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桂玲
沈陽市沈河區衛生健康服務中心 遼寧沈陽 110000
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以下簡稱專項轉移支付),是指中央政府為實現特定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無償地給予地方政府,由接受轉移支付的政府部門按照中央政府規定的用途安排使用的預算資金。
“專項轉移支付”則主要服務于中央的特定政策目標,是指中央財政為實現特定的宏觀政策及事業發展戰略目標,以及對委托地方政府代理的一些事務或中央地方共同承擔事務進行補償而設立的補助資金,需按規定用途使用。專項轉移支付重點用于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支農等公共服務領域。疾控中心是承接和實施公共衛生領域專項轉移支付項目資金的重要機構。
負責轄區內疾病預防和控制,開展疾病監測;開展傳染病、地方病、非傳染性等疾病的預防與控制;組織實施疾病預防控制規劃、計劃、方案;預防相關疾病的發生和流行;負責疫情及健康相關因素信息管理;管理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收集、報告分析和評價疾病與健康危險因素等公共衛生信息,為疾病預防控制決策提供依據;負責健康危害因素檢測與控制,開展職業病危害普查和危害檢測,預防控制相關危險因素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開展實驗室檢測分析與評價工作;負責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提供服務保障、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風險評估與預警;負責開展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業務培訓,為轄區內醫療機構提供必要的技術指導;負責本單位黨的建設、群團工作和意識形態有關工作、負責本單位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和職業健康工作、承辦上級部門交辦的其他事項[1]。
筆者所在的縣區級疾控機構承接的中央專項轉移支付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包括:結核病防治項目、艾滋病防治項目、精神衛生項目、衛生監測項目、地方病防治項目、慢性病防治心血管項目、死因統計項目、慢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項目、慢性病與營養監測項目、腫瘤報告數據收集及錄入、瘧疾防治項目、部分傳染病項目、食品風險監測項目、空氣污染(霧霾)人群健康影響監測、擴大國家免疫規劃項目等十幾個目種類,每個項目金額按照省市分配方案撥付,僅從2015年以來每年收到的項目資金皆過百萬元,怎樣既要按時完成專項轉移支付工作任務,又要保證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的安全、規范使用;保障轄區內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切實傳遞給轄區內的重點人群及扶助對象,是承接項目單位的首要責任。
重大公共衛生項目資金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項重大政策,是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推動衛生健康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證。維護人民健康,加強公共衛生防疫和重大傳染病防控,穩步發展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是我們黨和國家治國理政的一項重大任務。所以項目單位要高度認識,從政治的角度,充分重視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機制,充分提高項目資金安全系數和使用效果,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
根據國家關于加強對項目監管工作的組織領導,完善監管機構和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日常監管工作機制的要求。基層疾控中心機構應成立了專項轉移支付管理領導小組,指派中心主任擔任組長、副主任及接受項目工作的各科室負責人及相關財務人員擔任小組成員,制定本單位項目資金實施方案及專項資金管理制度,明確責任、規定誰承接項目誰負責的原則。定期進行項目執行的績效目標考核、評價和分析。隨時接受上級各個相關部門的督導檢查。
并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主管部門審批(省市有明確的規定的按照省市方案執行),編制項目資金執行計劃,嚴禁項目之間互相挪用、調劑,杜絕擴大支出范圍和標準現象的發生,項目結束做好工作總結;整理好相關資料,歸檔備查。
除指導會計工作的基本法律法規外,國家還制訂和出臺了針對專項轉移支付的管理相關文件、政策等,包括:《關于改善和完善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制度的意見》國發〔2014〕71號、《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管理辦法》(財預〔2015〕230號)、《關于加強地方預算執行管理加快支出進度的通知》(財預〔2018〕65號)等,基層疾控機構在遵照執行國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應制定本單位的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配備專(兼)職財務人員進行會計專項核算;從會計處理到政府采購、國有資產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在以國家出臺的政策法規為依據的基礎上制定本單位的相關制度。財務部門完全按照項目實施方案制定的細則支付項目資金,報銷手續及佐證材料必須齊全,如交通費、通訊費等補助必須有領取人員本人簽字、記錄的身份證信息及聯系方式應登記清楚、支出培訓費附有會議通知、邀請函和學員簽到明細等、培訓現場的照片等資料、專家講座勞務費按照國家規定標準發放,按照稅法法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收入所得稅;購買的宣傳品履行出入庫手續,發放記錄一定清晰明了;用項目資金購入的固定資產按照規定及時入賬,定期盤點核對,保證賬實相符。并且單獨建立輔助明細賬。單位的會計憑證及會計報表、賬簿及證明經濟活動真實性、合理性的業務數量、質量資料要準備齊全,經費收入、支出和結余情況、財務管理制度、收支輔助賬的建立以及項目業務執行記錄等財務資料及時整理歸檔。隨時備查。定期組織單位相關人員進行內部專項清查審計工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積極配合國家及其省市相關部門每年定期進行的督導檢查和績效考核、組織驗收等工作,對提出的意見及時整改,逐漸完善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管理工作。
為了加強項目資金的合理使用,確保順利完成各個項目相關工作指標,承擔項目的各科室根據省市實施方案結合本轄區實際情況制定本單位項目實施方案(省市有明確的規定的按照省市方案執行),財務部門完全按照項目實施方案制定的細則支付項目資金,并且要掌握項目資金的執行進度,及時向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匯報資金支出結余情況,協助承接項目的科室按時完成工作,保證項目資金及時支出,避免項目資金無故閑置與沉淀[2]。
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改革和完善轉移支付管理等部署和要求,為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防止項目資金無故閑置沉淀,基礎疾控機構應定期清理專項轉移支付結轉結余資金,對已經超過兩年無法繼續執行的結余,應上繳地方財政統籌安排管理。這樣即盤活了存量資金,又促進地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總之,基層疾病控制機構只有建立健全科學的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才能提高專項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才能推動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公共衛生發展重大決策部署在基層的有效落實,才能促進轄區內衛生健康事業的順利發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