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姜蘋
通遼市食品藥品檢驗所 內蒙古通遼 028000
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的開展和實施,主要是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抽取一定的檢測樣品,檢測這批產品的質量、安全是否達標,是否存在不合格、不健康的食品,以保證市場流通中和銷售的產品的質量安全,為人們提供安全、健康、衛生、綠色、放心的食品,以滿足當前人們的消費需求。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的技術水平、質量和效率將直接決定最終檢測的結果。因此,需要高度重視這方面工作的規范化開展和實施,加大質量監督管控的力度。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各界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問題、產品質量問題,強調“質量為先、綠色發展”。國家和政府也在不斷完善食品檢驗檢測的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完善相關的制度規范和標準要求。但這方面工作具體實施中仍存在不足和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改進和優化。
檢測檢驗人員的綜合素質、技術水平和能力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其在日常工作中仍存在對相關技術、食品標準、規范要求把握不準確的問題,沒有嚴格的依照食品檢驗檢測的步驟、流程和程序進行,影響最終的檢驗檢測質量極其準確性、客觀性。②檢驗檢測的手段和模式不合理、不夠靈活,檢測方法和帥選技術比較落后,靈敏度不高,檢測和監督抽查的范圍有局限性,很多問題并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③食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過于被動,很多企業的配合度不高,主動接受檢驗檢測的意識不強,還存在逃避抽檢的行為。④信息化建設水平不高,影響各相關部門、各環節的溝通交流及信息傳遞,導致檢驗檢測的實效性不強。⑤監督管控的力度不夠,工商、質監、藥監、衛生等相關部門存在職責和工作范圍、工作任務不夠清晰明確的問題,且在執法的過程中相對比較分散,容易造成監督不到位或者是重復檢查、資源浪費的問題,尤其是對一些小企業、小作坊監督不到位。
強化食品質量檢驗檢測的質量控制,需要完善與之相關的制度和機制,積極的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督管理模式的有效落實和實施。首先,食品質量檢驗檢測工作的開展實施需要隨機選派質檢人員、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避免出現包庇等情況,以保證樣品的合理性和最終檢驗檢測結果的客觀性、準確性。需要注意的是,針對同一食品不同項目的檢驗檢測,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以保證檢測的質量。在取樣的過程中,還需要保證工具的安全、清潔,并做好樣品的保護工作,避免造成樣品污染。其次,關于食品質量檢驗檢測的結果及發展的問題,需要在第一時間面向全社會的公眾進行公示,方便消費者了解相關的信息,并協同配合食品質量監督管控工作的實施,對流通環節和銷售環境的食品質量進行監督,保證食品安全和衛生。此外,對于存在質量問題、公示不達標、不合格、危害人們健康的食品,需要追溯源頭,并追究相關企業的法律責任,以起到很好的懲戒警示作用,強化企業主動接受食品質檢的意識,自覺提供優質、安全、健康、衛生的食品。
具體工作的開展實施,要保證食品質量檢驗檢測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進行,強化這方面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建設。一是,根據當前消費者的需要,進一步提升食品質量標準和檢驗檢測的標準要求,實現大范圍的質檢,包括注冊的企業、小企業、小作坊在內的全面的質檢,包含生產、流通、銷售等各環節的質檢。二是,實施分類監管的方法,根據不同食品、不同質量標準、不同項目實施不同的質檢方式和方法。三是,實施抽檢分離制度,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的避免不規范行為度質檢結果造成的影響,保證食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客觀性、公正性。四是,提高質檢人員的綜合素質、技術水平和能力水平,促使其準確把握產品標準、規范要求、抽檢對象、質檢范圍,并嚴格依照食品質量檢查相關程序、步驟和規范流程進行,減少不規范操作。
強化食品檢驗檢測相關工作的信息化建設,保證食品質檢工作的實效性。根據具體工作開展和實施的需要,構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和平臺,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在該系統平臺內進行。如及時的更新、查詢、分享質檢數據信息;存儲以往的信息數據,定期維護管理數據信息,保證質檢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和全面性;方便共享食品檢驗檢測資源,也方便各相關部門協調配合質檢工作的實施和落實,減少重復工作;還方便公布和公示違法企業、食品質量問題、檢驗檢測結果。
綜上所述,食品安全是現在人們廣泛關注的話題,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的開展實施,是保障和維護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礎,需要加大對這方面工作的監督和管控,嚴格的依照相關的程序、步驟、標準和規范要求,準確把握和分析食品質量檢驗檢測的對象、范圍、標準、原則,保證這方面工作的規范化、高效化開展和實施。當前形式下,需要針對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工作的需要,構建系統完善的食品質量檢驗檢測監督管控體系,完善與之相關的規章制度和標準要求,提高檢驗檢測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技術水平,并引導全社會廣泛參與,從而有效地提高食品檢驗檢測的質量和效率,為人們提供安全放心、優質健康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