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彬彬
常州常申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江蘇常州 213003
城市軌道交通是一項復雜的大型系統工程,工程涉及專業門類眾多,包括了隧道、橋梁、軌道、車站等地下及地面建筑且多為大型土建施工,工序和工法繁多。具有投資數額大、建設周期長、投資管理復雜,造價控制難等特點。相比于施工質量、工期等方面,造價管理往往是項目管理者特別是現場管理人員最容易忽視的地方。隨著近年來各地軌道交通建設項目的推進,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建筑材料價格不斷刷新著近些年的歷史價格,因物價波動引起的材料價格調整成了軌道交通工程造價風險控制常態化工作。本文從材料價格現狀及軌道交通材料調差遇到的幾方面問題來談一談軌道交通材差價格調整的心得[1]。
隨著軌道交通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高增長、高需求;隨著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地方環保力度的不斷加強,建筑原材料價格飽享建設市場紅利,價格上揚、一路瘋狂。受宏觀經濟政策、市場供求關系及季節性因素的影響,自2019年以來,常州市每月公布的《常州工程造價信息》主要材料如水泥、黃砂、石子等主要建筑材料均有價格預警且波動幅度較大。以32.5級包裝水泥為例,2017年3月開始,砂、石料、水泥及相關制品材料價格逐月上漲。2017年3月常州工程造價信息含稅價為311.1元/t,2018年3月含稅價為428.4元/t,然到了2019年6月含稅價已飆漲至520.2元/t,兩年時間價格幾乎呈現翻倍上漲。期間出現了如水泥廠周邊運輸車排長龍、水泥一噸難求的搶貨現象,出現了隨著供求關系的轉換,產能結構的調整,出現了水泥價格兩周一上調,非現金不交易等賣方市場所呈現的特有交易現象。軌道交通工程具有建設周期長,投資體量大、主要建材使用時間點集中且使用體量大等特點。少則幾百萬,多則上千萬的材差調整,在近幾年軌道交通工程材差調整中成為常態,重點關注及做好材料價格調整是軌道交通工程造價風險控制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
軌道交通工程的造價控制過程中因物價波動引起的價格調整往往采用造價信息調整價格差額方式。如某車站區間在穿越某建筑物時,區間管片采用鋼纖維管片(C55P12,鋼纖維用量60kg/m③,然《常州工程造價信息》發布的混凝土信息指導價最高等級僅為C50且各等級標號混凝土材料價格增長無規律可尋。這類高標號混凝土調差往往因缺乏價格指導依據而變成一個死結。通過對周邊城市的調研,如南京、無錫等擁有軌道交通的城市,可能因軌道交通建設較早的原因,此類高標號混凝土材料在當地造價信息類型覆蓋相對較為全面,借鑒同周期內周邊城市價格信息進行調差的方式未嘗不可,但也希望造價主管部門隨著常州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加強對各類軌道交通材料價格信息的補充及完善。
在軌道交通材料調差過程中,可調價材料工程數量根據合同約定按可調價材料當月由監理人簽認的計量工程乘以相應的材料消耗量計算。故有效控制計量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是價差調整的關鍵[2]。在車站主體圍護結構、主體結構,區間工程施工計量周期內,周期計量的鋼筋、混凝土等材料是此階段施工的重頭戲,也是材差調整的主要內容。尤其在材料價格波動較大的月份,存在施工方與建設方在計量方式上的博弈。施工方為獲取材料差價調差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不惜犧牲資金時間價值,短期內遲拿或少拿進度款而出現計量遲報、少報甚至不報現象。建設方往往也因短期資金的時間價值及減少資金支付壓力而忽視對計量時效性及準確性的監管和考核。在這種博弈之間調差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受到了嚴重挑戰。無形之中忽視過程監管,待計量周期完畢,材料調差時方才如夢初醒。
2.2.1 預制管片調差基準期日期的確定
為合理劃分承發包雙方的合同風險,施工合同中一般都會在合同中約定調價基準日期,對于實施招標的建設工程,一般以施工招標文件中規定的提交投標文件的截止時間前的第28天作為基準日,對于不實現招標的建設工程,一般以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簽訂前第28天作為基準日。故基準日期的確定一般都會在合同中進行約定,對于預制管片在實施過程中為確保管片質量,建設單位往往采取甲供或甲定乙供模式。故管片調差一般以管片采購合同投標文件的截止時間前的第28天作為基準日。
2.2.2 預制管片調差調價期日期的確定
如何合理進行管片材料差價的調整,不僅需要在合同條款中進行有效約定,更重要的還原材料價格價差調整的本在意義,即合理分擔風險。在現實操作過程中,管片按生產月份進行價差調整往往在實際調差過程中更具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故如何有效還原管片生產日期成了管片調差的關鍵。隨著科技的進步借助如隧道管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通過引入芯片標簽(如RFID芯片)以及數字碼+二維碼相結合的模式在管片的生產、運輸、安裝過程中讓管片信息有了更好的追溯。在管片生產階段信息管理系統中,每個預制構件均有自己的身份信息,主要包括生產廠家、生產基地代碼、管片型號、分塊號、生產日期及累計生產環數,另外每個管片還有自己的二維碼。通過該系統的引入,將極大還原管片生產時間,更好的跟蹤管片價差調整[3]。
材料調差是個復雜且繁瑣的工作體系,材料調差的風險需要提前關注需要提前預警,市場變化莫測,風險無處不在,為有效規避市場風險,有效提高建筑領域的執行力,合同材差調整的規范化,風險調控措施的提前滲入,需要在更多建筑行業去被關注,作為造價咨詢人員如何準確把握材料市場行情走勢,如何合理規避材料價格調整風險是現在乃至今后很長時間內一個需要討論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