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勤偉
(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畜牧服務中心山東菏澤 274700)
牛胃腸炎是由多種原因引發的一類疾病的總稱,引發該種疾病的原因十分復雜,發病癥狀多種多樣。牛養殖產業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很多養殖戶只注重擴大養殖規模,不注重做好整個牛群的科學管理,由于養殖管理方法缺乏針對性,牛群在生長發育階段很容易造成胃腸道的消化功能逐漸減弱。一旦受內科疾病病原侵染,極易造成胃腸道出現炎癥病變,使得牛的消化功能嚴重受損。另外由于牛的胃腸道兩個器官連接較為緊密,一旦胃部出現炎癥病變或者腸道出現炎癥病變,將會先后在其他組織器官當中產生病變,威脅到動物的健康生長。當牛胃腸炎發生之后,首先應該明確具體的致病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構建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使患病牛短時間內恢復健康,控制胃腸炎的發生,確保養殖安全。
牛胃腸炎根據發病原因的不同可以劃分為原發性胃腸炎和繼發性胃腸炎兩種。一般情況下牛胃腸炎主要是因為養殖管理不當所致。臨床上可以引發牛胃腸出現異常的致病因子都被稱為致病原因。一般情況下牛胃腸炎的病情更為嚴重,通常是因為養殖環境較差,飼料搭配不合理,飼料發霉變質,營養調控不恰當,飼養不合理,造成牛群抗病能力減弱,在受到多種病原體侵害時,引起機體的發病,消化機能逐漸下降,最終引發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在胃腸道當中蓄積,并出現較強的中毒反應。另外很多養殖戶在長時間的養殖管理過程中,普遍存在著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行為。由于過量大劑量的使用抗生素,使得胃腸道當中的有益菌群被殺死,耐藥性的有害菌群趁機大量繁殖,產生大量毒素,引發胃腸道當中的菌群失衡,最終造成發病感染[1]。繼發性牛胃腸炎主要是受到其他疾病感染或者感染其他傳染性疾病之后所造成的后遺癥,以及中毒反應。
在多數情況下,牛胃腸炎的臨床癥狀和胃腸道卡他大致相同,主要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不能夠正常采食,飲水欲望顯著增加,鼻鏡干燥,眼內膜呈現暗紅色的出血現象,并且在眼角當中混雜有大量的黃白色的內容物,甚至會出現青紫色的病變。牛的口腔干燥,呼出惡臭的氣體,舌頭表面會出現很多褶皺,舌苔較厚并且呈現黃白色。由于胃腸道癥狀嚴重,疼痛明顯,患病牛不能夠正常站立或者站立不安,不斷地臥下站立,回望腹部,后肢踢腹。大多數患病牛都會出現長時間的急性腹瀉,排出的糞便稀軟,有時在糞便當中還會夾雜少量的惡臭血塊或者腸黏膜組織,或者伴隨有少量的黏液。病情加重之后患病牛不能夠自主控制排便,肛門松弛并伴隨有全身肌肉抽搐,排便難以控制。當炎癥病變主要集中在小腸或胃部之后,患病牛會排出少量的腹瀉物,有時排出的腹瀉物呈現干燥狀態,并摻雜有少量的黏液。癥狀加重之后,患病牛機體嚴重脫水,雙眼向內凹陷不能正常行走,皮毛干燥,失去彈性,口唇發紅,皮膚無光澤,腹部異常,排尿量異常,排泄異常[2]。當進入發病中后期之后,由于腎臟遭受到嚴重的損傷,極容易造成毒素積累引發尿毒癥,隨后患病牛倒地不起,全身肌肉震顫,最終昏迷死亡。
2020 年1 月13 日鄆城縣某村的兩個農戶飼養的6 頭8 月齡的西門塔爾雜交牛出現發病,發病已經有3~5d 的時間。發病前兩天患病牛主要表現為嚴重的腹瀉,第3d 排出的腹瀉物當中夾雜有少量的血液,厭食,不能正常反芻,臨床檢查發現患病牛的體溫達到39.6℃,心跳較快而微弱,呼吸頻率加快,精神萎靡不振,鼻腔干燥,并出現鼻鏡開裂的現象,四肢無力,不能正常站立,長時間臥地不起,全身肌肉抽搐。患病牛腹部疼痛不斷的用后肢踢腹,不斷回望腹部,機體嚴重脫水,眼球向內凹陷,目光呆滯。通過與養殖戶進行深入的溝通交流發現,該養殖場的飼料存在不同程度的粗糙干硬的情況,飼料搭配不合理,營養價值普遍較差。通過對瘤胃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查,不存在瘤胃積食和瘤胃鼓氣以及前胃遲緩的癥狀[3]。另外通過對病死病例進行認真細致的解剖,并進行了沙門氏菌、病毒性腹瀉和大腸桿菌等病原診斷沒有發現病原存在。由此可以判定為養殖管理不當,飼料粗糙干硬所引發的出血性胃腸炎。
確診之后結合患病牛的具體癥狀進行對癥治療,選擇使用復方氯化鈉注射液1,500mL,5%的葡萄糖1,500mL,5%的碳酸氫鈉500mL,頭孢噻呋4g,地塞米松10mg,VC 40mL,將頭孢噻呋、地塞米松和VC 溶于復方氯化鈉注射液當中混合靜脈注射,其他注射液單獨靜脈注射使用。同時對患病牛肌肉注射止血敏20mL,1 次/d,連續使用5d。預防繼發感染,選擇使用慶大霉素注射液,使用劑量為4mg/kg·b w,1 次/d,連續使用3d 為一個療程。同時患病牛口服補液鹽加強補液預防機體脫水,禁止投喂精飼料。選擇使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1,000mL經胃管灌入到瘤胃當中。對于腸道出血的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注射液500mL,增強腸道的滲透壓,緩解炎癥癥狀。按照上述防控方案連續治療3d 之后,5 頭患病牛恢復健康,病情得到切實有效的控制。
防范牛胃腸炎的發生,應該從飼料、飼養以及管理等多個方面做出努力。要注重科學管理,科學搭配飼料,禁止使用發霉變質的飼料,投喂之前可以對飼料進行適當的過篩處理,去除雜質。不容易消化的粗飼料應該適當的進行粉碎處理或者柔化處理。粗纖維含量較多的秸稈飼料應該進行氨化、堿化處理,這樣能夠提高牛對飼料的消化利用率。在飼料投喂過程中應該按照定時、定量、定人的原則,少量多次的添加,先粗飼料后精飼料,不能夠向牛群投喂污染或者不潔的飲用水。冬春季節要做好圈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向牛群提供清潔,溫暖的飲用水,預防冷刺激。完善生物安全防范體系,注重做好圈舍的清潔和衛生調控,定期做好相關用具及環境消毒,保障整個圈舍通風良好,適當增加運動,增強牛群的身體抵抗能力。
綜上所述,作為基層地區的畜牧獸醫人員,應該對牛胃腸炎的發生流行引起高度重視,不僅指導養殖戶做好日常的飼養管理工作,采取綜合預防措施。一旦發病要詳細調查,針對具體的發病情況進行有效的診斷,以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另外養殖管理人員還需要不斷總結養殖管理經驗,認真聽取獸醫的養殖建議,積極配合治療,這樣才能夠取得針對有效的效果,保證牛短時間的恢復健康,避免遭受到巨大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