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鵬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 湖南株洲 412001
現如今,高鐵、動車組、鐵道客車、地鐵等軌道車輛已成為中國人民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近幾年,每年春運期間累計發送旅客都超億人次,軌道交通裝備產品的質量與乘客安全、生命和國家經濟息息相關,來不得絲毫的大意。因此,交通裝備各方面的質量安全,株機公司的業主方的客戶,有著近乎完美且苛刻要求和交車保證。為此,本文研究內容在保證供應,加速資金周轉、降低采購成本方面具有一定意義。
鐵路的運載量正在逐年提升,客運量的增長率甚至達到了150%以上。運載量的增長導致鐵路部門對軌道交通裝備的需求量也隨之增長,軌道交通裝備制造需要大量的物料,但是自身的生產水平有限,因此,外購物料成為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的主要物料來源。外購物料的品質決定著軌道交通裝備的質量,在采購外購物料的過程中,需要對物料質量進行嚴格把關,保證物料品質達到標準。
采購計劃通常指在采購之前,提前擬定包括采購物料的采購標準、采購數量等的采購方案,企業對自身需求和現有存量、外部環境三者進行綜合評估,對自身的經營情況進行合理分析,結合物料的消耗速度,進行科學的計算后生成的計劃。采購計劃是以企業需求為基礎,有預見性的評估結果,需要對外購物料進行定性分析,確保外購物料的品質達到企業制造需要的標準。采購計劃上需要對外購物品的數量、采購時間、采購方式進行明確的規定,才能避免采購環節出現問題。
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的買方是各大鐵路公司和城市軌道交通公司,其中購買量最大的公司是鐵路公司。因此,滿足鐵路公司的需求成為了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工作的重點。鐵路交通作為城市間運輸的主要交通方式,因相較于飛機更低廉的價格深受人們喜愛。客運量和貨運量都相對較大,需求的交通裝備也就更多。
軌道交通作為一種交通方式,對安全性有著較高的要求。客運交通需要保證車上乘客的安全,貨運交通需要保證貨物的安全,降低經濟損失。如果在外購物料的環節出問題,很可能造成軌道交通裝備出現問題,造成軌道交通停運。在這個背景下,軌道交通設備的配件生產商營業資質較難獲得,正規的配件生產商數量較少,產能不足,生產出的物料經常難以滿足制造企業的需求,延誤軌道交通裝備的供給[1]。
3.1.1 訂單數量的預估模式
在實際采購計劃制定之前,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需要提前接受訂單,并根據訂單上的數量要求對生產物料需求量進行預估。企業首先要對生產環節進行評估,確定生產計劃。接下來,根據生產計劃中生產數量對生產所需物料的種類和數量進行計算,再結合企業的庫存數量和對物料的實際要求制定外購物料采購計劃。
3.1.2 庫存庫容預期監控
為了保證訂單的完成效率,企業需要進行合理的庫存。由于外購物料供應商門檻較高,供應能力有限。另外,采購環節有時候會因為各種原因出現意外,若外購物料不足會導致訂單無法如期完成,損傷企業的信譽,甚至造成企業的經濟損失。因此,需要進行合理的庫存,過多庫存會影響企業的資金流,庫存過少又失去了庫存的意義。企業需要結合自身情況,根據日常的訂單量進行科學、合理的庫存。
3.2.1采購調查的前期介入
為了提高采購的效率,采購人員要進行采購調查。首先,需要對外購物料進行價值分析,確認該物料的功能,將可以實現該功能的物料進行橫向對比,選取價格更低、質量更好的物料。保證質量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的經濟效益。接下來,需要進行物料調查,了解外購物料的用途和企業需求量。通過互聯網和實地走訪途徑了解物料的平均價格和各個供應商的供應能力。最后,需要對物料供應商進行調查,了解供應商的營業資質,保證供應物料的質量。在調查過程中,需要供應商提供中鐵認證和合格證以供查驗。
3.2.2 物料分類分析法
首先,確定外購物料具體數值,根據每種產品的計劃生產量和外購物料的需求數量列出清單,得出所需各種物料的和。接下來,分析每項物料的功能和成本,進行采購調查。與生產部門、工藝部門進行確認定額后,核實物料的產品規格、供應情況等。采購人員需要比對各個供應商的產品質量、包裝方式等基礎情況,進行供應商選擇。另外,采購人員需要使用ABC法將物料分類,ABC法指將物料分成A、B、C三種。A類物料價值高,占采購支出比重較大,約在60%-70%之間。由于采購成本較高,對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資金流影響較大,庫存相對較少,只占10%-15%。對于這種物料,需要加強管理,防止因為管理漏洞產生的缺貨少貨現象。B類物料價值處于中流水準,采購支出和庫存占比都在20%-30%之間,管理力度可以適當減弱。C類物料價值不高,只占采購支出的10%-15%,但是因為其價格低廉,頻繁的采購和運輸反而會增加成本。因此,C類物料的庫存占比較高,處于60%-70%之間[2-3]。
3.2.3 品類管理占比和重要性
采購部門的職責是在除降低采購成本外,應試圖創造更大的價值,但是運用傳統的戰略采購方法收效甚微。于是,采購部門關注的重點從降低成本轉向降低總體擁有成本(TCO)或者全壽命周期成本(LCC)和減少支出,但這還遠遠不夠。與僅僅減少支出不同,必須提前作出一種宏觀的、便利的針對構建品類和整體經營目標解決方案的采購方法規劃。軌道交通制造產品的品類管理可分為制造原材料、系統集成部件、工業設計產品、電子元器件、機加工件、通用件、標準件(貨架類)等7個一級品類,并由此分為車體、制動、牽引、空調、乘客系統系統(PIS)等48個二級品類,根據工作需要及后續規劃,還可以繼續分為三級品類甚至4級品類。
隨著市場需求變得越來越大,企業規模也逐漸擴大,舊的采購環境容量不足以支持企業的物料需求;或者是由于采購環境萎縮導致物料的采購環境容量逐漸縮小,這樣就無法滿足采購的需求。以上這兩種情況會產生余量需求,這就產生了對采購環境進行擴容的要求。采購環境容量的信息一般是由認證人員和訂單人員來提供的。
在制定認證計劃之后,緊跟著就是準備訂單計劃。準備訂單計劃也主要分為四個方面的內容:接收市場需求、接收生產需求、準備訂單環境資料、制定訂單計劃說明書。
4.2.1 接收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是啟動生產供應程序流動的牽引項,要想制定比較準確的訂單計劃,首先必須熟知市場需求計劃,或者是市場銷售計劃。市場需求的進一步分解便得到生產需求計劃。
4.2.2 接收生產需求
生產需求對采購來說可以稱之為生產物料需求。生產物料需求的時間是根據生產計劃而產生的,通常生產物料需求計劃是訂單計劃的主要來源。為了利于理解生產物料需求,采購計劃人員需要深入熟知生產計劃以及工藝常識。編制物料需求計劃的主要包括:決定毛需求、決定凈需求、對訂單下達日期及訂單數量進行計劃[4-5]。
評估訂單需求極其重要,只有準確的評估訂單需求,才能為計算訂單容量提供參考依據,以便制定出好的訂單計劃。它主要包括分析市場需求、分析生產需求、確定訂單需求。可根據對市場需求和對生產需求的分析結果來確定訂單需求。通常來講,訂單需求的內容是在未來指定的時間內,通過訂單操作手段將指定數量的合格物料采購入庫。
制定訂單計劃是采購計劃的最后且最重要的環節。它主要包括對比需求與容量、綜合平衡、確定余量認證計劃、制定訂單計劃。綜合考慮市場、生產、訂單容量等要素,分析物料訂單需求的可行性,必要時調整訂單計劃,計算容量不能滿足的剩余訂單需求。
一份訂單包含的內容有下單數量和下單時間兩個方面。下單數量=生產需求量一計劃入庫量一現有庫存量+安全庫存量;下單時間=要求到貨時間一認證周期一訂單周期一緩沖時間[2]。
總體計劃將組織分析公司現有資源,平衡全年生產,進行編制,分解到月。采購中心按照年度計劃要求進行配套分析,分析物料采購風險項點,并按計劃逐步啟動長采購周期物料采購(無合同預投項目按照專項投產指令進行長采購周期物料采購);物流部按照年度計劃要求進行齊套分析,分析倉儲及運輸資源瓶頸,并制定應對措施。
第一,采購部門收到3個月項目滾動時間管理計劃后2天內進行采購齊套分析,與年度計劃長采購周期物料采購計劃進行對標,并按照工藝BOM啟動其余物料采購,編制物料采購計劃。
第二,物流部收到月度計劃后2天內進行物料齊套分析,分析庫存與后續到貨需求,編制下月物料入庫計劃,發采購部門。
第三,采購部門根據物料入庫計劃,編制物料到貨計劃。
第四,各計劃執行單位收到月度計劃2天內編制日計劃,根據日計劃編制車間計劃及工序計劃,同時向上工序輸出物料需求計劃;
第五,物流部根據各計劃執行單位工序計劃需求,編制物料配送計劃,并組織實施。
第一,各制造單位每天梳理日計劃完工情況,并對當日未完的異常情況分析原因及責任主體,并制定糾正措施;如上工序發生異常,在項目管理中心完成上工序異常情況調整審批前,下工序仍按照原計劃執行。
第二,采購部門負責對物料采購計劃、物料到貨計劃信息進行動態跟蹤管理,對直流件進行日計劃完工匯報,外購件進行周計劃完工匯報;對采購異常情況分析原因及責任主體,并制定糾正措施。
第三,物流部負責對庫存進行齊套風險管理,確保準時化配送,滿足生產進程需求。
第四,項目管理中心定期召開周生產例會,通報周計劃完成情況及相關問題,對后續重點工作進行安排。
第五,每月下旬,召開月度項目例會,通報當月項目完成情況,質量、安全問題及未來3個月項目滾動時間管理計劃,并對后續重點工作進行安排。
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產品結構復雜,具有客戶化程度高、質量和可靠性要求嚴格、生產工藝復雜、供應渠道和能力有限、交貨提前期緊張以及供應不確定程度高等特點。本文將外購料關鍵物資的計劃,科學合理地制定在一定條件下的采購計劃并關聯上下游計劃,與生產計劃協調一致,對裝備制造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生產管理效率、提升供應不確定響應性及增強綜合競爭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