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筱梅
2020年的“變”有很多(詳見本期焦點欄目)。
首先,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引發了市場巨變。
全球經濟嚴重下滑,出口受到重創;國內經濟迅速恢復,基建項目陸續開工,專用車市場也隨之迅速升溫;疫情時代下,醫療車、冷藏車、應急救援車輛需求急劇上升,前兩類車型不僅在2020年同比增幅均超40%甚至達到50%,而且技術工藝水平和功能更加細分化。此外,疫情迅速發展了線上線下雙營銷的模式,并漸成主流。
其次,政策標準法規之下,我國主流貨運車輛的產品結構已然迅速改變,而且整體技術水平急速提升。
依據現有的發展趨勢,國內市場上主流的“大路貨”—— 舊國標三軸倉柵、欄板半掛車將迅速退市,最終將由新國標三軸倉欄半掛車、廂式半掛車、側簾半掛車等更安全、更可靠的車型所取代。
與此同時,更安全的配置比如盤式制動器、空氣懸掛、EBS等,將逐漸在我國未來載貨車中占據相當的比例。
原來的大體量運輸車輛,比如17.5m平板,超大方量的混凝土攪拌車等,也在政策標準法規的促進下,逐漸退市以及合規化。
合法、合規,安全、可靠,無可厚非地將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包括專用車在內的商用車發展方向。
這些變化都成為了我國專用車行業發展的“危”和“機”。如何看待事情的兩面性,如何在市場依舊變幻莫測的2021年順利前行,我們專用車企業依然需要一雙“慧眼”,一眼看到“危”中的“機”,在求變中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