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偉 蘇來環 鄭偉
1.濟寧市質量技術監督信息所 山東濟寧 272000;2.德州市產品質量標準計量研究院 山東德州 253000
條碼技術最早產生在二十世紀,誕生于Westing-house的實驗室里。常見的條碼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條(簡稱條)和白條(簡稱空)排成的平行線圖案。條碼及其配套系統可以標出物品的生產國、制造廠家、商品名稱、生產日期、圖書分類號、郵件起止地點、類別、日期等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圖書管理、郵政管理、銀行系統等許多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
近年來,隨著商品條碼在市場中的廣泛運用,少數商品在條碼使用中存在一碼多用或混用現象,有的企業甚至偽造和冒用商品條碼,使用超期或注銷的商品條碼。這種行為不僅擾亂了條碼使用秩序,而且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由于商品條碼的普及時日較短,商品條碼的相關法律以及標準方面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對于經濟較發達地區,商品條碼的地方性法律法規落實的較為深入,但是仍然存在少量的違法違規行為,有的企業在商品條碼系統成員證書被注銷后仍然違規使用,有的企業使用未經注冊的商品條碼,甚至盜用其他企業的商品條碼。在欠發達地區,違法違規使用商品條碼的現象較為嚴重。
對商品條碼具體信息的識別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條碼質量,也就是掃描過程中機器能否準確地識別并且讀取條碼中輸入的商品信息。條碼質量的好壞主要體現在條碼的顏色、尺寸、設計精度、放大系數、條高截短以及外觀等諸多方面。由于條碼的設計與商品的外包裝設計是同時進行的,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可能將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商品的外包裝設計上面,對于條碼設計的關注度相對較低,也意識不到商品條碼的重要性。因此,在市場調研過程中,商品條碼的質量問題是眾多商家集中反映的問題。商戶在讀取商品條碼的過程中,往往存在商品條碼不能識別、誤讀、首讀率低等眾多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商品條碼在設計以及制造的過程中其質量得不到重視。
條碼是商品的“標識”,每一個商品條碼應該與它的商品是一一對應的關系,這便是商品條碼的唯一性原則。然而,很多企業為了減少相關人力物力的支出或者為了省事,將不同種類、不同規格的商品采用同一組編碼標識。有的企業由于管理上的問題,在同種商品上面卻采用多種代碼致使電腦系統也無法分辨該商品的類別以及計價,導致計價混亂,使得商場的利益受到損害還會引起消費糾紛等問題。
在我國,根據現行《商品條碼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廠商識別代碼有效期為2年。系統成員應當在廠商識別代碼有效期滿前3個月內,到所在地的編碼分支機構辦理續展手續。逾期未辦理續展手續的,注銷其廠商識別代碼和系統成員資格。因為近年來,國家發展的速度很快,商品中的廠商識別代碼如果不重復使用的話很難滿足以后生產廠商對于條碼的需求,所以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會定期將多年前被注銷的廠商識別代碼重新分配給一個新的廠商使用,如果某企業的廠商識別代碼被注銷后還在繼續使用,就存在冒用其他廠家條碼的行為。商品條碼具有民事利益,經注冊取得的商品條碼是合法的財產利益,應受法律保護。未經允許,擅自使用其商品條碼的,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2]。
根據《商品條碼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未經核準注冊使用廠商識別代碼和相應商品條碼的,在商品包裝上使用其他條碼冒充商品條碼或偽造商品條碼的,或者使用已經注銷的廠商識別代碼和相應商品條碼的,責令其改正,處以30000元以下罰款。偽造商品條碼不光是要受到行政機構的處罰,更是破壞了社會營商環境,市場上使用偽造商品條碼的產品很有可能產品質量不過關,甚至是假冒偽劣產品,政府的執法人員無法根據條碼或者商品上的企業信息找到產品生產地和法律主體責任人。所以超市在進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條碼是否存在偽造、冒用行為。
加強商品條碼印刷過程中的管理,提高印刷質量。商品條碼能否識別,印刷質量起到關鍵作用,因此企業需要將產品的外包裝設計與商品的條碼印刷進行區別,提示技術人員認真對待商品條碼的設計以及印刷過程。在條碼設計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放大系數、條紋的顏色搭配以及寬窄比等條碼識別技術要求。相關的政府人員以及管理人員需要加強商品條碼的質量監管,嚴厲打擊使用假冒商品條碼的企業。同時,各級質量監管部門應該加強對于管轄范圍內條碼質量的檢查,幫助企業提高條碼質量意識,對于采取假冒商品條碼的行為依據《商品條碼管理辦法》進行處罰。
國家和地方部門應當盡快完善關于商品條碼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制定配套的技術標準。同時,政府部門應該加強與企業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做好服務工作,在加強對商品條碼監管的同時也要維護使用商品條碼企業的權力。商品條碼的普及以及標準化并非一日之功,需要管理部門和企業的多方面合作,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條碼生產企業與商業企業在商品條碼使用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應及時反饋給條碼管理部門進行妥善解決,否則會對企業造成一定的損失。因此,加強企業與條碼管理部門之間的溝通非常重要[3]。
印刷企業要嚴格執行有關條碼的法律法規要求,認真查驗《中國商品條碼系統成員證書》,核對生產企業名稱、廠商識別代碼、有效期等內容,確保商品標識與證書內容相一致,并按要求索取該證書復印件作為查驗依據。不得非法承印沒有有效證書的商品條碼標識,從源頭防止假冒偽造商品條碼進入市場。另外,為保證商品條碼印刷質量,條碼印刷企業必須建立必要的商品條碼質量檢驗制度和質量保證體系。經銷商(超市)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供應商正確使用商品條碼。在供應商提供產品時要嚴格查驗其《中國商品條碼系統成員證書》的有效性,避免因銷售使用假冒、偽造商品條碼的商品給自己帶來經濟損失。
要想讓商品條碼知識深入人心,那么就要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條碼知識。很多商品條碼目前存在的問題皆起源于人們對于條碼的重要性認識存在不足。條碼往往附著在商品的外包裝上面,因此只需要稍加宣傳,人們就可以注意到商品條碼。當今的宣傳方式眾多,可以通過電視、網絡、報紙、廣播等多種媒介來向人們宣傳條碼知識,引起他們的重視。可以在人流量大的商場里面開辟廣告欄利用通俗易懂漫畫或者生動形象的小視頻等來宣傳商品條碼知識,那么人們在選購商品的同時也能夠更加真實地了解到商品條碼的相關知識。除此之外,教育部門也可以通過在大專院校的相關課程中加入一定的條碼技術課程,并培育相關的專業人才。條碼知識其實并不難,只要采用合理的方式,群眾一定能夠了解到商品條碼的相關知識。在商品條碼知識得到了廣泛的普及之后,相信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的同時也會關注到每個商品的條碼,那么無疑對于企業也將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進而促進商品條碼行業的良性發展。
商品條碼給企業帶來的各種好處與便利是不容忽視的。商品條碼作為商品的“身份證”,已被廣泛運用于商業、工業生產過程控制、倉儲、運輸、醫療衛生、圖書管理等領域,并為企業減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30年來,我國的條碼技術應用以及商業現代化建設得到飛速的發展。綜上所述,商品條碼技術是提升我國企業自動化水平極其重要的方式,對于商品流通業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因此正視商品條碼在應用過程存在的問題,采用切實可行的對策,加強企業與條碼管理部門之間的溝通,加強宣傳力度提高全民條碼知識的普及率,使企業能夠規范使用商品條碼。未來,條碼技術將在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行業得到廣泛的應用,并將為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綜上所述,條碼技術是我國產業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商品條碼實際應用中,要加強對管理工作的規范化,提高相關企業對上商品條碼質量的意識,完善好標準化、法制化的發展,使得企業能夠可持續的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