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少中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農業農村局福建南平 353000)
獸藥不僅包括抗生素和生物制品(菌苗)等常用藥物,還包括中藥材、中成藥、放射性用藥、生化藥品以及化學原料藥及其制劑等多種藥物。目前,我國的畜牧產業正在蓬勃發展,獸藥的數量和種類也在不斷增加,但隨之而來的是獸藥質量難以把控,不合格的獸藥產品層出不窮[1]。面對這樣的問題,應當找到影響獸藥質量的因素并加以控制,從而保障獸藥的質量安全。
1.1.1 陽光部分獸藥在被陽光照射后,陽光中的紫外線會將藥品催化,加快獸藥的氧化分解速度,使得獸藥在有效期內失效、變質[1],影響使用。陽光中不僅有可見光,還有紅外光和紫外光,各種波長不同的光纖能夠造成藥物的光化學氧化或者是水解,同時陽光還有可能引起或加速藥品的氧化、還原、分解等。
1.1.2 空氣空氣中存在多種氣體,這些氣體長時間與獸藥進行接觸,容易引起獸藥的酸化,從而引起獸藥的失效。如空氣中的氧氣可以與酚類物質中的酚羥基結合發生氧化反應,與VC 中的烯醇結構發生氧化反應生成雙酮化合物,而后經過進一步的氧化變為有色的無效藥物。也有一些藥物能夠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形成新的物質,從而改變原本的藥效。
1.1.3 溫度藥品通常對溫度的要求比較苛刻,過高或者過低的環境溫度都容易造成藥物的失效。當溫度較高時,藥物的氧化、分解反應會加速,藥品變質的速度也會加快。蠶用漂白粉等藥品應當低溫保存,如果溫度過高則會加速藥品的分解反應,促進氯的益處。當溫度過低時,藥品容易產生一定的沉淀或液體藥品凝固,從而失去活性。
1.1.4 濕度當空氣中的濕度過高時,藥品與空氣接觸后會發生潮解、霉變,潮解雖然不會改變藥品的性質,但是因為藥品中吸收了水,用藥的劑量就會有所變化。潮解也會引起藥品的腐敗變質,尤其是中獸藥,草本植物本就容易吸附空氣中的水,當含水量過大時則會造成腐敗變質。而空氣中的濕度較低,也會造成藥品中的結晶水丟失,從而風化,風化后的藥品質量會變輕,影響藥品的使用。
1.2.1 貯存時間任何藥物都會有有效期,超過有效期后,藥品會因各種因素的影響發生失效,有的藥物還會因時間的延長產生有毒有害物質。菌苗和抗生素等藥物如果長時間貯存,會導致效價變低或者毒性增高,嚴重影響用藥安全。
1.2.2 質量控制不嚴格中獸藥的市場還沒有嚴格的把控,質量控制標準比較寬松[2],因此一些廠家就利用中獸藥的特殊性以次充好、以少充多,制造出了假劣產品。
1.2.3 包裝不確實藥品通常要求密封保存,當包裝不嚴實時,空氣中的微生物,如細菌、真菌、霉菌等會進入到藥品中,有時昆蟲也能夠進入藥品中,當其生長繁殖到一定數量,不僅會造成藥品的腐敗,藥品中的營養物質也會被微生物利用,從而改變藥物的功能。
1.2.4 工藝老化獸藥的質量與生產中的合成工藝、制備工藝、提純工藝等諸多環節有關[3],有時因工藝老化,會導致藥品的形狀、澄清度等不符合要求,但一般不會影響藥品的含量。
任何獸藥都應當按照《中國獸藥典》中的要求進行保存,如果《中國獸藥典》沒有對該藥品進行規范時,應當查詢相應的獸藥規范或參照說明書進行保存。獸藥可以按照性狀進行分類保存,如水劑、粉劑、針劑、固體、液體等,或按照藥品的性質進行分類,如普通藥、毒藥、危險藥品等,其中危險藥品和毒藥應當設有專門的保存柜并上鎖,經由專人保管,設明顯標識。
由于獸藥的質量與諸多因素有關,所以在獸藥的貯存過程中應當嚴格的進行把控,按照藥品的要求控制環境中的溫度、濕度,保證包裝的密封性,盡量避光保存,防止因空氣和陽光對藥品造成的不良影響,在存放藥品的過程中應當保持合理的堆放間距,合格藥品和待發藥品應進行分區,在發放藥品時,要先進先出,近期到期的藥品要做好標識。此外,還應當完善獸藥監管的法律法規,從安全動物性產品生產要求的角度來看,應當更新獸藥監管的相關法律,以適應不斷發展和進步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