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高讓
(四川省阿壩州農業農村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阿壩 624000)
牛皮蠅病是由紋皮蠅、牛皮蠅幼蟲寄生于牦牛皮下組織所引起的寄生蟲病,長期寄生于成年牦牛的皮下組織,可能會影響牛的產奶量以及正常生長,由于抗藥性能增強,大大增加了防治工作的難度,這不僅會影響牦牛的身體健康,還可能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病情加重會導致養殖戶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進行防控,因此當前還需關注該疾病有效防控,創造更高的養殖效益。
牛皮蠅病防控工作的高質量進行,能夠顯著提高牦牛產業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養殖人員獲得更高的養殖效益,同時能夠為食品、毛紡和皮革等行業提供更多優質原料;其次,牦牛其機體免疫提升可促進其健康生長,盡早出欄;另外,好有助于公共衛生安全,保證人們的食品安全。總而言之,做好牦牛牛皮蠅病的防控,對于畜牧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1]。
牛皮蠅成蟲飛至牛背產卵,會對牦牛的正常休息造成一定影響,蟲卵孵化成為幼蟲會鉆入皮膚,寄生于牦牛體表,導致其體表皮膚出現大小不同的結節,凸出于皮膚表面,通過仔細觀察,能夠發現其凸起部位有小孔,擠壓能發現幼蟲。幼蟲易導致出現繼發感染,后續可能出現膿皰影響牦牛皮革質量。幼蟲所產生的毒素易導致牦牛出現貧血或稀血癥等病癥。嚴重時可能會影響牦牛肉質,制約其生長。偶有幼蟲鉆進大腦引發神經癥狀,導致患病牦牛突然倒地,嚴重時出現突然死亡?;疾∨_€會脾氣暴躁,皮膚瘙癢,影響其正常進食和休息,身體日漸消瘦。
幼蟲轉移階段一般診斷難度較大,在幼蟲達到牦牛的背部的時候,大多是在春季,可用手觸摸牛的背部皮膚,可觸摸到腫脹的皮膚塊,可結合其做進一步診斷。后續仔細進行觸摸,能發現卵圓形的結節瘤狀物或是干枯的痂包,且周圍出現小孔。其次,依靠對病死牛的解剖能夠發現其食道壁或是皮下存在第1 期、第2 期幼蟲即能夠確診。輕度感染的患牛一般臨床癥狀比較輕,有時候會出現不明顯的臨床癥狀,在其癥狀嚴重后,會出現比較明顯的身體消瘦或是貧血癥狀,因此比較容易確診[2]。
由于牛皮蠅對于牦牛養殖產業的危害比較嚴重,因此很多國家長期以來就非常重視組織持續性的消滅皮蠅蟲活動,我國相關方面的工作起步較晚,但是同樣經過不懈努力,遵循秋防、春治的防控原則,獲得了一定的防控效果。
秋防工作多是在每年的11 月初進行,一旦牛皮蠅蛆抗體達到最高水平,最佳驅蟲的時機來了??山Y合藥敏試驗,選擇阿維菌素、伊維菌素等藥物進行防控,能夠獲得較好的驅蟲防病效果。
噴施2%敵百蟲溶液對1、2、3 期幼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敵百蟲噴施在牦牛體表面,間隔1 周使用1 次,同樣能夠較好預防成蠅在牦牛體表產卵,并且消滅剛孵出的幼蟲。
來年春季,要細致檢查牦牛體表,觀察是否有瘤包癥狀出現,可帶好手套,并進行消毒,之后將幼蟲從瘤腫中擠出,之后殺死。擠出來的瘤包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再次傳染。另外要注意不要將蟲體擠破,以免膿液造成皮膚過敏。
已確診的感染病例可選擇伊維菌素注射液進行皮下注射,劑量為0.02mg/kg·b w,用藥1 次即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也可以用阿維菌素進行肌內注射,劑量為0.07mg/kg·b w,3 天用藥1次,連續使用5 次,同樣治療效果比較好。
就當前牛皮蠅蛆的流行實際狀況來看,牦牛牛皮蠅病的分布范圍比較廣,寄生率高,同時成蟲飛翔能力強,2~3km 范圍內都是成蟲能夠傳播感染的范圍。所以為獲得良好的防治效果,還應突破區域限制,各區域合作進行聯防聯控,能夠有效縮小疾病的傳播范圍。
相關養殖人員需做好有效的流行病學調查,掌握牦牛牛皮蠅病在養殖區域以及自身養殖場的發病動態,提前進行防控。為有效降低其流行和傳播范圍,要及時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由于病蟲會在背部產卵,孵化之后進入皮下組織,所以需定期刷拭牛體,及時消除牛體表組織上存在的蟲卵。
牛群活動的區域可建設淤泥養殖場,淤泥在牛體表會形成一層保護層,避免牛皮蠅產卵,降低蟲卵在皮下組織感染的可能性。日常養殖過程中還應檢查牛群體表組織,一旦發現其存在疑似患病等癥狀,需及時采取防治措施。
最后還應該提高思想認識,重視好該類寄生蟲病的防控工作,促進牦牛的身體健康。地方相關畜牧部門要深入基層,定期進行牦牛牛皮蠅病防控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廣大養殖人員對于該疾病的認識,掌握更多防控策略,并有效應用于實際防控工作中,有效降低牛皮蠅病的患病率。
養殖人員要有針對性的進行疾病防治,養殖過程中做好圈舍的清理以及消毒工作,及時清理圈舍中的糞便以及各種污染物,做好清潔和消毒工作。另外要科學飼喂,提高飼料營養價值,更好地滿足牦牛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營養需求,提高牛群自身抗病能力[3]。
實際防治工作中,可多種殺蟲劑綜合交替使用,這樣藥效就能夠發揮到最大,當前在牧區還有半牧區,牛皮蠅防治工作存在較大差異,就當前的防治現狀來看,牦牛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養殖質量不斷提高,牛皮蠅寄生率和寄生強度也進一步提高,防治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所以還需相關部門結合牛皮蠅病癥的治療和預防實際,重視該疾病的防控,加大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防控效益。
綜上所述,牦牛牛皮蠅病是牦牛養殖過程常見的一種體表寄生蟲病,會對牦牛的健康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為有效防控疾病,需養殖人員高度重視該疾病,掌握其發病規律或是臨床特征,精確診斷,采取多種有效防控措施,做好日常飼養管理,切斷寄生蟲的傳播途徑和寄生途徑,保護好健康牦牛,促進其健康生長,實現牦牛養殖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