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云南旅游職業學院,云南昆明 650221
2014年,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發布了《中國智慧旅游城市(鎮)建設指標體系》,明確提出智慧旅游的概念,并指出智慧旅游是通過信息技術在旅游產業的應用,改變提供單向的旅游資訊現狀,實現從旅游前、中、后所有資訊中獲取信息,整合設計,讓旅游者在旅行過程中獲得因技術創新帶來的便利與獨特的旅游體驗。智慧旅游的明確提出改變了以往的旅游消費模式,為旅游消費者提供更加科學的消費決策。因此,在智慧旅游視域下,高職院校必須調整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將信息技術的學習納入旅游管理專業培養方案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
在智慧旅游視域下,現代信息技術逐漸融入旅游業,并滲透于旅游業的每一處,大數據分析、智能客戶端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現代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
智慧旅游是現代信息技術融入旅游業并獲得良好發展的顯著產物。由于信息化技術的高速發展,現代旅游業已經不再拘泥于以往的游覽觀光,而是傾向于多方位的體驗,由現代旅游業所引申出的相關產業層出不窮,比如康養旅游、研學旅游、旅游探險等一系列旅游產品[1],其都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提出了跨學科培養的新要求,要求他們能夠熟練掌握除最基本的旅游管理知識技能之外,還必須學習其他學科的一些基礎知識。從事旅游管理工作的人員,不僅要具有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和業務能力,還應該學習地理學、心理學、生態學、歷史等其他學科的基礎知識。只有具備良好的旅游管理素養和其他學科的綜合素養,才能為旅客提供滿意的服務,保證自身的專業能力水平。
智慧旅游是通過信息技術在旅游業中的應用,改變單向提供旅游資訊方式,實現從旅游前、中、后所有資訊中獲取信息,整合設計,讓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獲得因技術創新帶來的便利與獨特的旅游體驗。由此可知,現代信息技術是智慧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提出新要求[2]。因此,為了適應智慧旅游的發展,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必須將信息技術納入人才培養的教學中,使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能夠熟練掌握信息技術,并可以將信息技術真正應用到旅游管理專業中,為廣大游客提供更加高效信息化的服務,提高旅客滿意度,從而促進旅游產業的發展。
當代社會是一個注重創新能力的新型社會,不論在什么領域,創新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業與時代緊密結合,創新已經成為旅游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當今時代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F階段,從事旅游管理相關工作人員應該積極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游客的需求偏好進行科學分析[3],對傳統的旅游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構建現代游客所喜愛的新型旅游形態,同時為滿足游客需求提供相應旅游服務和良好的旅游體驗。旅游管理專業人才還可以利用旅游大數據分析游客的消費習慣,為游客提供個性化服務,深度了解當代游客的喜好,利用智慧旅游平臺,創新個性化旅游產品和服務,滿足游客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目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目標存在較大問題,主要表現在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智慧旅游的需求不一致,這種供需不匹配的情況嚴重影響了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率。尤其是在當今智慧旅游的時代背景下,這種培養目標與需求不一致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筆者根據調查研究分析,旅游市場傳統導游的需求已經飽和,而對于新型的旅游管理人才以及旅游技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以上問題嚴重阻礙了旅游行業市場的發展,并直接導致高等職業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就業率低,難以適應社會發展。
高等職業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目前仍是以傳統教育模式為主,傳統教育方式課堂氣氛較沉悶,是教師單方輸出知識理論[4]。目前,學校教育重理論而輕實踐,考核模式單一,無法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學生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實踐創造能力較低,應用能力不高,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很難與旅游實踐相結合,阻礙了學生發展進步,降低了學生就業競爭力。
智慧旅游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同時也對現代教師提出了新要求。智慧旅游視域下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需要具備信息技術能力、旅游專業能力、教學能力等幾種基本能力素養。但是,目前高職院校也正是缺少具備以上能力的教師。師資力量的缺乏,達不到目標教學水平,進而影響智慧旅游的發展,難以實現智慧旅游人才的培養目標[5]。
目前,我國各高職院校教師隊伍中,雖然不乏高學歷教師,但是很多教師畢業之后直接來到高校教書,沒有實際從事旅游管理相關工作,理論知識充足,實踐經驗缺乏。但是,智慧旅游背景下,所有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工作,急需組建雙師型、智慧型的教師團隊,為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根據實際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各個地區的群眾,在旅游出行時,通常會借助網絡進行自助購票,極大地改變了到旅行社報名參團出游的形式。隨著時代的進步,智慧旅游模式的出現,各個景區通常都會構建自己的官方網站,將景區相關信息及時公布,游客出行前可以先對景點特點等進行詳細了解,然后按照自身的需求,合理選擇出游路線,在減少不合理旅游問題出現的基礎上,更能夠保證游客在短時間內到達自己的景點。在某些地區景點當中,因為短時間內接收了大量的游客,此時應用了過去旅游團的旅游方式,雖然這些年也一直在嘗試滿足游客對旅游景點新鮮度的追求,但是因為這種方式游客旅游的自由度受到限制,所以不能更深入地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體驗當地的生活特色,而造成走馬觀花的旅游模式。在經濟等方面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各界人士生活以及生產力水平得以明顯提升,如果地區旅游行業一直沿用傳統的低價銷售模式,自然不能迎合廣大群眾真實的旅游需求。特別是旅游群體更加年輕化的基礎上,智慧旅游概念的提出,推動了我國旅游行業的極速進步。青年旅游群體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個性化需求,通常會借助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推出適合各個年齡段游客的旅游方案[6]。面對該種現狀下,在我國接下來高職院校旅游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就應該要求教師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充分調整傳統的教育方式,依靠智慧旅游理念,做好專業旅游人才培養工作,這是每一個教育者都應該做到的事項。
智慧旅游是當代信息技術與現代旅游業的完美結合,其改變了傳統旅游方式,給現代旅游業帶來新的發展動力,同時也為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帶來了啟發。為了適應智慧旅游的發展,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必須進行創新。
對于剛進入大學的學生,其對自身專業的認知一般停留在百度詞條、招生簡章上,而對自身專業內涵的認識遠遠不足,對未來將要從事的職業更是知之甚少。高職院校的學生培養模式:在校時間短,學習內容多,專業針對性強等。院校應該積極改進教學方案,使學生在專業課學習之前,可以對自身專業有一個充分的了解,以幫助學生在以后學習中有針對性。良好的專業認知度有利于學生更快地適應大學專業的學習,盡早進入大學專業學習狀態,對以后的職業選擇也會有所幫助。同時,學校還應該為學生提供了解相關職業的機會,通過課堂講授、教學實踐、線上輔導等方式幫助學生認識旅游業的目前發展現狀以及與旅游業相關的職業,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可度。
由于現階段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與智慧旅游的需求不一致,從而導致在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培養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7]。因此,在智慧旅游背景下,要想適應現代旅游業的發展,高職院校必須積極采取行動,制定符合智慧旅游要求的人才培養目標,不斷完善教學內容。在調整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模式時,可以參照以下兩點內容:第一,保留與游客直接接軌的導游專業,并在傳統導游專業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新時代知識的培訓,力求與時代接軌;第二,要學會高效科學地利用網絡,增設以線上服務為主的旅游管理服務內容,比如旅游產品設計與產品開發、旅游線上營銷、在線旅游服務等。
現代信息技術是智慧旅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智慧旅游背景下,要想使旅游管理專業與時代接軌,必須將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旅游管理專業培養方案的重要內容[8]。在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保留旅游管理基礎課程之外,還應該增設計算機課程、移動終端技術課程等,培養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運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對游客進行針對性服務的能力,增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現代信息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效率,進而提升學生的專業綜合素養。
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要想符合旅游市場的發展要求,必須摒棄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教學思維模式,改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使之可以適應現代旅游業的發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高職院??梢越⒅腔勐糜尉皡^、智慧旅行社等校內模擬仿真訓練場所[9],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模擬智慧旅游運營過程,或者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在學校外部搭建學生旅游實習基地,讓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參與旅游實踐活動,增強學生自身專業技能,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幫助學生提前做好進入社會實踐的準備。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將直接影響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況和教育質量。高職院校應該積極引進計算機信息技術操作能力較強的專業教師。傳統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應該主動學習現代信息技術的基本操作以及智慧旅游的相關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目標,并尋找機會進入智慧旅游相關企業,從實踐中提升自身專業水平,以便更好地實施教學任務。因此,為了能夠達到智慧旅游的新要求,社會各界尤其是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增強師資力量,以促進教育的發展和進步。
當今時代是一個創新發展的信息時代,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改變傳統觀念,培養創新理念。在高職院校的學生培養方面,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就是為了日后的發展,因此學生的培養模式更要緊跟時代腳步。本文以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為例,在智慧旅游視域下,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必須融入當代信息技術,改變傳統只重視理論的培養模式,重點培養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國家所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