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樹華,秦浩,朱吉芬
(會澤縣鐘屏街道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畜牧獸醫站)云南曲靖 654200)
會澤肉牛分布在云南省烏蒙山東北部,金沙江東岸。滇東高原與黔西高原結合部的會澤縣是云南省曲靖市海拔最高的地方,境內肉牛存欄數量較多,經過多年改良,現有多個品種肉牛45 萬余頭。會澤縣地理位置介于東徑103°03′—103°55′,北緯25°48′—27°04′之間,東連宣威及貴州省的威寧縣,南與沾益縣、尋甸縣毗鄰,西與東川區、巧家縣接壤,北與魯甸縣交界。目前,會澤肉牛養殖已從散養向規?;B殖轉變,形成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和品牌化銷售,肉牛養殖已成為會澤農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之一。
牛舍建筑要根據會澤當地的氣溫變化和用途等因素來確定。近年來建設牛舍要符合環保部門和獸醫衛生的要求,做到科學合理。根據經濟條件確定建設質量,有經濟條件的可建設質量好、經久耐用的牛舍。
地基選擇可根據建設用地的地勢決定,盡量選地勢硬的,地勢軟的基深應深些,基深為100~200cm 為宜,地勢硬的基深按標準基深60~90cm 為宜。牛舍墻體采用長30cm、寬20cm 空心磚為宜,夏天可以隔熱,冬天可以保溫,為防止冷空氣、水、蟲類滲入舍內,提高墻的保溫性和堅固性,牛舍墻體內外用水泥漿粉刷勾縫。
牛場建設主要由生活管理區、生產區、糞染處理區等組成,牛場建設大小根據飼養量確定建設面積,結合自身養殖實際為長遠考慮,規劃出具體的牛場建筑面積。由于飼養方式、生產目的、牛體大小不同,每頭牛占用的牛舍面積也不相同。現代化養殖牛舍應建有定位欄,育肥牛舍每頭牛需占用面積為1.6~2.0m2。母牛舍每頭母牛需占用面積為1.6~2.2m2,母牛舍應建有一定獨立的產犢區。
牛舍門和窗可根據牛舍大小定制門、窗數量,牛舍大的門可設在牛舍兩頭山墻開門,牛舍小的門可設在牛舍一頭山墻開門,為養殖長遠考慮,選擇門、窗時應選擇鐵皮厚實一些的為佳,選擇門的高度與寬度應按標準高2.5m,寬2m。門設成單開推拉門或上下翻卷門。牛舍大的窗應大一些,選擇高1.7m、寬1.5m 帶沙窗的雙開推拉窗門,可以提高通風性,窗戶玻璃應采用厚0.5mm 以上的,窗臺高約1.5m 為宜。
根據會澤當地的氣溫變化,牛舍屋頂最適用的是雙坡式屋頂。雙坡式牛舍脊高4.0~4.2m,這種形式的屋頂可適用于較大跨度的牛舍,也可用于中大規模養殖場。在建設時房頂要設有一定數量的亮瓦和換氣扇,這種屋頂既經濟,又能保證空氣流通和充足的太陽光線,也容易施工修建。
現代化高效肉牛養殖場均為群飼通槽喂養。牛床一般要求長1.6~2.0m,寬0.9~1.2m。牛床地板設為漏糞地板,牛床坡度為4.0~6.0cm。牛舍配備有一臺高壓清洗機,以便可隨時清洗牛舍衛生,牛床下設計高1.5~2m 儲糞溝,每天沖洗后的糞污通過管道流入儲液池,儲液池收集到的牛舍內糞污達到一定數量后統一進行糞污處理。
飼養欄可設成單排式牛舍,也可設成雙排式牛舍,選擇雙排對頭式牛舍,養殖量可多可少,實用性、操用性比單排式牛舍好。雙排對頭式牛舍飼槽設在牛舍中間、牛床前面,雙排對頭式飼槽中間設1.5m 過道。為操作簡便、節約勞力,應建高通道、低槽位的道槽合一式飼槽,飼槽外緣和通道在一個水平面上,過道靠門處一側設為斜坡,以便投料方便,牛槽以固定式水泥槽最為適用,其上寬60~80cm,底寬35~40cm,呈弧形,槽內緣高35cm,靠牛床一側。外緣高60~80cm,靠走道一側。通槽從里到外槽內應有5~8cm 斜坡,高的一側設有自來水管,低的一側設有放水管道或放水口,方便飼喂飲水和飼喂飼草飼料后的清洗。
飼喂欄用圓管作為飼喂欄格檔,在飼養中不會對牛造成損傷,牛槽前的格檔應設在槽的內側,豎立2m 的桿,入地基10~20cm為宜,建槽時將桿預埋在槽內側,與槽內側平行,桿與桿之間距離為50~100cm 一根為宜。在豎桿上距離槽內側上緣50~80cm處設一條橫桿,相接的地方用扣件連接,方便上下調節。如果設為定位欄的可根據牛大小設定定位欄大小,一般寬度在100cm 為宜,有條件的寬一些為宜。
環保部門對儲液池、堆糞場的建設要求極其嚴格,為養殖長遠考慮,在建設中必須達到環保部門要求,所以在建設中糞污處理一定要做到“三防”,即防雨、防滲透、防外溢。儲液池和堆糞場的大小根據養殖量的多少選擇儲液池和堆糞場建設的大小,盡量建設大一些為宜。
3.1.1 本地品種云南肉牛在各種生態環境下經過長期選育而成的地方品種有云南本地品種牛,在云南有廣泛的生態環境適應性,耐濕熱及干燥、耐粗放飼養,適宜山區放牧或壩區舍飼,抗病力強,多為役肉兼用型。云南本地牛長期在不同地區生態環境下形成了多種類群,體型差異大,體重偏小,增重慢,但肉質風味獨特。
3.1.2 云南黃牛云南黃牛是在云南不同生態地區長期選擇選育的地方品種,適應當地的生態環境,耐粗飼。按生態條件和體型分為三個型:在滇南和滇西南亞熱帶濕熱地區的華南型;在滇西北高原高寒地區的高原型;在滇中、滇東北、滇西等北亞熱帶和溫帶廣大地區的西南山地型。
3.1.3 雜交肉牛適宜云南飼養的目前多為西門塔爾、安格斯、短角牛、婆羅門等純種肉牛公牛與本地黃牛母牛雜交或摩拉水牛公牛與本地水牛母牛雜交獲得的雜交牛。由于純種肉牛的品種不同,所產的雜交肉牛的表現也不盡相同。雜交肉牛體型大、增重快、對飼料的要求比本地牛要求高。
從外地購入的雜交肉牛架子牛、母牛及荷斯坦奶牛的公犢,用作育肥或飼養繁殖母牛。外購牛一般雜交代數高,體形大。從省外涼山地區購買的牛對當地的環境適應性比較差,容易引入疾病,應該嚴格控制。
肉牛的飼料包括粗飼料和精料補充料兩大部分。一般情況下精料補充料占日糧(所有采食飼料、包括放牧采食的牧草)比例按風干物質計算為20%~40%為宜。
高強度育肥肉牛最大精料比例不得超過70%,否則易造成瘤胃酸中毒和肝膿腫等疾病。粗飼料應切碎、揉碎或粉碎后單獨飼喂,或與精飼料、多汁飼料混合成全混日糧飼喂。
尿素等非蛋白氮飼料一般與精飼料或粉碎后的粗飼料混合后飼用。如果僅喂未經過切碎或揉碎的粗飼料,可將尿素溶解后均勻噴灑在粗飼料上再飼喂。
按照獸醫部門免疫接種的程序定期接種疫苗和定期進行檢疫;普通疾病治療對癥治療,用藥必須選用國家允許使用的;病牛、死牛處理應按照規定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