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星星 郭行
寧波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 浙江寧波 315100
城軌在形成大規模網絡化運營之前,通信系統一般以線為單位進行建設、運維和更新改造,本線路的資源僅供本線路使用,同時本線路發生的問題一般也可以自主解決[1]。隨著匹配城軌大規模網絡化運營的技術不斷地被引入和使用,各種軟硬件資源形成資源池以供全網絡使用,同時發生許多問題的表象和原因點因在物理位置上分離較大,故需要在全網內協同處理解決。由此,城軌通信系統的建設、運維和更新改造需要有與城軌大規模網絡化運營相匹配的指導方針,即由單線思維向網絡化思維轉變。
(1)步入城軌大規模網絡化運營的城軌通信系統,其規劃有別于從無到有的新線建設式的規劃,應當在當前形勢背景下,總結自身運營需求和運維經驗,以集約化、通用化、扁平化、智能化為導向,以網絡化思維研究明確各通信子系統的功能定位、技術演進方向和架構;并結合當前系統現狀和資金成本,匹配更新改造周期,逐漸通過更新改造將既有線路的各通信子系統完全納入到符合城軌大規模網絡運營背景下通信系統運維的架構中[2]。
(2)城軌通信系統需打破原有單線系統的模式,形成線網級一體化架構,增強頂層平臺管理能力,增強終端側設備通用性,以期實現最大程度的統一管理和資源共享。依托覆蓋全線網的傳輸網絡實現“云、管、端”的扁平化結構。以全局化、專業化方向培養核心工程師團隊,實現對“云、管、端”架構的通信系統運維。
(3)傳輸、信息、時鐘源、光電纜、電源等資源型子系統,宜規范技術標準和規格,限制品牌、型號的種類,并設置管理平臺進行統一管理。專用無線、專用電話、公務電話、導乘、廣播、技防等業務子系統向“云+端”的雙層結構發展;對專用無線、專用電話、公務電話等專業化較強的業務子系統,研究確定技術演進方向,實施階段限制2-3 種品牌,以實現跨品牌的核心和終端的互聯互通;導乘、廣播、技防等集成子系統應考慮結合運維需求開發自有軟件,核心側依托數據中心資源,終端側使用通用硬件集成[3]。
(1)城軌大規模網絡化運營背景下的通信系統應當以業務不中斷、用戶無故障感知為優化目標,做到冗余配置到位、預警機制完備、故障的快速診斷手段充分、故障處置迅速。
(2)支持城軌大規模網絡化運營的通信系統應具有高可靠性,且集約化、核心化的系統架構要求核心側設備能承擔全網的業務處理和數據交換,其對可靠性的要求尤為突出[4]。適度地在關鍵位置提高系統冗余度,在兼顧經濟性的同時可大幅提高系統的可靠性。應實現全網級系統核心設備異地冗余,根據系統特點采用主備熱切冗余或業務分擔冗余,非核心側設備則對關鍵設備、板卡和業務進行1+1 或者1+N 冗余,同時配置多條數據交互路由。
隨著城軌大規模網絡化運營的發展,人員組織應打破原有線路為單位的維護團隊模式,人員配置由單線向分層轉變;分層建設調度協調團隊、專業技術團隊、現場保障團隊和數據分析團隊,形成分層配置、頂層主導的維護人員組織架構。調度協調團隊負責依托智能運維平臺實時監控全網系統運行狀態,協調與橫向單位的工作協作,負責調配人員、物資和車輛,監控維護和排故作業,接報和閉環確認故障;專業技術團隊可按專業分類組建,對本專業進行深入研究,依托本專業系統平臺實現對系統狀態的監測和業務配置調整,根據系統狀態制定修程修制,負責系統性故障處理,指導和支持現場保障團隊開展維護和排故作業;現場保障團隊負責終端設備維護、維修,負責通信機房的巡視工作,配合專業技術團隊處理系統性故障;數據分析團隊依托智能運維平臺對各專業子系統的告警、狀態和性能數據進行大數據挖掘分析,與專業技術團隊一起優化故障診斷、處置流程和方案,不斷升級智能運維平臺算法[5]。
城軌通信系統作為覆蓋范圍最廣、技術更新最快的城軌業務系統,是城軌運營的重要技術保障和支撐,依托大規模網絡化運營的平臺優勢,以及伴隨城軌發展積累的人才、經驗和知識儲備,在對整個運維體系進行務實的系統規劃、合理的組織優化以及適時的統籌調整下,必然可以在當下和未來實現集約高效的系統運維,助力城市軌道交通大規模網絡化運營實現安全、有序、高效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