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關雄 向必勇 倖華林 李繼明 高麗艷 臺曉媛



摘 要:近年來,隨著各地禁養、限養政策的實施及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一些肉鴨養殖公司(戶)開始進駐石林縣發展肉鴨養殖,導致石林縣肉鴨養殖產業快速發展,引發了肉鴨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一系列矛盾。為促進肉鴨產業有序、健康、穩定發展,筆者深入調研石林縣肉鴨養殖情況,分析當前肉鴨養殖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及建議,為相關部門制定政策和完善監管措施提供參考。
關鍵詞:石林;肉鴨;發展;對策
收稿日期:2021-09-06
*通訊作者:臺曉媛(1986.11-),女,漢族,獸醫師,從事動物疫病防控工作,E-mail:2286492496@qq.com。
隨著水禽養殖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禽消費國與生產國[1],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肉鴨年出欄量達到42 億只左右,鴨肉產量占我國肉類總產量的12.5%[2]。近年來,石林縣肉鴨產業采用“公司+養殖戶”的發展模式和大棚養殖的方式得到快速發展,由于肉鴨產業發展迅速太快,相關部門還來不及對肉鴨產業的發展進行科學合理的產業布局和引導,從而引發了畜牧產業發展定位與肉鴨無序養殖、生態環境保護與亂排亂放、疫病防控要求高與防疫意識低之間的矛盾,急需出臺一些政策或措施有序規范肉鴨養殖。
本文以石林縣肉鴨養殖過程中存在的矛盾為切入點,深入分析石林縣肉鴨產業發展過程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旨在化解肉鴨產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引導肉鴨產業科學有序養殖,推動肉鴨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相關部門制定政策和完善監管措施提供參考。
1 肉鴨養殖基本情況
據2021年2月調查,石林縣現采用“公司+養殖戶”飼養鴨子的養殖公司有6家,已發展肉鴨養殖戶103戶,圈舍面積7萬多平米,鴨子存欄56.66萬只,年出欄鴨子500萬余只。石林縣鴨子養殖主要集中于北山、大哨、大屯、天生關、林口鋪、松子園、小密枝等村;大哨村鴨子存欄量最大,存欄量約為12.75萬只;其次是松子園村,存欄量11.91萬只;部分村所在地已被列入禁養區或限養區。
據調查,石林縣肉鴨養殖規模在4 000只至25 000只之間,絕大部分養殖戶養殖規模在10 000只左右。肉鴨養殖戶文化水平較低,大部分為初中學歷,年齡在35~55歲之間,以40~50歲居多。石林縣肉鴨養殖全部都是在原有肉雞養殖大棚內改造飼養的,一部分養殖戶直接在大棚內鋪設稻草、玉米秸稈等后直接飼養;另一部分在大棚內塔設支架,鋪上塑料網進行養殖。飲水和喂料均在圈舍內一定的間隔放置塑料桶進行人工飼喂,因大棚層高較低,通風差、溫度高,養殖圈舍未配套相應的糞污處理設施和無害化處理設備,導致鴨子養殖條件較差、養殖環境惡劣,發生疫病風險增大。
2 石林縣肉鴨養殖存在問題
2.1 引起環境污染和影響居民生活
鴨子屬于水禽,由于生理需要,在整個生長周期內需要大量的水源,自然浪費的水相比其它家禽就很多;石林縣肉鴨養殖的圈舍是由肉雞圈舍改造而成,缺乏糞便和污水排放貯存設施,一旦污水、污物進入水體和土壤,將造成水體中COD(化學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等嚴重超標,降低土壤的自我凈化能力,出現土壤孔隙阻塞和板結現象[3];加上養鴨戶規模較小,由于資金缺乏和處于自身利潤考慮,沒有建設相應的對養殖污水和污物、死亡鴨子等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置設施或處置池,也沒有委托他人對養殖廢棄物代為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致使養鴨戶亂排亂放污水、亂丟病死鴨子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些對環境污染和破壞較大。
鴨子糞便中含有較多的水分,排出的糞便極易被微生物發酵降解產生氨和硫化氫等氣體[4],使周邊空氣有害氣體含量超標,空氣質量惡化,長期以往會影響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鴨子的喉管較發達,飼養過程中會發出尖銳、刺耳的叫聲,加之鴨子飼養密度大,較強的噪音影響周邊農戶的生產生活。
2.2 無序發展,疫病不斷、防控風險大
肉鴨養殖公司在石林縣沒有養殖基地,都是發展石林養雞戶改變飼養種類,成為肉鴨養殖戶,因肉鴨養殖公司到處宣傳、動員,導致肉鴨養殖遍地開花,水禽和陸禽養殖區域交叉、混合。石林縣肉鴨養殖模式為大棚養殖,養殖環境較差,導致肉鴨在養殖過程中經常發生大腸桿菌和鴨疫里默氏菌等消化道和呼吸道疫病,這類疫病發生也能給養殖戶帶來不小的損失。加之肉鴨養殖戶疫病防控意識差,不能落實動物防疫主體責任,認為肉鴨飼養周期短,在整個飼養周期內不免疫疫苗或免疫工作不到位,給疫病的發生埋下了很大的風險,同時增加了疫病防控的難度。
隨著石林縣鴨子產業的快速發展,當前的飼養水平、設施設備和疫病防控措施與其發展不相匹配,造成疫病頻發,成為制約石林鴨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鴨作為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重要傳播媒介,是禽流感病毒的巨大儲存庫、放大器和混合器,既可以攜帶多種亞型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又能長期儲存陸禽(雞等)來源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促使禽流感病毒重組[5];禽流感的潛伏期從幾小時到21 d不等[6],極有可能鴨子感染了高致病性禽流感,但處于潛伏期,沒有表現出任何臨床癥狀,通過運輸、屠宰、人員接觸等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傳播擴散,危害其它家禽及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2.3 缺乏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
在飼養管理過程中,有些肉鴨養殖戶疫病防疫意識低,不能落實防疫主體責任,在整個飼養周期內只免疫鴨瘟疫苗,不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疫苗,一旦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將導致石林縣整個肉鴨產業受損,嚴重影響本縣經濟的穩定。由于肉鴨飼養周期短,疫苗免疫后到產生特異性抗體所需時間較長,如果制定的免疫程序不科學,隨意將免疫時間安排在離出欄上市較短時間內進行,產生的后果就是很難用血清學方法檢測到抗體,既使抗體能檢測到也達不到保護水平,那么通過抗體檢測的手段來調整免疫程序使之適合本場要求的目的將無法實現,這樣將導致肉鴨在整個飼養周期內處于高風險階段。
2.4 上市銷售有藥物殘留的風險
據作者調查,石林縣一些肉鴨養殖戶存在在生長周期內添加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或在免疫注射鴨瘟疫苗同時注射頭孢類抗生素預防鴨子疾病等行為。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休藥期較長,達7 d(參考雞的休藥期)[7],在生長后期給鴨使用后,鴨子還來不及將體內的藥物完全代謝掉就被屠宰,導致鴨肉產品質量不合格、不安全。鴨子接受疫苗免疫接種后,在體內需經歷吸收、刺激免疫細胞、產生抗體等一系列階段,然而疫苗廠家的不同所使用的疫苗佐劑不盡相同,疫苗注射到鴨子體內被吸收的時間就有所長短,例如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注射后禁止屠宰期達28 d[7],在這期間鴨子如被屠宰銷售,將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2.5 未按要求進行備案監管
據調查,在石林發展肉鴨養殖的公司全部沒有在石林縣注冊,其發展的肉鴨養殖戶也未到轄區內或縣級動物監督部門進行報備,逃離了動物防疫監督部門的監管,使動物監督部門無法按照《云南省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養殖規模標準和備案規定》的條件進行備案,難以進行監督執法。有些肉鴨養殖戶飼養規模和養殖條件達不到備案要求,如在養殖過程中發生違法行為,將很難進行監督執法。
2.6 上市銷售前存在未進行產地檢疫的現象
調查中發現,石林縣有部分肉鴨養殖公司或養殖戶在肉鴨上市銷售前不按規定進行申報檢疫,而是私下進行肉鴨轉運、加工和銷售,使得上市銷售的鴨產品存在較大的食品安全隱患;還有些養鴨公司或養鴨戶在上市銷售前雖能主動到轄區內動物檢疫申報點進行申報檢疫,但在申報檢疫時不能提供相應的材料和檢測報告,達不到受理產地檢疫和出具產地檢疫合格證的條件,養殖公司或養殖戶就通過非法途徑進行了轉運和銷售,給疫病防控和人民群眾健康埋下了較大的安全隱患。
3 工作建議
3.1 科學劃定養殖區域,引導肉鴨產業有序發展
肉鴨養殖由于存在環境污染大、疫病交叉傳染風險高、無序發展等問題,肉鴨養殖區域需統一進行規劃選擇,建議選擇在地勢高、遠離水源和交通要道、無地下暗河、無溶洞、周圍無肉雞養殖戶的區域,集中劃片規劃飼養,科學有序發展肉鴨養殖。對未在規劃區養殖的養殖戶,通過采取禁止飼養、責令搬遷等行政手段促使養鴨戶到規劃區中飼養。為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交叉傳染,規劃區周邊1公里以內不能建有養雞場(戶),規劃區要同時考慮風向問題,盡量要選擇在下風處。
3.2 開展肉鴨養殖備案,制定科學有效的監管措施
動物衛生監督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應加強對肉鴨養殖公司(戶)的管理,對沒有在石林縣辦理營業執照、又在石林縣發展肉鴨養殖的公司,應督促該公司在石林縣注冊登記或成立相應的分公司,明確公司的經營范圍,自覺主動地接受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動物衛生監督部門要加大肉鴨養殖公司和養殖戶的備案巡查力度,對不符合備案條件的養殖公司(戶)要嚴格督促整改,規范養殖地點選擇和防疫所需條件等,使之滿足備案條件,全面進行養殖備案。肉鴨養殖公司(戶)要納入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監管范圍,制定科學合理的監管措施,對違反相關規定或違法行為要加大打擊力度,嚴防肉鴨養殖惡性發展。
3.3 嚴格肉鴨產地檢疫,確保上市鴨子健康
建議相關部門要抽調或整合相關人員及場所,通過設立動物產地檢疫卡點方式,加大對出入縣境道路的管控力度,嚴防未經檢疫或檢疫不合格的肉鴨調出縣境上市銷售或屠宰;加強肉鴨產地檢疫相關材料的審查,申報產地檢疫合格證的鴨子需提供藥物殘留檢測報告、疫病檢測報告、免疫程序等相關材料,且經臨床檢查健康的肉鴨才給予出具動物產地檢疫證明,允許上市銷售和屠宰。
3.4 提高肉鴨養殖門檻,嚴防鴨子養殖污染環境
建議相關部門組織帶領肉鴨養殖公司(戶)到鴨養殖技術先進、污染小的企業參觀學習,引導肉鴨養殖公司(戶)樹立科學的管理理念和飼養方式,改變當前石林縣肉鴨養殖臟、亂、差的局面。相關部門應提高肉鴨養殖的入行門檻,要求肉鴨養殖公司(戶)需配套建設糞污處理、無害化處理設備設施等,取得環評、土地等相關手續,且在規劃養殖區才允許從事肉鴨的養殖,防止鴨子養殖污染環境、影響居民的生產生活質量。
3.5 嚴格執行休藥期限,確保上市鴨肉產品質量安全
鴨子養殖公司(戶)應認真落實農業農村部有關藥物休藥期限規定和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要求,遵守法律法規、堅守社會公德、恪守道德底線,嚴格執行藥物休藥期限,嚴禁向鴨子投喂違禁藥品和藥物;肉鴨養殖戶要按照疫苗說明書注意事項的要求,在禁止屠宰的期限外完成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嚴防上市鴨肉產品殘留藥物和疫苗成分。畜產品安全檢測部門要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的方式,加大對上市鴨肉產品的質量檢測力度,對檢測有藥物殘留或藥物殘留高于國家最高殘留限量的,要依法對其嚴厲處罰,確保上市鴨肉產品質量安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3.6 落實防疫主體責任,提高生物安全防控意識
肉鴨養殖戶是肉鴨養殖防疫責任主體,應在肉鴨養殖過程中配備相應的動物防疫物資及消毒藥品,建立并完善清洗消毒制度,定期對養殖區域及周邊環境開展清洗消毒,嚴禁外來車輛、人員等進入養殖區域,加大對進入養殖區域的人員、工具等的清洗消毒力度。有條件的養殖場(戶)應設立緩沖區,外購飼料、鴨苗等要先置于緩沖區外,經消毒后,使用本場車輛運回場內。肉鴨養殖場(戶)應切實履行強制免疫義務,按照國家強制免疫計劃在當地動物防疫部門的監管下認真開展高致病性禽流等疫病的免疫,確保免疫抗體合格率在國家規定水平之上。
參考文獻:
[1] 熊夢琴,李玉,周波.江西省水禽養殖產業發展模式問題與對策[J].綠色科技,2020,24:44-47.
[2] 王繼善.商品肉鴨養殖產業的冷思考與建議[J].家禽科學,2020,12:3-4.
[3] 曹奇.畜禽養殖場糞污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及其綜合治理措施探討[J].2021,4:212-122.
[4] 張朋月,沈玉君,劉樹慶.畜禽糞便好氧發酵過程中揮發性氣體排放差異研究[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5,34(7):1378-1383.
[5] 王群義,欒棟祖,李彬,等.水禽在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中的任用及其防控[J].家禽科學,2017,5:38-41.
[6] 白文彬,于康震.動物傳染病診斷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234-249.
[7] 曾振靈,沈建忠,卜仕金,等.獸藥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10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