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林
四川江銅稀土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西昌 615000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稀土管制政策,但甚少企業選擇向產業鏈后端延伸發展。本文認為供應鏈的穩定性問題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供應鏈的穩定性體現在資源、信息、市場等諸多方面,其中原料供應價格的穩定問題尤為突出。原料供給作為整個供應鏈的最前端,由于產品價格的傳導性,原料供應價格的穩定勢必會對后端企業產生影響,進而影響產業延伸[1]。對于我國稀土產業而言,產業前端環節作為后端環節的原料供應端,要實現整個稀土產業供應鏈的穩定,推動產業鏈延伸,保證前端稀土原料供應價格穩定至關重要。
稀土是金屬元素的縮寫,在化學元素循環表的第三個子集中稱為鑭系元素。當18世紀發現稀土元素時,它們通常是分離的,在氧化物狀態下相對罕見。因此,它們被稱為稀土。它們至今仍在使用。按照分離的要求,稀土元素按照物理和化學性質分為輕稀土和重稀土,它們分為幾組:輕稀土,中稀土和重稀土。稀土元素具有獨特的光學、電學和化學性質[2]。因此,稀土化合物和混合物已被廣泛的應用在我國的軍事、航空航天、農業、醫療等的一些傳統工業領域。各種新型功能材料由稀土加工制成,為材料科學的發展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促進了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稀土具有高應用效率和對其他行業發展的影響深遠。它被稱為工業單鈉谷氨酸和21世紀新材料的寶庫。
稀土的獨特性質廣泛用于許多工業產品的深加工。加工產品具有強大的物理和機械性能。當前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稀土特殊性質的發展和應用,與稀土相關的新科技成果繼續出現并逐步促進產業化。稀土產業正在發展迅速,在學術界中沒有統一和認可的定義標準。稀土應用產業是一個相對較小的產業,在當前我國的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較小,但其已被廣泛應用在我國的工農業、傳統產業和高新技術領域中,稀土應用產業鏈分散在多個層次,是一個不斷傳遞和增長的過程。
從經濟和管理的角度來看,稀土資源和產業發展很少得到開發。現有國外文獻英國羅斯基爾信息服務公司出版的世界稀土經濟全面介紹了稀土資源儲量、礦產品分離產品、深加工產品和應用產品、消費和出口情況,分析了世界稀土新材料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以及世界稀土市場和稀土產業的最新發展前景[3]。
我國作為一個稀土資源大國,在稀土資源儲量方面有著十分明顯的優勢,我國稀土產業的發展有著較為良好的產業基礎,當前中國稀土資源開發的利用情況得到明顯的加快,但稀土銷售價格表明,資源方面的優勢還沒有轉化為經濟優勢,同時當前稀土資源戰略地位的凸顯,中國加強稀土產業管理的努力引發了許多貿易糾紛,這些現象和問題的出現引起了學者們的研究興趣,使得我國的稀土問題也成為當前我國學術界主要的一個研究熱點[4]。相比之下,我國稀土產業中的許多問題并不存在,國外稀土主要是利用到了較為集中的高端環節,這使得國內學者更加關注稀土資源和稀土產業。除稀土技術及應用研究外,同時研究人員也重點關注了稀土資源開發利用和產業發展的發展、存在的問題、相關對策和政策取向,其中主要是包括了稀土資源無序開發、產業混亂、生態環境惡化、長期低價銷售、高科技發展、技術發展滯后等問題受到廣泛關注。稀土出口定價權不足、產業競爭力不合理、產業競爭力弱等的問題也是研究的重點。在政策調整和定位方面,多數學者主要是強調和推動到稀土產業的整合,然后在建立和完善稀土戰略的資源儲備,加強稀土高科技研發等方面進行研究[5]。
當前我國稀土產業發展不斷加快,當前規模和生產能力擴大,稀土產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十分突出,這已成為許多人共同注意的一個焦點。中國的稀土資源相對散落,偏遠,采礦所需的設備的技術要求不高。受到興趣和當地保護主義的推動,中國的一些省市已經被挖掘到不同程度的程度,其中四川南部的牦牛坪氟碳鈰稀土礦山是最典型的一種類型。各種違法違規開采現象嚴重。2009年國土資源部規定全年稀土開采總量為8.23萬噸,其中輕稀土7.23萬噸,中、重稀土1萬噸。然而,最終統計產量為12萬噸,大大超過了有限的產量。我國采礦方法粗放,其中的開采面積在不斷擴大,綜合利用率低,不僅造成了稀土資源的浪費,而且資源急劇減少,使得我國的資源產地存在著十分嚴重的生態環境破壞、環境污染等的一些問題[6]。
由于稀土生產的特點、投資的有效性、效益的有效性、政策、行業技術和投資的實施限制,近年來新開發的馬新項目導致了稀土產能的不斷擴大。中國稀土精礦年產量約20萬噸,冶煉分離的能力已經超過了20萬噸。這大大超過了全球稀土市場的年需求量,這就導致了中國稀土冶煉和分離能力過剩的問題。2010年,中國有1000多種稀土。其中,我國的內蒙古有460多家企業,其中企業的年加工能力在2000-5000噸之間的只有10家,5000噸以上的企業只有3家。
稀土公司的規模普遍都是較小,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其中存在惡性競爭。中國在稀土冶煉和提純方面都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其的應用技術還是偏低。在高科技領域的應用明顯低于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同時,我國的稀土工業已被廣泛應用在我國許多行業中,高新技術創新能力強,跟蹤模仿多。其開發應用明顯的落后于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大部分的技術中主要是包括了永磁、輝光、儲氫、超導、精密陶瓷、生物工程等新材料,缺乏自主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程度較低,只有包頭稀土高新區在深加工和應用方面具有較強的產業化技術氛圍[7]。
長期以來,中國稀土產品的出口主要是初級產品,如稀土金屬、氧化物、鹽類和稀土鐵合金。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比重小,稀土出口總量高,但收集量不高。同時,由于稀土出口市場競爭混亂。當制造商進入低成本市場時,稀土產品的出口受到國外市場的影響,而國內企業缺乏主導產品定價。由于我國稀土進出口關稅和管理不夠健全,存在很多漏洞和稀土走私的途徑。通過簡單的加工、數量和多個港口,出口配額為稀土出口,這可以有效的降低了稀土出口的配額,嚴格審查稀土出口企業資質,存在以出口偽裝等形式非法走私稀土的現象。2010年,海關總署查獲走私稀土22起,其中主要涉及到的稀土有6000余噸。
全面利用有效的行政和市場導向的手段,加快稀土工業的資源整合,這樣才可以提高稀土產業的集中,然后改變到了當前的少數大型企業,許多中小企業,分散生產和難以管理,有效的推動到了大型企業集團的資源集中,使得大型企業集團成為建設中國稀土產業鏈的領導者,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到其規模經濟的形成,才可以有效的提高了行業核心競爭力[8]。
整個稀土行業應加強自身對創新的意識,重點改變中國稀土行業現有的發展模式,生產和出口原材料和初級產品,增加到對其的投資,然后全力的推進到了企業的技術改造和創新,有效擴大高新技術產業化和應用,然后重點的發展稀土加工和高端應用,最終能夠提高到其的高附加值產品比重,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到稀土產業鏈向下游延伸,同時應當有效的加強到和企業之間的合作,這樣才能夠提升技術溢出效應。我們應該加強區域和企業之間的合作,改善技術溢出效應[9]。從長遠來看,更有必要的是建立中國稀土產業創新機制,突破通過過度增長,過度的資源和中國資源行業的過度生產聯系引起的路徑鎖定效應,形成了快速高效的發展模式,有效的促進到了技術進步與產業創新。
當前我國稀土產業集群相對集中,企業空間分布相對集中且趨勢顯著,主要包括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和包頭稀土高新區、江西省、內蒙古包頭稀土企業,包括擁抱鋼鐵稀土高科技、中國稀土研究院、合肥稀土有限公司、法國稀土研究院、國外廠商、昭和電器和寧波云山等聯營企業,也聚集了不少中小企業,但公司的關聯度相對較低,沒有產業聚集。
有關人員需要不斷加快到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的整體水平,同時在稀土工業中,提高產品開發和應用能力,建立稀土核心技術創新體系,提高商業應用水平和稀土技術的產業轉型,這樣才可以在根本上有效提高到了解決產能過剩,低功耗和質量差的問題。
中國稀土資源的儲備逐漸減少,世界各國都加強了稀土資源的探索和開發和稀土替代技術的研發。全球稀土供應模式即將改變[10]。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稀土行業依靠銷售和低成本出口,以適應這種作用。為可以適應這種作用,中國應該部署和重建一項有序的商業秩序和合理的競爭模式,重點是提高稀土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并堅決消除勘探的資源浪費[11]。
在不斷加強稀土產業資源整合和優化布局的基礎上,這樣才能有效的解決到了資源開發與稀缺、資源開發與環境污染之間存在的一些矛盾,使稀土資源真正體現資源價值和供需關系,堅決制止私人開采稀土礦,加快建立稀土戰略儲備體系,嚴厲打擊稀土囤積、投機、走私和交易,規范市場秩序,有效加強到了稀土流通管理,然后可以建立統一的稀土交易平臺,最終才可以形成一個稀土產品現貨、期貨交易體系。
由上可知,稀土是我國重要的資源,但當前我國的稀土產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到我國稀土產業的國家競爭力,為此有關人員需要及時解決到其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夠有效推動到我國稀土行業的升級,提高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