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強
(涇川縣畜牧獸醫中心甘肅平涼 744300)
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提升,國內牛肉消耗量不斷增大,牛肉市場發展良好。在價格方面,國內近兩年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豬肉價格上漲。相對于豬肉上漲的價格,高蛋白的牛肉性價比更高,這反而刺激了牛羊市場的擴大化。此外,中國與美國貿易摩擦加劇,牛羊飼料價降低,更是為肉牛養殖經濟效益的提升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進口牛肉受阻,牛養殖成本降低,牛肉市場行情走勢整體良好的大背景下,必然促進國內肉牛養殖的發展。研究肉牛養殖技術及注意事項對促進農業經濟增長有著重要的意義。
科學合理地修建牛場是確保肉牛健康養殖的第一步。一個標準的牛場,應該配有專用的飼料庫、草棚、青貯池、獸醫室及工作區域,且各區域之間要有明確的分隔界限。牛舍結構可根據氣候及當地的建筑特點建造,要求有良好的采光通風條件,冬能防寒、夏能防暑,便于投放飼料和飲水,便于肉牛采食。建議牛場根據規劃養殖的數量建設隔離區,方便后期隔離管理。普通牛舍應修建在牛場下風向,獸醫室及隔離牛舍應建在下風向較為偏僻的位置,與普通牛舍隔離開,以防環境較差污染。牛舍與草棚、飼料棚要間隔50m以上的位置,以防止飼料被污染或防火[1]。
為了提高肉牛養殖的健康與安全,建議養殖場堅持自繁自養。在肉牛繁殖方面,可根據當地自然環境特點選擇優良的肉牛品種交配育種。也可采用凍精人工授精,來培育新的肉牛品種。當發生品種退化時,養殖場一定要及時選擇優質品種雜交,來縮短肉牛養殖的周期,提高頭牛的生產性能。生產后,建議將母牛與犢牛分開管理。通過擠奶人工喂乳,有利于提高犢牛的健康,預防犢牛疫病傳染。
肉牛養殖育肥技術是養殖管理的難點。由于不同生長時期的肉牛對營養的需求不同,因此不同階段選擇的飼料及飼喂量也各不相同。養殖者應該根據牛在各個時期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選擇飼料及補飼的量。飼喂肉牛,務必要確保日糧合理搭配。
犢牛進入第一個枯草期即是育肥的第一個關鍵期。此時,當以牧草配合玉米、青貯飼料、豆粕、混合精料飼喂。牧區,自然放牧外每日補飼玉米和青貯飼料各3kg,青貯飼料1.5kg,豆粕1kg,混合精料1.5kg。進入第二個枯草期,除自然采食青草外,其他補飼飼料增加到第一個枯草期的一倍,同時添加適量的微量元素。育肥期間,需要適當增加牛的運動量來提高抵抗力。同時,在飼料中可以定期添加一些中草藥來提高免疫力。成年牛也需要在枯草期進行補飼。要求補飼干黃草5kg/d,玉米8kg/d,青貯飼料10kg/d。產后肉牛,再增加1kg/d 的混合精飼料。精飼料中應含有牛代謝所需的氨基酸、氨、VAF、無機鹽、可溶性糖類、B 族維生素、VK、合成乳酸等,以促進瘤胃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提高飼料轉化率。產后肉牛擠奶2~3 次/d,且要求人工擠奶搭配機械擠奶,以預防產后乳房炎的發生。
由于牛的消化系統較長,因此需要飼喂2~3 次/d,每次喂飽。飼料應以生物蛋白價值高,適口性好且能滿足肉牛生長發育為主。在催肥階段,可適當的補飼一些根塊、塊莖、糧食籽粒或釀造副產品。但由于這類飼料易發酵,因此要嚴格控制其在牛飼料中的占有比例。特別是釀造類副產品,在每日飼料比例中不超過35%。新鮮的易發酵的飼料,小牛應控制在20kg 以內,大牛應控制在35kg以內。補飼這類含能量較高的飼料,應注意飼料的多樣性,并在這類飼料中添加0.5%的生石灰或小蘇打,防止長期飼喂單一酒糟或釀造副產品造成的酸中毒。補飼豆類、豆餅、油枯類蛋白精飼料或酵母時,每日量應控制在1kg 以內[2]。
養殖場在購進牛或向外出售牛時,應做好運輸管理。在牛裝車前,應先為車做清掃和消毒,并在車廂內放置20cm 厚的干草防滑。長途運輸時,運輸車輛上還應布置飲水管槽,每天飲水1~2次,每次10L。運輸車輛的時速應控制在80km/h 以內,且每2~5h停車檢查一次。剛卸車的牛,應做好身體檢查、檢疫及隔離工作,隔離期不少于20d。卸車后嚴格控制飲水與飼料。一般卸車后先休息2h 再飲水。首次飲水控制為5~10L,飼料喂半飽。運輸飼料時,車輛頂部應做好防雨防曬的遮蓋保護,以防飼料變質。
以市場上最常見的優質雜交黃牛為主,肉牛的養殖出欄期限為1 年,但具體也要根據肉牛品種而定。
肉牛養殖的疾病預防應滲透至飼養管理的每個環節:①要確保圈舍的潔凈衛生,及時除糞,定期消毒、驅蟲;②要做好引種檢疫、隔離觀察;③飼養管理要科學合理。飼料要精飼料、粗飼料、青貯飼料、微量元素合理搭配,嚴格控制日糧的量和飼喂次數,確保定時定量;④要做好牛的免疫接種與牛羊全方位的消毒。消毒藥品應拒絕單一性,體現針對性。免疫接種要按照規定的時間和流程接種。一般每年需要3~12 次,春夏消毒3~4 次,秋冬消毒7~8 次。疫病流行期間每日消毒至少一次。牛場出入口、牛舍門口增加臨時消毒池,每日更換消毒液,做好出入場及出入牛舍的消毒工作。出入口的消毒液選用1%的復合酚或10%的甲酚皂溶液。牛舍也要用10%的漂白粉,0.5%的復合酚,或10%的石灰乳按照1L/m2的量進行消毒。牛場產生的糞便要定期用生物發酵法消毒處理,污水要定期用漂白粉消毒。牛舍及牛場周邊用4%的氫氧化鈉消毒[3]。
綜上所述,國內的肉牛養殖有著較好的發展前景。養殖者在擴大肉牛養殖生產,或投資肉牛養殖產業時,務必要重視技術方面的投資。一方面,要加強肉牛養殖基礎設施設備的建設,盡可能按照規范的牛場建筑配置要求建造牛舍,合理規劃布局牛場,為健康養牛創造一個良好的基礎條件。另一方面,要根據當地的養殖條件選擇肉牛品種、飼料,嚴格按照肉牛各個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提供飼料及營養物質,定時定點、科學合理的飼喂肉牛。同時還要強化衛生管理,改善肉牛養殖的環境,做好疾病的預防。只有爭取做到標準化管理、科學化飼喂,才能促進肉牛養殖可持續發展,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