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藝凱 崔小捧
(青島海大工程檢測鑒定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000)
室內環境質量檢測是檢驗室內空氣質量是否符合標準和安全的有效手段,近年來在住宅、醫院、幼兒園等人員密集場所投入使用前的一項必要程序,可見其重要性。在采集樣本至實驗室檢測環節,是否能夠完整地按照標準步驟進行操作,是質量控制和管理水平的集中體現,如果未能按照標準步驟進行實驗,將直接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在室內環境檢測過程中做好實驗室的質量控制至關重要[1]。
一般情況下,甲醛在室內環境污染中最為常見,再加上本身甲醛就是一種無色氣體,縱然它可以散發出較為刺激的味道,但是也極易被人們所忽視。一般對甲醛進行檢測時,除了依據其氣味外,還仍舊需要依賴于一些專業的檢測機構,以準確探測其含量。甲醛的危害主要在于會直接影響到居住者的呼吸系統,長期居住在甲醛含量超標的環境中,會增加人們患哮喘等疾病的幾率,此外由于人們的皮膚長期暴露在此類環境中,還會引發皮炎等問題。而在建筑工程中,由于諸多建造環節中都會涉及到含甲醛材料的使用,因此甲醛安全隱患極大。基于此,在建筑工程投入使用之前,必須要做好對甲醛的檢測,只有確保其含量在正常標準之內以后才能入住使用。
苯作為除甲醛外在建筑工程中也較為常見的危害物質之一,其同樣為無色氣體物質,其不同之處則在于苯并沒有類似于甲醛的刺激性氣味,反而有一些芬芳的味道,但其危害在于當苯的濃度較大時極易發生爆炸,因此其危險性同樣十分巨大。而且同樣,當建筑工程室內空氣中苯含量也超標后,對于長期居住于此環境中的人們而言,人體外在的皮膚結構會受到嚴重影響。如誘發濕疹、導致皮膚干燥等。而且若空氣中苯含量過高,還會導致人們出現貧血情況。通常情況下,苯多出現于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涂料以及油漆中。同樣,在建筑工程交付使用前,苯也應當是重要的檢測內容之一。
這類物質的特點在于,即使在日常室溫條件下,這些物質也會出現蒸發的情況,并釋放出對人體健康有害的一些氣體。因此,不論是建筑工程的建造者還是居住使用者,都應當做好相應措施,以防范這些物質。一般情況下,總揮發性有機物不僅會危害到人們的免疫系統,當其含量超標后,人們的中樞神經系統也會受到侵襲,并導致人們出現頭暈、惡心等情況。
雖然氡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中較為少見,但由于其本身就無色無味,且難以與其他物質之間發生較為明顯的反應,以此在進行檢測時具備較大的難度,而只有經由專門的檢測機構或者專業的檢測人員才能準確進行檢測。盡管氡并不常見,但其只需較少含量就能對人體產生較大危害,如直接危害到人們的呼吸系統,嚴重者甚至還會引發肺癌等。多數情況下,氡更加多見于建筑工程中的花崗巖等石材中。
與氡一樣,氨在建筑工程中也較為難以察覺,雖然其無色,但具備較為刺激的味道,與此同時,氨也能溶解于多種液體之中。若人體吸入較多含量的氨,將會引發明顯的咽部不適,甚至會出現頭暈、咳血等癥狀,若未能及時做好有效治療,將可能會引發窒息性死亡。通常情況下,氨多見于建筑工程中的諸多添加劑中,如膠類、粘合劑等等。
要對每個新進的檢測人員在入職時開展實習培訓,明確其在檢測中的工作職責及應承擔的相應義務和責任,通過實際操作訓練技能與考核,打出分數,確保其能力滿足規定的要求。對已經在崗的檢測人員、授權簽字人等,應按要求參與官方或協會的培訓考試并取得資格證,持證上崗。保證檢測人員和審核人員具備相應的能力。同時進行不定期監督和抽查,確保這些人員是能夠勝任工作且受到監督,保證正常工作的開展[2]。
多組織內部培訓和評審,宣貫最新的政策法規與前沿檢測動態,通過提升自我來實現全行業的提升,企業也能更好地確定發展計劃與方向。
對于新購置設備,實驗室依據檢測方法中規定要求提出購置申請,并就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測量范圍等編制檢測項目的能力分析表,由設備管理員負責組織對新購儀器設備的先進性、符合性及可行性進行評審,并按照購買流程填寫相應的申購材料,設備到貨后要組織進行驗收并申請檢定校準,確認符合要求后投入使用[3]。
實驗室應建立滿足檢測工作需要的環境設施、安全應急設施及服務性設施等,對可能影響檢測工作的環境因素進行有效地監控,有條件的可增加自動化監控設備,以保證檢測結果的質量。
實驗室檢測環境要合理分區布局,實行實驗室與辦公場所分離,實驗室作為實施檢測的專用場所,不得另作它用,并保證相關場所的干凈整潔有序。實驗室(區域)應布局合理,采取有效隔離措施,防止相鄰工作區域間的不利影響。將《設施和環境條件控制程序》、《試驗室安全作業管理程序》、 《現場檢測工作程序》等實驗室環境要求整理成冊并形成制度上墻,組織檢測人員學習,并時刻提醒實驗人員按照要求操作。
實驗室檢測結果質量保證能力的高低是體現檢測水平高低的主要方面。為了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能夠滿足對檢測質量的要求,必須實施有計劃的檢測質量控制活動,以消除導致不符合檢測的各種因素,對檢測結果的質量提供保證。要完善并細化檢測生產流程,嚴格按照流程程序執行檢測工作。要加強全方位的監督與監管,包括:人員技術,操作,道德品質;設備運行,精準度,維護保養;規范更新,執行,與設備的匹配程度;環境條件的要求,登記記錄等。質量控制部門每年要制定本年度“年度質量控制計劃”,組織實驗室內部和實驗室間比對,并參加能力驗證活動;對一些關鍵項目,檢測部可自行組織比對活動。
技術負責人組織對質量控制的結果進行評審,必要時使用統計技術。如果對測試活動有效性或測試結果準確性懷疑時應找出潛在的不合格原因,并按照《預防措施程序》要求采取預防措施。評審的結果應形成質量控制情況報告,上報管理評審。當對監控結果進行分析后得出檢測系統處于不穩定狀態,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應及時采取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可能是糾正措施也可能是預防措施[1-3]。
嚴格執行現有檢測法律法規及公司檢測操作要求,對于提高檢測質量,確保檢查準確性具有重要意義。實驗室檢測人員要嚴格執行查新程序,掌握第一時間的檢查規范及時更新檢測要求資料,讓檢測人員能按照最新要求和操作規范做好檢測工作。對于新的檢測標準,要組織檢測人員進行培訓和學習,并通過考核等方式讓檢測人員嚴格遵守,對于未按照規范實施工作的人員進行相應的懲罰,確保檢測工作嚴格按標準執行。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加大了對室內環境質量的監察力度,檢測指標更加嚴格,但同時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室內有害物質越來越復雜。在此背景下,我國當前一般的室內環境檢測實驗室已經不能滿足高安全、高準確的要求,需要對其進一步的改進。本文結合我國室內環境檢測現狀,對室內環境檢測樣本的實驗室質量控制方法做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