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文 中國江西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
新會計準則出臺對企業財務工作作出了新的規定,包括長期股權投資、存貨、固定資產以及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等。對于企業而言,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財務工作需求,財務人員就需要在新會計準則的基礎上,探索財務報表合并的新路徑,積極完善工作方法,最終探索出財務管理的有效渠道。
與舊會計準則相比,新會計準則的出臺改變了其中的部分內容,對企業財務報表產生了直接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按照新會計準則的要求,子公司的利潤必須要全部納入總公司,并將其中的財務信息納入總公司的賬務中,在這種情況下,會進一步增加財務報表的內容并提高各類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但是這種情況也會增加報表數據運用的難度。對于中國江西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而言,由于企業的各類財務信息總量較大,所以在按照新會計準則對報表進行計劃的過程中,則需要對報表中做股權投資核算,經權益法等現代化手段來取代成本法,并識別企業的股權投資情況,使全體財務人員能夠正確識別其中的差異,并提高各類報表數據的利用率。同時針對各類財務關聯方而言,遵照新會計準則的要求需要進一步明確財務披露等方面的要求,并增加其中各類關聯交易信息的數量,披露直接、間接影響企業交易的相關信息[1]。所以在新會計準則的背景下,會計人員需要針對關聯交易背景下的復雜組織結構做好數據分析。從這種情況來看,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財務報表的使用產生了直接影響。
在舊會計準則的背景下,企業在編制報表數據期間需要根據相應的比例合并報表內容,但是在新會計準則實施以來,需要會計人員進一步確認各類信息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并在確保數據滿足真實性需求的基礎上來合并其中的報表數據。而在企業當期收益下,根據新會計準則要求還需要直接計入實物交易內容和,并將其中的交易信息羅列在企業利潤表中,方便財務人員根據引入公允價值的情況來調整利潤,最終達到合理分類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同時,在舊會計準則中,企業需要結合子公司的實際情況合并財務報表,而為了能夠使財務報表內容更加滿意,需要去掉業績不理想的子公司信息,在這種情況下財務報表所展示的數據普遍為理想的盈利業績,母公司在享受子公司利潤的同時,不對子公司的債務負責。但是在新會計準則實施之后則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在財務報表中引入公允價值的內容,能夠精準區分其中已經實現以及尚未實現的損益情況,所以新會計準則的要求會進一步強化現金流量以及利潤之間的相關性,滿足利潤分配的相關要求。但是根據新會計準則的要求,企業在財務報表中還需要通過精準可靠的計量資料來強化公允價值的運用效果。
從長遠角度來看,企業的負債以及資產等都會受到匯率以及利率等因素影響,而在上述兩種因素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會直接改變企業的利潤。所以按照新會計準則要求,中國江西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等企業在計算固定資產期間,所使用的預計凈殘值以及延期支付等指標都涉及現值等方面的數據,若財務人員所使用的數據計量結果缺乏精準性,則在引入公允價值的情況下會影響現金流量以及利潤水平,最終影響了財務報表的質量,這是相關人員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財務人員在使用企業財務報表期間需要通過分析報表數據的方法來評估經營情況,而一般在數據處理過程中則需要分析報表收益質量,并根據其中的數據變化來精準判斷利潤情況,按照新會計準則的要求,企業的利潤計算方法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由此會進一步改變利潤表結構,并且通常會在報表中增加偶然性利得,并且與舊會計準則相比,此時的利得有非持續的特征,所以在財務報表中需要實時關注利得變化。在會計工作中,通過確定企業資料來源,根據新會計準則內容,在無法確定財務報表數據真實性的基礎上,還需要進一步評價企業資料來源。所以對于財務人員而言,遵照新會計準則的要求,要避免因為財務數據報表的真實性而影響報表分析結果。同時對于中國江西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而言,針對公司的各種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則需要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通過賬面價值來計量其中的交換價值,這樣能夠避免公司的利潤出現明顯變化。同時遵照新會計準則的要求,在報表數據分析中可以按照公允價值來替代賬面價值,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的資產換入與換出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價格差異,影響利潤水平。從長遠角度來看,會計人員還需要預見會計準則對財務報表產生的各種影響,在精準把握各項指標變化的情況下做好報表改進,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管理。
在新會計標準下,企業財務報表的合并管理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所以對于相關人員而言,應正視相關規定變化給財務報表帶來的影響,通過強化財務報表合并分析,根據報表內容調整其中的重點內容,主要包括:① 通過強化合并范圍分析,在企業將母公司納入報表合并范圍之前,需要對納入行為的合理性進行判斷,其中的重點不僅要確定其中的股權關系,也需要正確判斷母公司是否有控制權等,若母公司采用委托管理層進行子公司管理,則可以視為放棄控制權,無法直接參與到子公司的決策中,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要將財務報表納入合并范圍。② 需要強化對利潤表變動的分析,在新會計準則下,企業的利潤計量情況發生改變,所以會導致企業的最終利潤出現減少或者增加的問題,所以在財務報表分析中,還需要相關人員做好利潤的評估,根據會計處理方式進行調整,例如在財務表中調整財務比率等,這種方法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出企業的利潤變化情況[2]。除此之外,在股東損益分析過程中,考慮到部分股東損益被合并到利潤表的凈利潤項目中,所以當報表被合并之后還需要考慮到在所有者利益、凈利潤上此部分股東損益問題,一般情況下為了能夠真實反映出企業的實際情況,通常需要在集團財務報表的利潤總額中加入該指標;若單純分析母公司的利潤,則可以剔除該指標。
在新會計準則下,對財務報表的“不切實可行”“重要性”等內容有了新的規定,按照新準則第二章的相關內容,在財務報表中的“重要性”被解讀為:“財務報表某項目的省略或錯報會影響使用者的經濟決策,該項目具有重要性”,所以這種情況下,新會計準則中的“重要性”需要充分結合企業所處環境,并從具體項目的性質、數額大小等內容進行判斷。而“不切實可行”則要求“企業在做出所有合理努力后仍然無法采用某項規定”。按照新會計準則對上述兩個概念的描述,本文認為在財務報表分析中還需要進一步細化相關項目的內容,并增加金額具體數值界限;并按照性質將事項分為非經營性與經營性兩種,這樣財務報告能夠更好地反映出企業的財務報表,體現了“重要性”與“不切實可行”的要求。
對于中國江西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而言,在編制財務報銷期間還需要最大限度地保障新會計準則的順利實施,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契合制度發展要求,則需要企業對現行的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優化,通過會計科目記賬等方法深入分析各類財務活動的開展情況,彰顯新會計準則所具有的調節作用,最終全面提高財務管理能力。例如在公司的利潤管理過程中,在財務報表中需要體現企業的各種利潤波動情況,通過財務報表所反饋的信息識別企業的異常財務數據情況,根據異常原因,方便企業及時落實管理措施。例如,若企業的財務狀況不斷惡化,但報表中的利潤卻在增加,則需要根據財務報表的內容來分析債務豁免引起的大額收入,最終對企業的利潤變化形成全面認知。
從長遠角度來看,更需要企業進一步明確新會計準則中的相關數據要求,通過細化準則內容,完善管理方案,全面提高會計準則的可操作性。而在企業財務報表管理中,為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工作質量,強化對新會計準則的實施能力,在制度建設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完善人員培訓制度,重視各類信息反饋,隨時了解工作人員對各類新會計準則的掌握情況,確保工作人員能夠妥善處理新會計準則下的各種問題,提高工作能力。
從本文的研究結果可知,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是明顯的,所以為了能夠適應新會計準則的要求,要求會計工作人員能夠深入了解新會計準則內容,正確認識到新會計準則所帶來的挑戰,全面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保障新會計準則得到有效執行,最終全面提高企業財會工作能力,成為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