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勝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旗自治旗綜合保障和技術推廣中心內蒙古呼倫貝爾 021112)
羊養殖產業發展過程中,羔羊的健康狀況和生產性能直接關系到后續養殖場規模的擴大和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各種疾病高發是限制羔羊正常生長的主要障礙,做好羔羊疾病的良好預防工作,可以確保羔羊健康生長,推動養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羊白肌病是生長發育階段很容易發生的一種營養代謝性疾病,會對羔羊的健康生長和生產性能造成負面影響,危害嚴重時,病變可以波及全身,使得羔羊生長發育不良,嚴重的引發死亡,帶來的經濟損失不可估量[1]。養殖管理人員應該掌握引發該種疾病的具體原因,并從科學飼料搭配妊娠母羊的科學管理等角度入手,保證各個營養元素科學供給,滿足妊娠母羊的生長發育所需,確保生產出身體健壯的羔羊,降低白肌病的發生率,保證養殖安全。
羔羊白肌病是一種典型的營養代謝障礙疾病,主要是因為母羊在妊娠階段硒元素和VE 添加不足或者羔羊出生之后采食了含有少量或者缺乏VE 和硒元素的飼料,或者飼料當中含有高水平的鋅、鈷、汞等微量元素,造成機體不能夠吸收足夠的硒元素而引發發病。VE 屬于天然的抗氧化劑,如果飼料儲存條件較差,如溫度過高,濕度較大,飼料存在發霉變質情況,就會造成VE 被破壞分解。羔羊白肌病表現出全身的臨床癥狀,其中心肌骨骼肌受損最為明顯,經常會造成急性心肌壞死或者運動障礙。
羔羊白肌病主要發生在7~60 日齡的羔羊。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生長速度較快,身體健壯的羔羊,更容易引發該種疾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營養狀況較好,身體健壯的羔羊,往往表現為在采食或放牧過程中突然倒地不起,短時間內死亡。不同年齡的羊和身體抵抗能力不同的羊發病過程和嚴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最急性型患病羊表現為突然性的興奮不安,發出哀叫聲,一般在10~30min左右就會死亡。還有很多急性型大部分發病病例不會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一般在出現發病6~8h 之后死亡,死前表現為呼吸困難,呼吸頻率不斷加快,從鼻孔當中流出粉紅色的鼻液。臨床癥狀較輕時,一般會經2~3 星期出現死亡,造成的死亡率相對較低。部分患病羊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身體素質逐漸變差,不能夠正常運動,不愿意走動,行走姿勢異常,后軀肢體不斷的搖擺。部分患病羊臥地之后不能夠正常站立,表現為異食癖,全身肌肉出現強制性的痙攣,呈現腹式呼吸腹瀉,癱瘓,一般在發病一周左右相繼死亡。大多數患病羊的體溫正常,瘤胃蠕動能力不會出現異常病變,但心跳過速,心律不齊,脈搏跳動增快,并存在明顯的傳導阻滯和心房纖維震顫[2]。如果發病時間相對較長,患病羊主要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不愿意運動,采食量逐漸下降,直到停止采食,最后無法站立,頸部向前伸直或者偏向一側。如果強迫患病羊行走,輕者肢體僵硬,行走時左右搖晃重者,根本無法站立,很快跌倒。個別發病病例還會表現為嚴重的腹瀉癥狀,便秘腹瀉交替出現,可視黏膜蒼白,生長發育不良,角膜結膜出現炎癥病變,最終失明。
通過對病死羊進行認真細致的解剖,能夠發現眼瞼、鼻腔、下頜、恥骨、胸部、尾跟、腹股內側的皮下存在不同程度的膠樣浸潤。將胸腔打開之后可以發現心肌柔軟,呈現嚴重的擴張現象,心壁變薄。心內外膜存在出血性的斑點,有時會形成斑塊或者條狀的壞死病灶,呈蒼白色或灰白色,外觀好像水煮一樣[3]。背肌、腰肌、臀肌的骨骼肌出現對稱性的病變,病變部位和健康部位的肌肉界限明顯,肌肉發生病變之后,外觀呈現灰白色,質地干燥,失去彈性。胸腔、腹腔和心包當中存在很多淡黃色的液體。肝臟質地變脆,外觀呈黃色,膽囊顯著腫大,內部充盈脾臟呈現淤血斑塊。十二指腸和部分盲腸黏膜出現充血出血現象,外觀呈紫紅色。腸系膜淋巴結高度腫脹,質地柔軟,輕輕按壓存在淺黃色液體。
某中小規模養殖場于2020 年3 月13 日出現了一種疾病,主要表現為生長發育不良,患病羊精神萎靡,不能正常行走,肌肉僵直,短時間內有個別患病羊口吐白沫,昏昏欲死,大多數發病病例極度衰竭死亡。個別感染的病例還會出現腹瀉,胸部、背部、鼻子、下頜出現炎性水腫,患病羊生長發育受到嚴重的影響,皮毛脫落,并不斷地啃食泥土圍欄等。由于養殖管理人員不知道患有哪種疾病,將病情上報當地獸醫站,獸醫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查排除傳染性疾病的可能。進行進一步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該類疾病在轄區范圍內的多個養殖場頻繁發生,通過對土壤進行檢測,發現硒元素嚴重不足。另外養殖戶在飼料搭配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隨意性,飼料營養價值普遍較差。尤其是硒元素的添加量在0.03mg/kg 飼料,并且VE、VA 投入嚴重不足。采集疾病死亡的病變臟器組織進行細菌分離培養,沒有發現被染色的病原,也沒有發現病原生長,進行幾種常見的病毒檢測,也沒有發現病毒感染的情況。由此可以判定是由于硒元素和VE 添加不足所引發的白肌病。
確診之后將患病羊單獨隔離,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否則會降低成活率。對于急性發病的羊群,每只羊頸部肌內或者皮下注射0.1%的亞硒酸鈉注射液,每頭羊使用4mL,間隔10d 之后再注射一次,同時在整個羊群的清水當中添加4mg 的氯化錳,3mg 的氯化鈷,8mg 的硫酸銅,3mg 的碘鹽,混合均勻之后,每天喂服一次,連續使用一周。對于不能夠自主飲水的患病羊選擇使用葡萄糖酸鈣注射液,每只羊注射10mL,1 次/d,連續使用一周為一個療程。按照上述方案防控,9d 之后養殖場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在對患病病例進行認真細致治療的同時,還應該提高飼養水平,增加飼料的營養價值,保證多種微量元素、礦物質的科學添加,確保羊群在治療期間能夠攝入充足的營養物質。結合當地土壤當中硒元素比較缺乏,應該及時補充硒元素和VE,做到科學添加,滿足羊群的生長發育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