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中興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基于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了解,在健康中國背景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面臨著新的發展形勢,如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如何根據體育教學的特點開展教學改革活動,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至關重要。因此,我們應立足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實際,深入分析健康中國背景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面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使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在健康中國背景下得到有效發展,推動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開展并取得積極效果。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推出,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規劃綱要明確了國民素質提升的目標,并對體育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提供了充分依據,使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能根據規劃綱要的要求制定體育教學計劃,從而推動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加強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認識,對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定位有科學的考量,能夠根據高職院校的特點和教學階段的特征做好體育教學規劃的調整,使體育教學在改革過程中,能夠在創新性、全面性和體育改革的有效性方面得到加強,為《健康中國2030規劃》的落實提供有力支持,確保《健康中國2030規劃》能夠在實施中得到全面支持。
2002年國家出臺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標準進行了明確,使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中有了科學的依據,能夠根據健康標準的要求開展教學工作,并對現有的教學活動進行調整,使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方面得到提升,特別是在教學的全面性和教學的系統性方面得到完善,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提供明確的指導和標準支持[1],因此,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下,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改革中應當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圍繞著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推動教學改革活動不斷深入進行。
從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來看,在現階段如何扭轉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內容不足、方法針對性不強和體育教學效果存在問題的情況,對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一要求下,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中必須通過教學改革的方式,扭轉現有的教學局面,通過教學改革,提高教學針對性和教學效果,為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提供有力的支持,并明確及發展方向。因此,開展教學改革,對現階段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開展具有重要影響。
當前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在于體育教學的健康理念不足,在體育教學中沒有明確健康中國的發展理念,缺乏理念的指導,整個體育教學在開展過程中浮于表面,不但無法解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深層次問題,同時也制約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使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在實施過程中,不能按照健康中國的發展理念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影響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質量,制約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因此,如何更新健康理念并將健康中國發展理念作為核心理念至關重要。
現階段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中只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狀態,對學生的課外體育鍛煉缺乏管理,管理手段較為滯后,沒有及時的跟蹤學生的課外鍛煉狀況,沒有對學生的課外鍛煉進行評價[2]。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全校統一的體育運動大部分為校級運動會、各個協會或社團舉行的單項比賽,由于運動會和各項比賽都是以自愿的形式參加,參與率較低。并且大多數學生在參與課外體育鍛煉期間也沒有受到專業的指導,導致學生無法通過課外體育鍛煉得到有效的身體鍛煉,同時,各項比賽由各個體育協會或社團來組織,形式上較為單一、專業性較強,對參與的同學專業的運動能力水平要求較高,這就缺乏了趣味性,只是滿足了極少數對單項體育活動感興趣的同學的需求,大部分同學的體育活動參與積極性不能得到滿足。因此,如何解決高職院校課外體育鍛煉缺乏管理的問題,如何升級管理手段,是目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所必須思考的問題。
對于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而言,在課堂教學中不但要注重課堂教學優勢的發揮,同時還要做好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的結合,使體育教學能夠在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兩方面實現和諧統一,通過課內與課外實踐結合的方式,使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能夠在實施過程中取得積極效果。但是從目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實施來看,存在的突出問題在于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結合不足,導致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教學脫節,課內教學和課外實踐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課內學到技能需要學生到課外進行實踐體驗,并不是單純的修學分完成課內任務。由于既影響了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的開展,也不利于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的實施,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因此,如何做好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的結合,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來說至關重要。
目前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中,課程教學內容單一,傳統的教學內容沒有根據高職學生的成長特點和高職院校學生的發展要求,以及健康中國的規劃綱要做好人才培養,導致人才培養存在計劃單一和培養全面性不夠的問題,無法滿足當前高職體育教學需要,制約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成果的提升,影響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效果。因此,利用高校現有的發展手段做好課程教學內容的調整,根據不同專業不同的特點拓展各種層次的教學內容,針對性的提高高職學生的身體素質,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特殊需求,對解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問題和夯實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具有重要影響。
在健康中國發展背景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在發展過程中,應當將健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理念融入到體育課堂教學中,并將其作為核心的教學理念,通過教學理念的轉變以及教學理念的細化,使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在實施過程中,能夠圍繞著健康中國發展規劃做好教學工作,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能夠將健康理念和全面發展作為重要的學習思路來看待,同時根據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特點,對教學活動進行優化和調整,使整個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中能夠做到理念更新、方法更新和模式更新,推動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3]。同時,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加強對學生全面健康意識的培養,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促進校園體育鍛煉的良好氛圍建設,開展趣味性較強的集體或單項活動,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成功,充分展現體育活動的魅力,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提供有利條件。
為有效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整體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做好課內教學工作,同時也要量化管理學生課外體育鍛煉,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對學生課外體育運動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并根據學生的課外體育鍛煉情況,制定有效的鍛煉計劃,如通過運動APP記錄學生的奔跑速度、奔跑距離、奔跑時間以及學生的實際鍛煉情況,同時建立獎勵機制,對及時完成或參與運動較多的同學進行一定的獎勵,激勵更多的同學參與到課外活動中來,為高職體育教學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結合當前高職院校學生體育鍛煉實際,在體育教學中既要做好課內教學,同時也要做好課外實踐的開展,積極引導學生將課堂學習的體育技能運動到課外實踐中,在課外體育鍛煉活動中通過實踐來認識、熟悉、提高直到完全掌握體育運動技能,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改變了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兩者相結合給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課外體育鍛煉中鞏固了課堂學習的體育技能,學生在課外體育鍛煉中自主性更強,增強了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使體育教學與體育課外實踐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因此,只有做好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的結合,才能保證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在開展過程中能夠達到要求,解決體育教學問題,使體育教學在開展時效性方面得到提升。
結合高職院校的發展實際需求,以“健康第一”為中心的前提下,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強化職業體能教學,應合理制定人才培養計劃,了解學生職業規劃,將學生職業規劃融入到體育課程設置中,讓學生通過學校體育教學學習到體育健康知識,掌握基本運動技能,結合學生自身職業特色學習專項運動技能,不斷完善提高適應社會能力,才能穩定發揮學生職業技能水平,預防職業病,為今后長久發展奠定良好的身體基礎。將綜合型、專業型和應用型人才作為培養重點,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強化職業體能教學,使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能夠在實施中,發揮其代表作用,圍繞著“健康第一”的目標推動人才培養計劃的落實,夯實德育教育基礎,突出職業體能教學,發揮體育的多元化教學作用,滿足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要求,推進健康中國背景下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進程。
通過對健康中國背景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分析,在健康中國發展的理念下,積極推進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對解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問題和深化體育教學改革,以及提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應立足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實際,分析體育教學改革的特點和要求,并按照健康中國理念的指導,有效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使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在落地實施中能夠解決實施問題,能夠根據體育教學的實際要求和特點轉變教學理念,提升教學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