在計量設備前增加低低壓調壓器。
(二)施工驗收階段
建立嚴格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控制管道放散和置換用氣量,在供氣管道上停氣碰頭、切斷作業和啟用燃氣設施用燃氣進行置換時,要合理控制放散量。
加強工程質量管理、驗收管理,在新安裝的燃氣管道工程中,要求質檢人員動態跟蹤全過程,對流量計進行專項檢查,核驗流量計安裝是否符合選型提出的要求,嚴禁不合格工程投產使用,不留任何工程安全隱患,工程一次性驗收合格率必須達到100%。
(三)經營管理階段
提高燃氣的智慧化建設水平,配合軟件使用計算實時管存氣量,計算供銷差率精確到天。
建立健全計量管理體系,設專職計量管理員,考慮建設自有計量檢定實驗室,確保每表必檢的要求,實現家用皮膜表與商用皮膜表計量的可控;嚴格新表投用前的檢定,禁止不合格燃氣表投入使用;及時更換達到使用期限的燃氣表,不能更換的要加強現場檢定。
超期服役家用模式表改造,定期對皮膜表進行檢測跟蹤,及時維修或更換,如更新成本太大,按照通氣年份分批次抽檢,根據抽檢結果考慮是否更新,積極與市政府物價部門溝通,爭取更換燃氣表費用可以采取收取燃氣表重置金辦法,或者調整氣費價格時把燃氣表重置費用列入成本。
建立規范的用戶手冊和檔案,制定完善的氣表檢測、更新方案,從長遠的角度考慮整個城市用戶的氣表更新工作。每個用戶建一個用氣數據檔案,填寫流量計型號、序列號、體積修正儀的型號序列號;統計用戶的季報、月報和年報,得出用氣規律,判斷計量系統運行是否正常,如數據出現較大偏差,需上門對該戶進行查看,并在SCADA采集系統或用數據線將歷史數據導出,進行細致分析,排除影響計量的因素。
應通過發展穩定、連續、用氣量大的用戶,自動調節城市燃氣高低峰,平緩壓力波動,保證流量表在合理量程范圍內工作、計量準確,延長管網使用壽命,減少損耗,使用氣結構日趨合理化。
總之,供銷差率是影響燃氣企業經濟效益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同時也影響到千家萬戶的人身財產安全,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加強計量管理并在管網的設計、施工以及運行管理過程中,嚴格執行各項技術規范和管理規范,堵住供銷系統中每一個漏點,把握產生誤差的每一個細節,從而降低燃氣供銷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