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相偉
(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芝瑞鎮人民政府綜合保障和技術推廣中心內蒙古赤峰 025365)
小反芻獸疫病毒主要危害個體較小的反芻類動物,包括了羊、鹿等動物,其中山羊、綿羊對小反芻獸疫病毒的易感性最強。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小反芻獸疫病毒列為A 類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劃歸為一類重大傳染性疾病。病毒可以危害任何年齡和品種的羊,通過直接接觸或者間接接觸實現傳播,傳播途徑多種多樣,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口炎、體溫顯著升高、肺部出現炎癥病變、嚴重腹瀉,具有很高的感染率和致死率。由于該類傳染性疾病會造成患病羊出現嚴重的腸炎病變,與大腸桿菌病所引發的消化道癥狀十分相似,在疾病診治過程中,如果僅僅根據患病羊的消化道癥狀就判定疾病很容易造成兩種病原診斷不清,相互混淆。并且兩種病原相互疊加感染之后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更為嚴重,使得養殖場的死亡率進一步升高。防范疾病的發生蔓延,確保地區的羊養殖安全,就需要進行認真細致的診斷,必要時采取緊急措施,進行嚴格的封鎖隔離和無害化處理,避免經濟損失加大。
發病養殖場共存欄43 只羊,采用放牧養殖模式,養殖場建立在空曠的山腰地帶,羊群在戶外自由的采食青飼料,飼主經常會補充一些精飼料,羊群自用飲水,養殖場的整體衛生環境相對較差。2020 年3 月13 日,養殖場出現了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口腔出現炎癥病變,嚴重的腹瀉,呼吸急促。發病后養殖戶沒有將病羊單獨隔離,也沒有進行有效的封鎖,疫情快速傳播蔓延,最終造成整個羊群全部發病。看到病情進一步擴展并且使用多種抗生素治療無效之后養殖戶才將病程上報當地的獸醫站,獸醫到達養殖場進行嚴格的診斷和詢問,發現該養殖場做過口蹄疫、支原體和三聯四防疫苗的免疫接種,沒有免疫小反芻獸疫病和大腸桿菌疫苗。另外養殖場的衛生條件較差,不同年齡的羊群在同一個圈舍當中養殖,并且該養殖戶存在違規引種的行為。通過對引種途徑進行進一步調查,發現引種養殖場曾經發生過小反芻獸疫病。隨后進行了認真細致的病理解剖和病原診斷,分離得到兩種病原,一種是能夠在麥康凱瓊脂培養基上生長出的紅色的致病菌菌落,在伊紅美蘭培養基上生長出了濕潤邊緣光滑整齊攜帶有金屬光澤黑色的致病菌菌落,菌落為革蘭氏陰性染色,兩端鈍圓,個體較小的桿菌。然后采集患病羊的新鮮血液,選擇使用小反芻獸疫病抗體檢測試劑盒,按照相關要求進行檢測,檢測結果為陽性,由此可以判定小反芻獸疫病毒和大腸桿菌混合感染引發的傳染性疾病。
羊小反芻獸疫病病毒屬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屬的成員,該種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病毒可以危害不同年齡階段的羊,患病羊和健康羊通過直接接觸實現傳播,也可以通過病原污染周圍環境之后間接接觸傳播感染。病毒主要以呼吸道傳播為主,也可以通過損傷的皮膚黏膜以及帶病的吸血昆蟲傳播。小反芻獸疫病的潛伏期通常在4~6d,最長達21d[1]。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的大腸桿菌感染引發的一種任何年齡階段羊共患的細菌性傳染性疾病,該種疾病的發生流行不受季節影響,發生流行主要與養殖場的不科學管理有很大聯系。養殖密度較大,衛生環境較差,羊群身體抵抗能力較低,很容易加重大腸桿菌病的侵染,表現出明顯的致病性。不同年齡的羊感染大腸桿菌之后,表現出來的癥狀存在一定差異性,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嚴重的腹瀉和敗血癥。
養殖場的發病十分突然,大多數患病羊突然停止采食,體溫升高到42℃。初期患病羊從鼻腔當中流出大量的水樣鼻液,隨后逐漸變成濃稠鼻液,仔細觀察患病羊的鼻腔存在潮紅出血現象。個別患病羊眼瞼高度水腫,呼吸極度困難,并出現明顯的氣喘現象,呈現腹式呼吸。還有個別患病羊眼角膜嚴重發炎,并呈現急性死亡。出現上述癥狀的同時,患病羊還會出現嚴重的腹瀉,有的排出粥樣腹瀉物,有的呈現水樣腹瀉,腹瀉物當中常常加雜腸黏膜組織和沒有消化的飼料[2]。腹瀉癥狀出現之后,由于機體脫水生長發育不良,身體逐漸消瘦,大多數患病羊因為脫水死亡。
通過對病死病例進行認真細致的解剖,發現呼吸系統存在不同程度的病變,多數病死病例表現為支氣管肺炎,尤其是支氣管嚴重的出血水腫,患病羊肺臟部位出現大片的充血出血現象,腹腔當中蓄積有黃色的分泌物,嚴重的造成水腫壞死,嚴重糜爛[3]。淋巴結存在不同程度的嚴重出血現象,肝臟組織呈現土黃色并存在大量的出血點,腎臟存在廣泛性的出血,并且表面存在壞死病灶。病死羊的盲腸、結腸和胃部、直腸出現了條狀的出血,并且會出現圓形的壞死病灶,腸壁嚴重擴張,呈現半透明狀,有時腸黏膜大量脫落。
通過嚴格的診斷懷疑是小反芻獸疫病,立即將病情層層上報國家動物防疫中心,下達封鎖命令之后,對養殖場進行嚴格的封鎖隔離,并采集血液進行進一步的準確性診斷,最終確診為小反芻獸疫病毒和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由于小反芻獸疫病屬于重大動物疫病,立即對養殖場進行撲殺無害化處理,并劃定疫區受威脅區域,做好受威脅區域以內的流行病學調查,掌握受威脅區域內養殖場的抗體水平,并做好緊急免疫接種工作。在對發病養殖場進行嚴格隔離撲殺無害化處理的同時,清理被患病羊污染的環境和各種養殖設施,堅持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每天上午下午各消毒一次。當疫區的最后一頭患病羊撲殺無害化處理,并經過嚴格的檢驗,檢驗間隔45d,安全之后才能夠解除封鎖。防范該種疾病的再次傳播流行應該指導轄區范圍內的養殖戶做好針對性的疫苗免疫接種工作,要詳細了解周邊地區小反芻獸疫病的發生情況,不能夠從其他發病養殖區引進羊群。加強對羊群的養殖管理,注意羊群的身體健康情況,加強日常的免疫接種。出現發病情況之后,應該進行認真細致的調查分析,嚴格診斷,明確具體致病原的基礎上,采取措施進行針對性的處置,避免疫情擴大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