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淵琦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退役軍人培訓中心 新疆烏魯木齊 830002
在此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優化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特別是管理體制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行政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得到優化完善,許多單位內部控制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進,有利于單位長期健康發展。然而,單位在內部控制工作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工作流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漏洞,特別是內部控制的整體性不強,影響了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質量,同時內部控制的實施也會出現很多問題[1]。要重視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積極發現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這些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不斷優化和完善內部控制。
行政事業單位具有行政化的特征,在運行管理中要注重單位的長期健康發展,同時也需要不斷優化對單位資金使用、對腐敗等情況的監管,加強廉政建設。一是單位要健康、長期地發展下去,必須不能忽視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與落實,要有效地防范風險。二是要積極加強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力度,有效完善單位內部控制的內容,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和運作方式,使管理和運作方式更具科學性和有效性,有效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和運作質量。舉例來說,一些事業單位積極開展內部控制組織體系建設工作,使內部控制管理的組織體系更加完善,而且單位內部各部門都積極參與到內部控制工作中來,有效地促進了單位的長期健康發展。三是大力加強內部控制工作的力度,既能有效增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規范性,又能有助于擴大工作范圍,特別是擴大防范、管理、財務等各類風險的職能。舉例來說,有些單位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把內部控制科學地結合起來,同時又健全優化了內部控制運行體系,有效地提高了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水平,使內部控制有效地滲透到單位的各個方面,使財務管理工作的職能得到更好的拓展。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缺乏對內部控制順利實施和開展工作的重視,致使部分單位現在忽視內部控制工作,影響內部控制工作功能的充分發揮。部分單位建立了相應的控制制度,包括資金報銷等各個方面的控制制度,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部分部門沒有按照建立的控制制度內容開展相應的控制工作,特別是一些大項目報銷過程中存在著疏漏。部分單位缺乏科學、完善的運行機制,內部工作人員的責任心相對較低,同時內控工作與財務監督管理工作不能有效結合,導致其內部控制的覆蓋面不夠廣,不僅是財務監督管理工作,內部控制與其他工作之間也不能有效結合,如風險控制等各項工作,這就影響了內控工作的有效開展。
除內部控制設計安排外,行政事業單位還應注意內部控制規范工作存在的問題,主要問題是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內容完善程度較低。舉例來說,行政事業單位對法律的相關內容缺乏足夠的了解,導致其在此基礎上制定的制度的實用性較差,無法真正應用于行政事業單位,因此,該制度還存在許多需要完善和優化的地方[2]。此外,單位領導在制定財務決策時,忽視了單位業務部門的重要性,決策的制定缺乏咨詢意見,缺乏多方參考數據和各方建議,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不高,制定這樣的財務決策會給行政事業單位帶來很大的財務風險。
除了加強內部控制的規范性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還需要加強制度建設。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將涉及行政事業單位管理的各個方面,因此加強內部控制工作的制度化非常重要。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審計工作基礎建設不強,其財務控制流程還存在許多漏洞,管理方法也不科學有效,健全優化工作多是短期化的,缺乏長期穩定的優化工作。此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監督管理工作力度不夠,執行人員大多為財務人員,缺乏足夠的專業監督意識和水平,致使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監督工作難以落實,工作效果不佳。
單位組織機構設置不科學,有不少行政事業單位在制定重大決策過程中,單位內部財務科無權參與決策的制定和討論,財務科更多地參與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管理角色,更多的只是負責支付費用。結果,單位財務科對行政事業單位重要決策程序和決策內容了解不夠,難以有效發揮財務工作的監管職能,協助管理人員做出決策;對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工作內容了解不足,無法有效把握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工作的重點。此外,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分工不合理,人員的工作職能和職責沒有明確界定。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對于工作人員職能劃分、帳目、審計等職能無法做到科學有效地分工,在此基礎上單位內各崗位之間的制約作用也大大減少,出現了工作人員權責不清,不利于相關監管工作開展。企業在制定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時,缺少內部控制執行人員,同時各崗位的職能和責任沒有明確劃分,同時也沒有制定詳細具體的業務流程,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很容易出現推脫責任、責任追究困難等問題。這將直接影響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內部控制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不科學,大多數工作人員的工資較低,分配方式也不多樣,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他們難以主動地參與內部控制工作。與此同時許多行政單位的績效考核相關制度不健全,考核標準不統一,實施方式不合理,考核結果易受人為干擾因素的影響,諸如人際關系等一些與績效無關的因素都會影響績效考核結果,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激勵制度功能的發揮,嚴重的還會影響單位工作人員的政績觀,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落實更難,最后內部控制制度只能浮在表面,無法真正得到落實。舉例來說,有些單位的工作人員在執行內部控制工作時,雖然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工作成績突出,但在績效考核時,由于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被其他工作人員視為不懂變通、過于優秀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使他們最終未能獲得績效獎勵及相應的榮譽,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優秀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他們產生消極心態,認為工作做得好與做不好沒有什么區別,在以后的工作執行過程中,對規章制度的遵守就不再那么嚴格,工作過程中缺乏責任心,長期下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執行就會變得散漫、混亂。
首先,為使內部控制工作得以開展并有效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加強內部控制建設,使內部控制工作得以充分發揮。與此同時,行政事業單位也要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學習和培訓,提高本單位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其次,還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文化建設,將內部控制納入單位文化建設中,注重對內部控制的引導,有效地運用單位文化促進內部控制的實施。再次,還需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組織體制建設,不僅要加強內部各部門的專業化程度,而且要重視并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能力,例如,行政事業單位可針對內部控制執行監督等方面的工作,建立專門的組織[3]。最后,行政事業單位尤其不能忽視內部控制工作的整體性,內部控制應與單位管理發展等各項制度內容緊密結合,能夠有效地促進內部控制工作的落實,同時安排工作人員學習內部控制專業知識,提高對內部控制工作的認識,使單位工作人員更積極地參與到內部控制工作中來,促進單位科學、長遠的發展。
企業應重視并大幅度加強內部控制規范建設工作,不斷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整體水平。在實施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嚴格按照內部控制制度的內容進行運作,優化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內容,并在內部控制制度內容的構建上,結合規章制度的內容,以及內部控制制度的真實運行情況;此外,還必須重視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加強內部控制人員的學習與培訓,使內部控制工作人員更充分地認識到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優化更新傳統的工作人員思想觀念,明確各單位各部門的職責與定位,提高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程度,有效地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整體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樣,行政事業單位也不能忽視相關監督制度建設工作,開展財務監督時,財務科除了做好財務監督基礎工作外,還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協調能力,可以安排專門委員會,對財務內部控制進行管理,共同研究和探討財務內部控制在運行過程中的若干問題,共同制定相應的對策。最后,行政事業單位可建立“廉政風險點”檢查制度,并將內部控制工作充分運用于檢查中,第一時間發現問題,進行有效檢查,有助于有效降低單位廉政風險。
在開展內部控制工作時,應充分結合單位的實際發展情況,科學合理地開展內部控制建設,增強內部控制的系統性。一是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和漏洞進行梳理,不斷完善單位內部控制體系。二是積極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建立風險點監測系統、大數據庫分析和先進的云計算手段等各種技術,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最大限度地防范潛在的風險;三是單位在開展內部控制工作時,可以利用 PDCA循環,做好規范檢查管理等各項工作,有效加強內部控制工作各流程之間的緊密聯系。
要優化完善組織結構設置,科學合理安排崗位職責,明確各崗位的權責,規范統一各單位的業務流程。除要求崗位職責明確、定位明確外,單位在設置崗位時還應注重崗位科學,崗位之間相互分離,同時又能相互制約。在優化單位組織結構設置的同時,單位財務科還應積極參與單位的重大決策和管理工作,特別是一些重要的經濟或業務管理項目,使財務科能充分發揮其監督管理和輔助決策的職能,能有效地提高單位決策的科學性,能有效地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質量和內部控制水平。與此同時,行政事業單位還需要優化內部控制,充分結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內容,結合單位自身實際,制定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有效地促進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和落實。
一是行政事業單位招聘人員時,考慮的內容要全面,除了應該考慮其學歷、專業能力等因素外,還應該考慮其工作責任感等各方面因素。二是要注重對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的培訓;主動開展培訓工作,能在第一時間優化完善員工知識體系,提升員工的知識儲備和專業技能。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及審計人員業務素質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對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必須重視對工作人員進行職業能力培訓的工作,樹立工作人員終身學習的觀念,優化更新其知識體系,充分了解更新的法規內容,同時注重加強工作人員職業道德建設。三是要優化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激勵機制;公正、有效的激勵制度能夠真正地激勵員工,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他們更積極地履行職責和承擔責任,有效地促進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和實施。各單位應充實考核指標,并設置科學指標,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績效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嚴格執行相應的獎懲制度。獎賞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更是精神上的,精神上的獎賞能有效地增強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凝聚力。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改革不斷深化,國家對此也特別重視,應注重內部控制工作的優化和完善,加強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和制度建設,提高內部控制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有效防范控制風險,以利于行政事業單位長遠、可持續發展。在優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同時,應注重問題導向,積極研究和發現內部控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解決辦法,完善內部控制建設,特別是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中的重點問題,增強內部控制建設的規范性和系統性,從而有效提高內部控制建設的水平和工作效率,為單位的長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