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本星
中國輕工業武漢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湖北武漢 430000
稅負直接關系到工程的成本和造價。現在企業繳納增值稅,對項目造價有很大影響,面對增值稅的全面實施,專業人員對項目的經濟效益進行科學評估,并制定合理的項目成本計劃,以提高建筑部門的效率和效益。
(1)消除建筑部門的重復納稅。隨著重復納稅轉換為營改增,建筑行業的重復納稅將不復存在。這是稅收公平原則的體現,可以提高建筑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例如,以前的項目對主要建筑材料的購買價格征收了部分營業稅,在營業稅征收中企業又重復繳納,沒有反映稅收公平[1]。
(2)促進建筑企業國際化戰略。實施營改增是我國建設國際一體化的有力體現,促進了我國建設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步伐,對我國建設企業的國際發展具有一定意義。這也可以提高中國建筑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拓寬與海外先進建筑企業合作的途徑,提高整體競爭力。
(3)提高施工企業管理水平。發票抵扣存制度可以實現施工項目所有參與者的產業融合,有助于提高施工企業的管理水平。每個發票參與者的扣除鏈影響行業常見的包代管和掛靠不規范。施工企業管理制度規范,管理水平提高。
在設計階段控制成本對于整個項目的成敗尤為重要。設計錯誤可能導致成本浪費和收入下降。因此,在現階段應采用科學方法對工程造價進行動態分析。
在施工階段,不合理的施工計劃往往會影響施工質量,增加施工費用,影響施工的成本,并影響施工的順利進行。為解決這些問題,有關部門應加強對施工過程的監督。首先,應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檢查工程施工方案。加強施工計劃優化,優化某些不合理的環節,確保施工計劃的有效實施,從而確保施工順利進行,高效實現施工成本節約,降低項目總造價十分重要。第二,需要加強對施工現場的控制,許多實際研究表明,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由于某些因素對施工現場的影響,項目施工過程經常受到外部或內部因素的干擾,導致項目實施過程中大量浪費材料,從而增加了項目總成本,影響了項目質量施工現場的費用控制主要是從資金使用計劃出發,加強對進度的控制和管理,不僅能夠有效控制造價,而且能夠確保施工質量和施工順利進行。
首先確定成本控制目標,多年的工程實踐經驗表明,工程成本會隨著工程造價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必須根據工程進度制定切實可行的成本計劃。推進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編制相應的成本計劃,如施工機械成本計劃、管理成本計劃等;應采用施工圖預測法控制施工成本,實行“以收定支”制度,如人工成本控制、材料成本控制、構件成本控制等。第一,土地成本占項目總成本的25-30%。項目負責人必須認真分析項目的潛在風險,進入市場,了解當地的成本和土地政策;其次是開發成本。在整個項目開發初期,占比僅為3%。成本控制人員要根據不同地方的收費標準計算工程成本;三是建筑安裝成本,占工程的比重最大。根據項目現場人力資源和機械市場價格,高達40%-60%的綜合成本分析。
實施營改增稅后,工程計價不包括原初繳納的經營稅的稅費,這改變了施工計價方案,直接影響了工程項目的招標過程。根據工程造價控制的需要,施工企業和工程造價人員應參與工程項目報價并了解相關內容。與此同時,為了在增值稅制度下建立企業采購和投標管理制度,招標項目應在招標項目預算中列入效益的增值稅,同時考慮到來源稅票成功率。
實施營改增稅收制度后,建筑施工企業不僅要繳納營業稅,還要繳納增值稅[2]。稅收變動使工程造價制度與工程造價工作需求相比顯得陳舊過時。在這方面,施工企業必須結合營改增稅制要求,構建科學工程造價體系。在項目成本管理中,應借鑒營改增試點經驗,不斷改進其成本制度,了解成本控制與預算成本之間的關系,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確保財務變化與進度變化之間的一致性。
實行營改增稅制有助于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但是,為了使建筑公司能夠更好地享有這優惠政策,有必要重視工程造價領域的人才培養。一方面,需要加強工作人員對企業升級稅收制度項目成本的研究,了解企業升級的要求,掌握營改增稅制有關的知識,確保項目成本工作人員在項目管理中發揮有效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工程造價人員的實際能力,全面提高工程造價人員的增值稅計算和處理能力,更好地適應稅務改革帶來的變化。
施工企業需要盡快制定適應營改增需要的方案,以保持工程造價模式為前提,制定全面預算和綜合稅負。逐步通過綜合稅負來緩沖新稅制可能給建筑業帶來的壓力和一定的沖擊。在新的體制下,我們應該盡快適應并采取正確的行為。
關于營改增稅收稅制度的變化也為建筑公司的有關從業人員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工程成本核算應不斷更新知識,跟上社會步伐,跟上社會改革步伐,更加積極地關注增值稅,學習和掌握新的會計方法[3]。此外,對于財務管理人員來說,定期進行增值稅會計培訓,增加講座,幫助工作人員掌握知識,需要不斷改進工程設計和制度,進行集中的信息管理,同時考慮到所有環節的造價工作,特別是在費用計算的處理和審計方面,并確保財務系統的有效運作。
在營改增稅制背景下,施工企業應加強對工程造價人員的培訓,使其了解營改增的要求,并能夠按照營改增的要求進行工程造價核算,從而更好地控制工程造價,為施工企業帶來更好的效益,增強企業的社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