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欣
中電建路橋集團 陜西西安 710000
當前PPP 模式在我國的投資建設中的應用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被政府當作打破政府壟斷和地方債務的一種有效的投資模式。PPP 模式作為一種投資建設形勢,在開展過程中勢必會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其中合同管理中的風險是影響PPP 模式下投資建設項目的主要因素,也是政府能夠順利收回資金的決定性因素之一。通過制定和采取科學合理的風險防控措施,能夠對PPP 模式下投資建設項目中合同管理的風險做到有效的規避,從而降低合同管理風險發生的概率。
PPP 模式在世界各國的應用模式都有所不同,通過對我國的政策性文件解讀以及PPP 模式的實際應用效果來看,我國的PPP模式是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運作模式。在PPP 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和政府進行合作,從而更好的參與到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中來。我國的PPP 模式應用可以分為外包類投資建設項目、特許經營類和私有化三個種類。在PPP 模式下的投資建設項目中,有多個參與方,一般有政府、社會資本、融資方、承包商、分包商、專業運營商、保險企業等,每個參與方在PPP 模式發揮著不同的功能和職責。PPP 模式雖然是政府與社會資本共同投資的模式,但是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尤其是在投資項目的合同管理方面,存在著諸多的風險,如果不對風險進行合理的控制,就會對投資建設項目中多個參與方的利益造成較大的影響[1]。
在PPP 模式下的投資項目管理中,從項目簽訂到竣工結束的過程中有許多的流程,例如立項審批、規劃審批、施工審批、項目驗收等,每個環節都需要多個部門的審批,大部分的項目都需要發改委部門、國土資源部門、環保部門、城市規劃部門等層層審批。外加PPP 模式自身的特點,使得審批流程更加復雜,審批過程較為漫長,在項目沒有經過審批或等待審批的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從而對PPP 模式投資項目的正常運行會產生較大的阻礙,產生了一定的審批風險。
決策失誤風險在一般的投資項目都會產生,但是在PPP 模式下通常是指政府的決策失誤。在PPP 模式下,政府為了減輕自身的壓力,所作出的決策有時沒有經過認真的討論和研究,而是在提出之后立馬施行,為了盡快的在PPP 模式中應用,社會資本必然會受到影響,從而跟隨政府的決策進行調整和投資,例如社會資本加大對自身不熟悉的市場投資力度等。如果政府所作出的決策不夠科學、不夠合理,就會在PPP 模式項目實施過程中產生較大的風險[2]。
PPP 模式投資項目一般工程量較大,且建設周期較長,投資金額數目巨大,因投資項目體量較大等因素,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就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外加對成本把控不夠嚴格,沒有明確利潤實現的方式等,就會導致PPP 模式投資項目在后期的成本控制出現失控的現象,從而導致出現較大的風險。
在PPP 模式投資建設項目開展之前,不論是政府還是社會資本都應該進行全面的市場調研工作,明確當前市場的動態和走向,對當前以及未來的市場環境進行深入的分析。政府可以成立專門的市場調查部門,也可以聘請第三方調查機構,從而制定出詳細的投資建設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社會資本應該獨立完成市場調研工作,不能將政府的調查報告和承諾作為社會資本自身的發展方向,從而能夠有效降低投資風險,提高投資項目的可行性,根據當前以及未來的市場環境作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投資決策。
在PPP 模式下的投資建設項目,對工程的質量、效率等要求更高,因此社會資本中的企業要提高自身實力和能力,建筑企業要提高對全產業鏈的整合能力,預測未來市場的發展趨勢,不斷優化自身的產業結構,將自身的實力水平提高,做到與PPP 模式下投資建設項目的要求相匹配,才能夠應對PPP 模式投資建設項目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多種風險,按照所簽訂的合同順利開展工程建設項目。社會資本在PPP 模式下承擔著重要的職責,同時也承擔著較高的風險,規避風險的根本性方法就是提高自身的能力。
在PPP 模式下的投資建設項目,政府與社會資本都需要對投資風險與投資收益進行科學的管理,遵循風險與收益相對等的原則,承擔風險一方對于間接制造風險方或控制風險一方應該具有更高的經濟利益補償。舉例來說,如果建筑企業在PPP 投資項目中所承擔的風險更高,那么建筑企業可以獲得的預期回報就要更高,否則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就是不公平的。因此政府與社會資本在對風險進行分析時,如果發現承擔風險不對等,那么則可以要求更好的經濟利益回報[3]。
綜上所述,PPP 投資建設項目中必須要做到風險與收益對等,按照風險與收益成正比的原則進行操作,從而能夠有效降低政府與社會資本不同參與方所承擔的風險,提高PPP 模式下投資建設項目整體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