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純棉老粗布,又名老土布,是幾千年來勞動人民世代沿用的一種純棉手工紡織品,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山東博興顧家村是我國主要的老粗布生產基地。傳統的手工傳統工藝生產的老粗布,只有在特殊的一些需求下才組織生產,如做藝術品用的材料,較高檔和追求高品位的書籍的外包裝等,但價格也更高。現在的老粗布生產已由傳統手工工藝轉變為機器化生產:棉纖維由棉花加工企業生產,紗線由棉紡廠生產,坯布由織布廠生產,縫紉和剪裁也是機器化代替了絕大部分手工。生產方式的轉變,也需要傳統老粗布的標準與之相適應,因此制定老粗布產品的相關標準成為行業亟須解決的問題。
傳統工藝生產老粗布的紗線,是家里的女人在農閑時節,用自己家留下的種子棉花,都是1~3級棉花,用手工紡車紡出12支左右的棉線織成的。這樣紡出的紗線捻度低,粗細節較多,類似現在的竹節紗,然后用小麥或玉米、高粱、地瓜面粉調漿上漿,用草木灰或有機染料染色,穿經上軸,上木織機織出。這些老粗布顏色以白、黑、灰為主基調,有簡單的直條色織和黑白印花產品。由于紗線捻度低,剛上的漿沒有退漿,老粗布在做成成品剛剛使用的時候膚感有些硬,但水洗后有退漿的作用是越穿越用越舒服,越洗越舒服,這也是很多上了年紀的人懷念老粗布的根本原因。
隨著環錠紡紗、氣流紗和有梭織機等大機器化生產的發展,各種支數紗線都能滿足老粗布的需要,老粗布的生產由手工轉化為大機器化生產,為了保持老粗布的特點,在織布工藝上,采用經紗緯紗不上漿、經紗緯紗都用合股線、不加捻的工藝進行加工,這也是機織老粗布和機織印染布最本質的區別。
機械化生產帶來了生產效率的提高,但是產品質量卻越來越差,老粗布這種特色傳統產品逐步向低檔劣質發展。據了解,目前市場有近50%的經營者生產經營低檔老粗布產品。他們以低檔劣質的氣流紡紗和滌棉混紡紗為原料,大量使用下腳料、棉短絨、精梳落棉和再回收加工纖維,在紗線染色過程中有的甚至使用不符合相關要求的廉價染化料,給老粗布行業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我國現在已有老粗布標準3個,分別是FZ/T 62026—2015《手工粗布床單》、FZ/T 62029—2015《手工粗布被套》和T/BXHTA 002—2017《老粗布床上用品》。《手工粗布床單》和《手工粗布被套》是行業標準,在適用范圍中,規定了只適用于手工制作的純棉老粗布,對現在大規模機器化生產的老粗布不適用。而團體標準《老粗布床上用品》,適用范圍是棉(含彩棉)纖維制作的各類機織床上用品。但在老粗布使用原料和保護傳統工藝方面沒有規定禁止要求和技術指標,因而采標的企業較少。
目前絕大部分老粗布生產企業使用的是GB/T 22797—2009《床單》這個國家標準。該標準適用于機織印染布的產品,所以對水洗尺寸變化率的要求在4%~5%,而老粗布在制造時紗線不上漿,成品也不進行縮水處理,所以實際上成品老粗布的水洗尺寸變化率在7%~11%,如果按《床單》標準考核,老粗布水洗尺寸變化率一項合格率很低。
2019年濱州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對全市工業產品進行市抽。其中在實體店抽檢博興老粗布產品11批次,對樣品按GB/T 22797—2009進行檢測。結果顯示,老粗布存在色牢度、pH值、纖維含量以及水洗尺寸變化率等項目不合格的情況,其中水洗尺寸變化率有8批次不合格。
為了進一步準確把握老粗布產品的質量狀況,2020年我們以消費者的身份在網上購買了價位在17元到59元之間的21個老粗布床單產品,按GB/T 22797—2009檢測判定,檢測不合格項目包括纖維含量、起毛起球、耐水洗尺寸變化率、耐濕摩擦色牢度、耐光色牢度、斷裂強力等。從結果看,價位較高的18批次產品的水洗尺寸變化率都不合格,而低價老粗布的水洗尺寸變化率卻全部合格。經我方專家進一步分析發現,購買的低端產品老粗布原料為氣流紗,且原料包含再加工纖維、下腳料、棉短絨和精梳落棉等不適合老粗布的原料,并且很多都是滌棉混紡,滌綸含量在36.6%以上。由于滌綸的縮水率很小,因此這些低價產品的水洗尺寸變化率均為合格。
另外從起毛起球項目來看,3個低價位的老粗布都是2級,而高價位的老粗布起毛起球最低是3~4級。但由于《床單》標準在考核起毛起球指標時,只規定了優等品和一等品4級和3級,合格品沒有考核指標。因此出現了低價位產品起毛起球不好反而合格,高價位產品起毛起球項目稍好,反而不合格,這種互相矛盾的結論。因此,鑒于老粗布產品的特殊性,用《床單》標準來考核機織老粗布是不適合的。
目前老粗布的標準或床單標準,都是最終產品標準,缺少對原材料的監督作用。而大量使用下腳料、棉短絨、再加工纖維等劣質原料是困擾老粗布質量的一個很嚴峻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對老粗布質量的影響將是長遠的。因此筆者建議老粗布標準結合原材料、工藝和最終產品的指標來研究制定明確的規定和檢驗方法。
在原料的使用上,機織老粗布的生產,鼓勵使用高品質的棉花,符合國家棉花《細絨棉》GB 1103.1標準要求的,正常成熟的白棉顏色級41級以上的棉纖維,棉花馬克隆值在3.6~5.0,棉纖維長度26mm~30mm,斷裂強力在27cN/tex~30cN/tex。堅決禁止使用下腳料、棉短絨和再回收加工纖維生產的紗線用于加工老粗布的原料,在這方面尤其注意使用劣質原料紡的氣流紡紗。鼓勵使用有機染料染紗線,禁止使用劣質染料和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染料來染紗線。在工藝上,突出傳統生產老粗布的方式,盡量保持有梭織機生產老粗布的方式;加大對使用違禁原料尤其是劣質氣流紗線、劣質化纖棉混紡紗線用于制造老粗布的原料。
筆者建議結合加工方式,用起毛起球這個技術指標來判斷是使用了什么原料來紡的紗。起毛起球是衡量紗線中的纖維之間抱合力和脫離紗線力大小的一個指標。纖維長度越長,強力越高,紗線中的纖維之間抱合力越強,單纖維脫離紗線的摩擦力越大;纖維長度越短,強力越弱,紗線中的纖維之間抱合力越弱,單纖維脫離紗線的摩擦力越小,在外力作用下就會脫離紗線主體彎曲而起毛起球。如是使用了下腳料、棉短絨、再加工纖維等原料紡的紗,制成老粗布產品,起毛起球等級通常不高。當然要找準起毛起球級與使用什么樣的原料紡的紗的對應關系,還要有詳細的試驗和大量的數據來支撐驗證,以此來保證老粗布原料的質量。另外還要鼓勵使用有機染料染紗線,禁止使用劣質染料和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染料來染紗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