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艷
(潞安化工集團,山西 長治 046031)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建筑的要求越來越高,建筑工程的規模不斷擴大,促使了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進步,這是一項需要根據場地自然環境和人文地理條件進行施工的綜合性施工技術。但是,在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具體施工過程中,施工工藝比較復雜,要求也比較高。建筑體量特別能夠體現出來,以滿足人們發展大型建筑特別是大型建筑的需要。大體積混凝土技術在住宅建筑工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現代住宅建設的新方法也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是必不可少的。
分析了近年來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工藝,可以概括出三個方面:①材料的選擇。大體積混凝土的材料和性能對大體積混凝土質量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不僅應控制基本材料的性能,而且還應優化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的配合比。②完善分析技術。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技術改進保證了整體施工的一致性。文中提到的方法也能滿足工程監測標準和規范,這強調了對整體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進行控制的重要性。③對于大體積混凝土建筑,我們需要運用一些現代先進技術,包括溫度測量技術和配合比控制技術。該工藝能有效地規避大體積混凝土質量的影響因素,進一步提高混凝土質量。
為了保障大體積混凝土項目質量,就需要從其特點切入分析。大體積混凝土說的就是有著較大體積的混凝土,這類混凝土很容易出現水化熱問題。大體積混凝土的內外溫差通常有20℃左右,為保障大體積混凝土工程質量和效率,施工中需要改變過去的分縫分量形式,要不斷增加單次混凝土用量。不過許多時候外界溫度都會直接影響到最后的混凝土質量,而這對于混凝土作業顯然是有很不利的影響。混凝土養護作業不到位也會導致結構變化。所以提高混凝土作業質量,關鍵點在于做好材料管理、養護管理。在操作中使用澆冷水的方式控制表面溫度。因為大體積混凝土內部為構造筋主干配合其他筋材保障工程穩定性,所以在養護中還要考慮好內部材料結構,選擇合適的養護方法、管理方法。
在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中,首先要解決水化熱過高的問題。這種類型混凝土體積較為龐大,澆筑過程中升溫較快,比普通混凝土更厚,它的表面系數相對來說比較低,內部產生的水化熱難以向外排出。易造成內部混凝土溫度大于外部混凝土溫度的現象,這種溫度的不平衡性容易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影響結構質量以及強度安全。
除了上文中所講到的水化熱引起的裂縫,大體積混凝土還可能由于自縮或者外部約束力、溫度變化等而出現裂縫。混凝土自縮主要是指在硬化的過程中縮水量過大,超過混凝土的自縮值,進而引發裂縫現象;約束力因素主要是指內外部約束力共同作用,而導致大體積混凝土出現結構裂縫;溫度變化影響主要是指外部溫度變化較為劇烈,或者是后期養護措施落實不到位,導致混凝土內層與外層之間溫度差異比較大,引發大體積混凝土的裂縫。
在混凝土達到凝結階段時,由于所組成的各成分材料密度不同,內部的骨料以及水泥漿液會下沉,中間的水分會上升導致混凝土表面泌出水分。在大體積混凝土的分層以及分段澆筑時,容易出現泌水的現象,混凝土各部分結合不均勻,導致混凝土出現空隙以及裂縫,嚴重影響大體積混凝土的強度,對其耐久性以及抗裂性有著較強的負面影響。
在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水化熱、外部的溫度以及裂縫這三大關鍵性問題,以提升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
在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主體依然是混凝土材料,需要對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和質量進行嚴格控制。如果無法有效的進行配合比的控制可能會導致混凝土出現很多質量問題,另外除了需要對混凝土進行質量控制之外,還需要依照大體積混凝土的方案要求、設計標準等合理地進行配合比的控制,并且加強施工前的試驗。通常而言以混凝土的耐久度和強度為衡量的標準。在配合比確認時需要注意對大體積混凝土水化反應進行抑制,讓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度降低,還需要注意合理的使用新材料,比如說粉煤灰,礦渣,水泥等。這在提高混凝土性能方面幫助較大。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條件下,注重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的控制,能夠有效的保證混凝土的穩定性。
鋼筋混凝土既能保證大體積混凝土強度,又能對結構產生抗拉強度。為了保證整個結構的穩定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安全,必須引起設計和施工人員的高度重視。例如:在基礎工程施工過程中,用螺紋套管完成底筋冷凝,再進行墻柱節點加固施工,一方面可以提高結構的強度,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建筑物的整體性能。就鋼筋混凝土結構而言,大部分鋼筋被埋在混凝土中。工程完工后,結構構件的質量難以再復查。為此,要進一步加強檢查。綁扎鋼筋完成后,施工方可邀請第三方對鋼筋施工質量進行驗收,以確保工程質量。
對于混凝土輸送環節,一般是在配置好后,由移動式和拖式泵來完成。在正式投入使用前,技術人員應充分了解和掌握混凝土泵的技術性能和運行情況。根據這些意見,準備和備份易損壞的部件。據此,提前制定應對措施,以應對突發事件。泵筒內剩余混凝土澆筑時,應及時檢查、調查、定位,避免發生漏漿現象。另外,在臨時停泵期間,可采取有效的倒泵方式,幫助提高泵的性能,使其更符合建筑的預期和需要。
眾所周知大體積混凝土有著非常復雜的施工流程,為保障工程整體質量,一定要控制好作業流程,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國家標準施工。流程方面從下述幾個角度切入。首先澆筑混凝土前一定要做好各種準備,尤其是要認真仔細的檢查墊塊數量、保護層厚度、鋼筋位置。要認真檢查預埋件模具貼合度。要認真清理現場,以免施工現場的雜物影響到工程質量。另外為避免預留孔堵塞或是變形,施工單位作業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加固、施工。因為大體積混凝土作業中預留孔、模板、鋼筋都有可能位移影響最后的質量,所以一定要根據施工圖紙施工。最后澆筑速度也是重點控制、注意事項。施工單位為保障工程進度,可以選擇分層連續澆筑方法,及時釋放混凝土的內部熱量。即便工期緊張,也要盡可能要用這種方法,是保障質量的關鍵。
通常而言,依照大體積混凝土特點合理的選擇振搗設備。通常可以采取斜插入或者垂直插入等方式保證振搗器插入點的分布的均勻性,在進行振動時需要對插入速度進行嚴格控制,使用快插慢拉等方式,保證振動頻率的穩定性。在分層澆筑時,振搗器插入深度需要控在50cm以上,讓分層間隙減少,在振搗過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振搗區域混凝土或者模板碰撞,以免影響混凝土的結構。
由于溫度對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和凝結強度影響較大,因此,在整個工程施工過程中,只有保持科學合理的溫度,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使之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達到最大限度,避免因承壓能力和結構張力不足而產生開裂的現象。因此,將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的溫度控制措施落實到施工全過程是非常必要的。已采取的措施如下:
從沙石材料方面入手,可根據有關的冷卻措施進行施工。如在夏季,應注意對砂礫采取相應的防直防直措施,也可采用冰水混合方式,有效地冷卻砂礫。
在混凝土澆筑施工結束后,應采取相應的保溫措施,以防止因抗拉強度不均勻而產生裂縫。
要定期測溫;對保溫施工,更準確地進行相應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另外,在大體積混凝土養護中,除進行必要的保溫工程外,還應采取相應的保濕措施。例如,當混凝土仍然處于凝結階段時,需要實時地向其注水,以保證混凝土的水分平衡。這種施工方法不僅可以保證水泥的順利硬化,而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最大限度地防止裂縫的發生,防止出現裂縫等問題,提高了施工質量和效率,降低了竣工驗收費用。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要科學合理地選擇材料的配比、原材料的質量和澆筑方式,同時,對澆筑后進行養護,可以有效地保證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時,可用壓實裝置排出混凝土內部多余水分,同時可以選擇稻草、塑料膜覆蓋結構表面,防止水分流失。此外,還應當注意對混凝土保溫,防止出現過冷過熱現象,最后的護養工作同樣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的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的工程質量。除此之外,施工方還應當在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內部進行監測布置,便于對結構內、外環境溫差進行實時的溫度監控。除混凝土養護外,還要注意及時驗收,以確保施工質量,嚴格檢驗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內部質量和結構的外觀尺寸。
基于以上分析,隨著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房屋建筑中的各種工程項目,例如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等技術,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時也對大體積混凝土的相關理論進行了補充。這樣既可以減少由人為因素造成的不良影響,又有利于全面推進我國房屋建筑施工行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