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茂菊
(濟南市鋼城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山東 濟南 271104)
經濟全球一體化的時代背景之下,我國的建筑行業得到空前發展,遍布各行業的建筑工程項目支撐著城市建設的進行。但在建筑業繁榮發展的背后,我們仍要清晰的認識到建筑工程項目風險對行業發展的影響和制約。因此,企業應對建筑工程項目的風險進行深入研究,總結全面風險管理的有力措施,打破各類風險因素帶來的建筑行業發展桎梏,不斷推動建筑行業的發展和產業升級。
建筑工程項目風險是指在建筑工程項目的建設周期之內,對項目的正常生產、運營產生影響,可能導致項目遭受損失或干擾項目目標實現的各類要素的總稱。在建筑工程項目的進行過程之中,存在各種不確定因素,從而會對項目的正常生產和運營產生不同程度的干擾,影響項目收益的降低甚至造成項目的失敗。因此,建筑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勢在必行。
對于建筑工程項目風險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根據風險的發生原理加強管控,可以有效減低項目風險。通常情況下,建筑工程項目風險可分為內風險和外風險。
所謂內風險,即來自項目內部的風險。常見的有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問題、成本管控問題、工程進度問題等,對于建筑工程項目的整體建設和運營、項目目標實現和項目未來價值有著重要的影響。
所謂外風險,是指項目建設周期之內由各種不確定的因素所導致的風險。根據風險的性質,可以做如下分類:第一,自然風險。主要是指大雨、大雪、大風等惡劣的天氣、山坡陡路等不利的工作環境以及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施工風險;第二,政治風險。是指建筑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種,由于行政干預、政策變化或政治事件等原因所造成的社會風險。例如,政府機關干預建筑工程項目的建設、建設過程中政策法規變化導致項目與建設政策相沖突、跨國項目中的國際關系危機等。第三,經濟風險。經濟領域的風險較為寬泛,對于工程建筑項目的影響巨大。除了國家宏觀經濟走勢的影響、投資環境的變化、施工原材料價格變動、通貨膨脹、稅收過高等因素的影響外,還有建筑企業的經營風險、行業競爭的風險等。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建筑企業為了取得建筑工程項目,往往在競標報價時壓低利潤空間。但隨著價低者中標的市場發展趨勢、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天氣因素導致的項目進度、安全生產風險及政策變化的風險等原因,企業拿下項目后仍要克服諸多困難,最后能否盈利依然是個未知數。
建筑工程項目大都體量大、周期長,從項目立項、開工到最后竣工、結算,跨度甚至可以長達幾年。在漫長的施工周期中,不確定、難預期的危險因素眾多,幾年間原材料的價格波動、企業的資金周轉情況以及項目委托方的結款情況的變化,都會對項目的成本支出、項目進度等產生重要影響。
建筑工程項目通常是復雜的系統性工程,不僅規模大、周期長,同時對技術的要求高、施工難度大、涉及的項目參與方多,在建設過程中勢必會出現從項目內部到外部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大量風險因素。這些風險如果在施工中不能提前或及時進行預防和管理,將對項目建設目標的達成形成巨大的威脅。
建筑工程項目龐雜,總承包商為了完成項目,會對項目進行分包;分包單位甚至還會進行專業施工單位的外包,層層的分包使得項目生產關系復雜,在項目管理和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諸多困難。
缺乏全面風險管理意識是建筑行業的通病,更是建筑工程項目的重要風險之一。我國的建筑企業管理大都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對于全面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不足,未將全面風險管理納入項目管理之中。盡管部分企業在項目管理中設置了一些風險管理的舉措,但仍然是局限于項目生產和項目質量管控方面,缺乏對于項目全面風險的預測方案、應對措施及清晰明確的風險管理目標,嚴重影響項目管理的全面開展。
風險管理機制的不健全也是大部分建筑企業在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的短板。在實際的項目管理之中,數量眾多的中小型建筑企業未能成功構建系統化的風險管理體系,也未能將風險管理進行制度化管理。在這樣的局勢下,一旦面臨項目風險,企業將處于不利的、被動地位。不僅如此,很多企業的組織架構中根本沒有風險管理的部門,企業的決策和管理主要依賴管理者的經驗,缺乏科學的數據和理論支持,嚴重影響了企業的風險抵抗能力。
建筑合同管理的漏洞是建筑工程項目的重大內部風險之一,由于合同管理不善而導致的糾紛數不勝數。一直以來,建筑合同管理都是建筑企業在項目管理中的短板。由于建筑企業未能充分意識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導致糾紛、索賠的情況頻頻發生,對于項目目標的達成及項目價值的實現有著重大的影響。除此之外,建筑企業同樣缺乏依據合同內容的維權意識,忽視合同在風險轉移中的巨大作用,大量的糾紛中未能正確索賠,無形中增加了項目及建筑企業的風險。
在實際的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之中,建筑企業對風險信息的重視程度不夠,風險信息系統并不完善,導致項目數據的精準性較低。風險信息系統不完善,首先是因為建筑工程項目的風險信息系統的設立相對落后,項目相關的信息和數據積累不足,缺乏對意向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的數據基礎;其次,建筑企業未能及時針對項目委托方、供應商、分包單位、技術施工單位等合作單位建立信用檔案,無法依據合作單位的信用情況為項目決策提供可行的信息支持和參考數據。所以,建筑工程項目實施全面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建筑工程合同不僅是關于項目的法律文書,更是進行項目風險管理的依據和法律保障。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人員應意識到全面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以風險管理的視角對合同條款進行研究和分析,對可預見的風險要素提前進行應對和處理,避免因建筑合同的條款漏洞給項目帶來風險和損失。
由于我國的市場化發展相對滯后,相關的法規、制度、體系建設尚不夠完善。所以,對于建筑行業領域的制度建設和市場管理中的不足,尤其是在項目風險管理實踐中的法律法規及政策滯后的問題,相關政府部門應制定符合建筑行業發展實際的、與時俱進的政策法規,引導企業構建和不斷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明晰工程保險的細則及在項目風險管理中的作用,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打造符合我國當下國情及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實際的工程保險制度。
建筑企業及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人員應充分認識到全面風險管理意識的重要性,定期組織風險管理意識的培訓,構建科學的、全員化的風險管理意識管理制度,將全面風險管理意識滲透至項目的各個環節,在意識層面實現對風險的重視和管理。與此同時,項目管理人員還應深入研究和掌握項目各個環節的預期風險,及時掌握應對的風險管理意識和法律意識,保證在項目面對糾紛及風險時處于主動地位,可以及時妥善的進行風險應對和處理,保障項目的平穩順利開展。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建筑工程項目巨大風險的挑戰之下,建筑企業應及時構建和完善企業內部風險防控體系,結合企業發展實際和業內先進風控經驗,采取切實有效的管理措施,對企業內部及工程項目進行全面、及時、科學的風險管理和防控。除此之外,建筑企業應加強對工程施工圖紙審核評估工作的重視,結合項目實際和參照項目進行全面風險評估,在項目實施之前達成對風險和分歧的意見統一,盡量避免或降低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圖紙修改和變更的問題。最后,建筑企業及項目管理者應做好項目建設進度、成本支出、項目質量及安全生產方面的管理,對項目各環節的可預期風險進行嚴格管控,盡最大努力降低項目風險可能帶來的損失。
在市場化經濟發展的浪潮之下,建筑企業的長遠發展離不開市場的支持。因此,建筑企業應以市場為依托,在加強自身信息化改革的基礎之上,打造高精專的人才團隊,推動企業集團化、規?;l展。只有打通市場和企業之間的發展路徑,形成人力、物力和信息的規模效用,企業才會實現實質的規?;l展。與此同時,企業一方面應加強對市場波動和信息的關注,及時根據市場價格和供需變化,進行經營決策和開展經營活動;另一方面,及時關注政策和行業發展走向,學習和掌握新興技術,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準,在全方位的發展布局之下,有效規避和把控各類風險,實現經營規模、效益的最大化。
綜上所述,對建筑工程項目進行全面風險管理,不僅幫助項目有效規避和把控可預期風險,對項目質量、成本支出、施工進度乃至未來項目價值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建筑企業的長足發展同樣意義深遠。因此,建筑企業應樹立全面風險管理的意識,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市場發展規律及行業先進經驗,構建和完善風險防控體系,加強對項目合同、設計圖紙及各個環節的風險把控,切實提高項目的風險管理水平,保障項目的順利建設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