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兵
中建鐵路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湖北武漢 430050
公路是關乎民生的基礎行業,而綠色環保是人類持續發展必須保證的條件。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我國的經濟剛起步,在經濟建設中以較大的環境污染為代價換取經濟的迅速發展,這種發展理念已經與現代的時代背景和國際環境不符,而且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直承擔著大國應有的責任,為世界綠色環保作出巨大的貢獻,我國積極倡導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在公路設計領域也是如此。因此把綠色環保的設計理念融合在公路修建和重建中,不僅能夠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保護環境,而且能為世界環保做出巨大的貢獻,也為世界其他國家在綠色公路理念設計上提供中國方案,提供中國方法,為其他國家綠色公路設計做出榜樣。
綠色道路是由城市管理者在城市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嚴重的問題下設計和開發的新環境綠色交通解決方案。其主要目的是消除城市中心的高速公路,用綠色道路、大道、自行車道、甚至河流代替,讓生活舒適的社區氛圍回歸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縣級綠渠建設基于公路、鐵路、運河和水庫,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布局,兩側造林、沿線綠化、美化,是村落及樹木、灌木、花、草的有機組合[1]。
目前,國外還有很多因高速公路而造成道路擁堵的城市。有時候,人們不需要12車道的高速公路進入城市。當人們找不到通往市中心的高速公路時,他們一定會選擇綠意盎然的出行方式。城市中心的高速公路拆除是趨勢。將高速公路換成“綠色高速公路”,會將市民帶入綠色的環境中。西雅圖、多倫多計劃使用景觀大道來轉換他們的高速公路。
進入21世紀后,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國家和地區政府更加重視公路建設,大幅度增加了公路建設投入,公路建設體系日趨完善。快速推進公路建設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基礎要求,是工業化和鄉鎮經濟一體化的必然要求,是增加群眾收入、擺脫貧困的直接方式。2015年-2018年,中國公路建設投資同比增長較快,公路建設投資增速高于我國公路建設總投資。預計到2050年,我國交通將更安全、更方便、更智能、更高效、更綠色低碳,確切落實群眾的出行需求。
人們不節制地將污染廢物排放至自然環境中,且已超出自然的承受范圍,為了保持城市道路綠色發展,應建立合理的污染廢物排放系統,是綠色道路設計的原則之一。城市道路建設應在道路全壽命周期中,保證低污染、低排放,減少對周圍環境的破壞,使城市發展與自然和諧相處[2]。
可持續發展是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依靠,是倡導城市長遠發展的規劃籌備。在城市道路設計時,應結合城市發展特點和各方面影響因素,應滿足城市現階段的發展需求,詳細考慮人們未來的居住環境,深入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使城市道路設計可長期滿足發展的需求,減少現階段的污染浪費,獲得城市長遠的收益。可持續發展的城市道路建設理念指保護城市自然環境,使城市與自然同步發展,形成交通、城市、自然間的相互平衡。城市可持續發展體現在不同方面,針對道路而言,提升道路的使用壽命和質量是促進城市道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應降低生產活動中的能源消耗,可減少人們社會活動中對環境的污染破壞,降低道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可以通過綠色節能的方式發展經濟。在城市道路建設中,綠色道路設計理念指減少施工資源的浪費,是城市道路發展方向之一。節約道路建設材料可有效減少資源浪費,降低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優化城市資源的合理分配,使道路建設更節能環保[3]。
城市道路是城市功能的重要體現,道路的多樣性發展豐富了城市的交通發展,符合群眾的審美特點,因此,構建人性化城市道路是設計的重要方向。在城市道路設計中保持簡潔便利、清新自然的道路綠化可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體現城市發展的特色。進行道路設計時應保證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對不同區域的群眾應有針對性地進行道路設計,減少噪聲對周圍群眾的影響,合理規劃綠化范圍以減少尾氣對環境的污染,使人們在綠色生態的環境下居住。
在保持生態綠色道路設計同時,應滿足城市道路的正常使用需求,保持城市道路的多樣性。在道路設計時應考慮不同區域的城市發展狀況,對城市環境進行全面分析,在體現城市道路功能性的同時,實現對道路周邊環境的保護。道路規劃時應根據城市經濟承受能力與現階段技術能力,全面考慮道路設計和施工,前期調研時應對道路的經濟和實效性進行考察,使城市道路符合城市發展需求,促進城市的綠色發展。
由于財政資源不足,綠色道路的建造技術往往質量低下,使公路無法承受自然災害的影響,大多數公路都配備了過時的道路安全設施,設施配備不充足,特別是大量重型卡車加劇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問題,使道路狀況惡化,嚴重威脅到公路橋梁的正常通行能力,為此必須提高預防和保護各種道路疾病的能力。
雖然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我國公路設計者也盡量在設計中融入綠色環保的理念,但是迫于社會迅速發展的要求,我國不能規劃較長的時間來修建公路,只能縮短公路修建的周期,這是在經濟發展成為主要的矛盾的情況下做出的無可奈何的選擇。一個良好的公路往往需要近十年或者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但是我國有些公路項目只需要五六年的時間便可以完成,雖然我國在公路設計的過程中融入了環保的理念,但是在迅速完工的情況下必然存在一些漏洞,這將是我國公路成果存在缺陷的原因[4]。
為了突出綠色公路建設的特點,保持施工建設質量,堅持高規格規劃的指導,要在充分征求村鎮居民意見的基礎上,科學制定行動計劃。根據建設體系規劃的具體方案,制定綠色道路規劃方案。①干線公路綠化總體規劃。制定公路的綠色廊道綠化建設框架方案,確定綠化樹種、規格,按照公路等級越高、樹種規格越高的基本原則進行綠化,將公路綠化納入全局重點綠化工程。由綠化指揮部組織實施。綠化運營指揮部負責落實。②綠色走廊建設。農村環境衛生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相協調,即與農村環境衛生改造相結合,從小規模水利建設和連接村鎮的公路建設入手,實現道路和渠道的綠化,使綠色道路建設與相關工作相輔相成。
探索政府引導、部門聯動、群眾聯動、社會參與的多維、多層次投融資渠道。①增加政府財政支出。政府可以依據縣級公益林管理措施,將公路納入縣級公益林管理,每年給予一定的生態補償。幫助政府、林權人和公民實現三贏局面。②加強企業招商引資。促進環境整治、進行小規模水利建設等,打造綠色通道示范亮點。③引導和鼓勵社會不同經濟主體采取不同的造林投資方式。
在完善綠色道路建設機制方面,改善產權的利弊機制,嚴格遵循“誰擁有、誰共享、誰管理、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進一步穩定森林權利,依法采取多種形式,包括出租 、轉讓、培育業主、促進森林土地使用權和管理權的轉移,鼓勵社會各個領域參與綠化和綠地建設。改進輸入機制,采取個人捐贈、單位融資、項目投資、財政年度預算等多元組合,繼續堅持多種來源籌資。
構建綠色生態照明道路是實現城市道路節能、安全、舒適、環保的重要體現。采用生態照明方式可減少城市耗電量,減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城市發電系統的使用率。構建綠色生態照明道路使城市發展向節能方向轉變,以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在設計環節中,應結合城市照明不同的使用區域,在不同城市區域放置不同強度的生態照明設備。可在城市推廣清潔照明能源,宣傳可持續發展的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作為日常生活使用,減少城市整體資源的浪費。可以應用在城市道路中,在城市整體發展過程中可融入以上設計理念,降低城市消耗,達到良好的生態保護目的。
在公路生態設計中,為了突顯綠色交通理念的效果,促進環境友好型交通的發展,設計人員必須重視生態理念的科學性。如果項目區的地質環境不適合建設生態高速公路,就會增加項目區的環境破壞,增加高速公路項目建設過程中和投入使用后的疾病發生率。因此,在公路養護管理設計中,要遵循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的基本原則,加大對路面、路基產生的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力度,尤其是對公路小修、銑刨產生的舊料進行回收再利用。在機械的使用方面上,施工人員要做到合理使用機械,減少噪聲和粉塵的產生,從源頭上解決其對環境的破壞性。同時,設計人員要研究使用新型材料,高效節能地修復公路病害,維護公路安全。生態公路的設計必須考慮到環境效果、可行性和節約成本等因素,科學地應用生態公路設計技術,保證生態公路科學設計目標的實現,以滿足綠色交通理念建設的要求,減少公路建設中環境問題的發生。
我國各個行政部門既有交叉又有專項的作用,對于公路設計與修建,應該與我國多個行政管理部門之間進行交流,像林業局、土地管理局、水資源管理等各個部門之間存在利益沖突,因此我國在進行公路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多方面的利益,不能單純地為了追求道路的通達性、靈活性和節省修建公路的材料和縮短時間而對其他的各個部門造成損害。公路設計者應該以綠色環保理念出發,進行多方面的測量與試驗,和林業、水源、土地資源方面的專家進行合作,尋找出最適合當地的公路修建方案,在保證交通通達性與靈活性,保證公路正常運輸作用的情況下盡量考察多方利益,降低對林業、草地、水源和土地等的影響。
如今我國的國土資源進行了合理的分配,對于公路的設計和布局既要考慮公路建設周邊的生態環境,也要盡可能地降低對原有資源的浪費和破壞。因此,在路基的建設過程中應當積極地處理其路基建設本身,充分合理地利用公路周圍的清潔土資源,這樣既可以保障周圍環境的穩定,也能夠避免建設過程中出現的不必要環節。同時在公路的設計過程中應當注重周邊環境的綠植覆蓋現象,有效緩解駕駛人員的視覺疲勞,提高其運輸的基本效率。
相關部門要把綠色通道建設放在重要議題上,形成領導細心、主管注意、業務和技術精心的工作模式。為了完成目標和任務,需要將任務分解,在不同層級上簽署責任書。城鎮內和公路可見范圍內的綠色苗木由縣林業辦公室承擔,其他費用應由負責組織應用的單位承擔。運輸部門負責秧苗和種植園的供應管理和保護。水系綠化資金、栽管一律由水利局負責。①定期檢查和驗收,對直屬單位進行考核。②每年都舉辦綠化廊道建設種植大賽,實行“兩站式”管理,要定期介紹經驗并發表意見。③要重點關注建設短板,針對一些直管單位不重視綠色走廊建設的情況,應采取在媒體曝光 、專人負責等措施。督促各單位都予以高度重視,并積極配合林業部開展工作。
城市道路建設應考慮道路自身的建設目的,同時減少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在城市道路設計中通過綠色生態化的設計手段,實現城市的節能、高效發展。通過在設計環節優化綠色道路設計理念,使城市運輸和發展與自然生態和諧共生,為城市居民帶來更舒適、安全、綠色的居住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為城市注入動力,提升城市綜合實力,促進城市經濟與環境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