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自2021年1月開始,本刊將新增“回聲”欄目。在嶄新的全媒體時代,《法人》雜志實現了前所未有的互動性,每個月都有多篇文章引發全網關注。在此,我們特別為讀者和網友留一席之地,將網友們的活躍言論和激烈交鋒匯聚在這里,或批評,或肯定,或客觀,或片面,但一定都是大家的真知灼見。
1.《欲向中小電商征稅?專家:別慌,目前只是“摸摸底”》
記者:銀昕閱讀量:13萬+
2020年12月中旬,國家稅務總局發布《2020年電子商務稅收數據分析應用升級完善和運行維護項目中標公告》,這意味著中標公司將在6個月內完成對國家電商稅收數據分析系統的開發和部署,此事備受電商行業關注。國家究竟是要“真槍實彈”對千千萬萬中小型電商收稅,還是這電商稅最終會同房產稅一樣懸而未決呢?
網友“露營”:如果小電商不收稅,那打工仔的個稅也該免除,否則沒有公平可言。
網友“南屏山”:既然刷單偽造了很多交易額,那建議按照小型電商從平臺提取出來的金額進行征稅。
網友“連宇”:對電商、實體應該一視同仁,每季度超過30萬元營業額的小型電商就應該繳納增值稅,而不能法外留情,否則增值稅法就不是法了。
2.《水道被堵,碼頭被廢:唐山港一奇葩現象存在了14年》
記者:彭飛閱讀量:35萬+
在唐山港,一個設施齊全、裝備現代的化工碼頭銹跡斑斑、幾近廢棄。原來,早在2006年,與該化工碼頭一墻之隔的液化碼頭公司投產,但因該液化碼頭規劃設計不合理,迫使化工碼頭整整停工了14年。化工碼頭負責人四處溝通斡旋,甚至發起了行政訴訟,但卻未能使此事得到解決,而此事背后牽扯到的政府機構也謝絕了本刊記者采訪。
網友“東方”:出了問題不面對,僅僅是一句“不接受采訪”就是最大的逃避。當年河北滄州地區的綜合大港和神華也計劃共用航道節省資金,然而神華最終決定不共用,至少自家航道、自家碼頭通航情況可以自己安排。
網友“北京超哥”:我的理解是,“擠走你就全是我的了”。
網友“特別能戰斗”:果然“水深”才能停大船。
3.《“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讓人上癮的盲盒究竟賣的是什么?》
實習記者:戴凱琳閱讀量:10萬+
如今,鋪天蓋地的盲盒售賣機吸引著95后乃至00后的年輕群體,盲盒經濟“一飛沖天”。2020年12月被稱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登陸港股,剛成立10周年就在兩年內凈利潤增長了300倍,賺錢能力堪比“印鈔機”。但盲盒這種新模式暴露出的問題,如賭博本質、加工市場魚龍混雜、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黃牛倒賣導致價格虛高等,值得我們警惕。“一飛沖天”的盲盒經濟是否應該“祛祛火”?
網友“海闊風潔”:這就是街頭騙局——“快遞員”賣沒人領取的包裹的正式擴大版。
網友“散人愛看熱鬧”:只要價格不脫離市場機制就不能算賭博,至于二手市場價格體系,那跟盲盒本身不能硬性聯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