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英杰 賈敏敏 徐建王 蔣鑫
防曬皮膚衣是防曬衣的一種,其面料既具有輕薄透氣的特征,且具有防曬功能。隨著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戶外運動和自然的興趣日益增加,戶外服飾越來越普遍化。有著優異的適應性和功能性的防曬衣作為戶外服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迅猛的發展勢頭占據服裝領域的一片新天地。
“浙江制造”團體標準T/ZZB 2011—2020《戶外防曬皮膚衣》于2020年12月23日發布實施,其主要參考了FZ/T 74007—2019《戶外防曬皮膚衣》和GB/T 18885—2020《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的相關內容,遵循標準“合規性、必要性、先進性、經濟性、可操作性”的編制原則,按照“浙江制造”標準“國內先進,國際一流”的編制理念和定位要求,提升了部分核心技術指標和要求,增加了基本要求和質量承諾,提煉了好企業和好產品的先進性。
該標準規定了戶外防曬皮膚衣的術語和定義、號型規格、基本要求、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識、包裝、運輸和貯存及質量承諾,適用于以輕薄的機織物為主要原料生產的具有防曬功能的皮膚衣,該標準不適用于年齡在36個月及以下的嬰幼兒皮膚衣。
基本要求中對研發設計提出了要求。首先是擁有自主研發能力的設計團隊,這是一個企業的軟實力,只有具備研發團隊才能持續迅速地生產出適合不同環境的產品,才能改變原來的代工廠模式,引領整個行業改造升級。
原材料中對面料、輔料的材質、手感、質量品等以及使用效果等都提出了要求,并對材料的環保和人體健康進行了規定。
生產設備中采用激光裁剪,無縫壓膠技術,有效減少產品整體重量,并有效地實現防水及提高舒適性。采用工廠物聯網系統對原料、生產、倉儲、運輸等生命周期實現控制,產品生產過程可追溯。采用全自動吊掛系統,提升了生產效率,同時也提高了產品質量穩定性。
檢驗檢測應具備外觀質量、殘留金屬針等銳利物、單位面積質量項目的設備及檢測能力,保證品控能力。
技術要求的主要內容和格式參考了FZ/T 74007—2019《戶外防曬皮膚衣》的優等品要求,并且結合GB/T 18885—2020《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標準要求,增加了可萃取重金屬以及有害染料等生態指標要求。實現產品功能性的同時,保護消費者的健康。
防曬指標: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表征指標一般為紫外線防護系數(UPF)和特定波段的紫外線透射率[T(UVA)AV]。UPF是皮膚無防護時計算出的紫外線輻射平均效應與皮膚有織物防護時計算出的紫外線輻射平均效應的比值;T(UVA)AV 是波長在315nm~400nm的日光紫外線輻射UVA 的透射比的算術平均值。在GB/T 18830—2009《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中規定:當樣品的UPF>40,且T(UVA)AV<5%時,可稱為“防紫外線產品”。只有這兩個條件同時符合的情況下,才可有“防紫外線產品”的標識,二者缺一不可,且當紡織產品的UPF>40且T(UVA)AV<5%時可稱為具有防紫外線性能的產品。本產品在該要求的基礎上,將指標提高至UPF≥50、T(UVA)AV≤4.5%。
作為夏季防曬皮膚衣,透濕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消費者的舒適度,該標準采用FZ/T 74007—2019《戶外防曬皮膚衣》中優等品要求,在透濕率≥3000g/(m2·24h)的基礎上提升至≥5000g/(m2·24h)。
該標準在兼顧防曬功能的同時,也兼顧了耐用性,采用FZ/T 74007—2019《戶外防曬皮膚衣》中優等品要求,確定接縫性能中紕裂程度≤0.6cm,撕破強力≥7.0N。
目前國內外并無統一的防紫外線紡織品檢驗標準和技術要求,不同國家和地區基本都是依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相適應的標準。中國國家標準:GB/T 18830《紡織品 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規定,當紡織產品的UPF>40且T(UVA)AV<5%時可稱為具有防紫外線性能的產品;歐盟標準分為EN 13758.1《紡織品 日光紫外線防護性能 第1部分:服裝和面料測試方法》和EN13758.2《紡織品 日光紫外線防護性能 第2部分:防紫外線服裝的標記和分級》兩部分,其EN 13758.1內容與GB/T 18830基本相同。EN 13758.2規定:當紡織產品的UPF>40且T(UVA)AV<5%時,可稱為具有防紫外線性能的產品;澳大利亞/新西蘭標準:AS/NZS 4399《日光防護服評定和分類》,AS/NZS 4399:2017規定UPF>30時即判定為有好的防紫外線性能;美國標準:AATCC 183《紫外線輻射通過織物的透過或阻擋性能》、ASTM D6544《紫外線(UV)透射試驗前紡織品制備的標準操作規程》和ASTM D6603《紫外線防護紡織品標簽指南》,未經處理的紡織品UPF值采用AATCC183標準檢測,處理過的紡織品UPF值按ASTM D644標準檢測。ASTM D6603—2012規定當UPF在25到39之間時,判定為有較好的防紫外線性能,當UPF≥40時,具有優異的防紫外線性能。
2019年11月1日,由全國體育用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全國服裝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運動服裝分會和全國服裝標準化技術委員共同歸口的FZ/T 74007—2019 《戶外防曬皮膚衣》正式發布實施,在此之前,行業內普遍執行 FZ/T 81007《單、夾服裝》,并在服裝上依據GB/T 18830—2009《紡織品 防紫外性能的評定》要求明示防曬等級。但在安全性指標上都未有相關規定。針對近年來防曬皮膚衣工藝的優化及產品設計開發能力的不斷提升,高端客戶提出了更高的質量要求和健康要求。GB/T 18885—2020《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制定了可萃取重金屬以及有害染料等生態指標要求。該標準提升了FZ/T 74007—2019《戶外防曬皮膚衣》中部分關鍵性指標,且增加了GB/T 18885—2020《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部分安全性能要求,滿足了消費者對產品更高功能性要求的同時,又保護了消費者的健康。
標準的核心指標可分為四大類:防曬指標、舒適性指標、耐用性指標、生態指標。以提升產品性能、用戶體驗為目的,與國內相關標準對比,增加或提高了部分核心技術指標或要求:與現行FZ/T 74007—2019標準作對比,防曬指標從 UP>40、T(UVA)AV<5%,提高到UPF>50、T(UVA)AV<4.5%;舒適性指標中,透濕率≥3000g/(m2·24h)提升至≥5000 g/(m2·24h)。耐用性指標相持平,均為接縫性能≤0.6,撕破強力≥7.0;新增了生態指標,如可萃取重金屬為嬰幼兒用品級別,致癌染料禁用,致敏性分散染料禁用,有害染料禁用等。
針對近年來防曬皮膚衣工藝的優化及產品設計開發能力的不斷提升,高端客戶提出了更高的質量要求,總體來說,技術指標上該標準比FZ/T 74007—2019《戶外防曬皮膚衣》標準要求更高更全面,且增加了生態指標,更加符合消費者對高端產品的要求。該標準的發布,使各生產企業對高品質戶外防曬皮膚衣的生產、質控人員對質量的把握,檢測人員對產品的檢驗檢測都更加有據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