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熊健
駐馬店市科源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 河南駐馬店 463000
綠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和高效的使用空間,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最終目的。綠色建筑遵循四節一環保原則,即節地、節能、節水、節材、環保,從實際出發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在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發展戰略要求下,綠色建筑工程是符合人民與社會綠色環保意識下的建筑施工理念,綠色建筑工程對社會經濟以及我國的生態環境都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因此,在進行建筑工程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相關企業與單位一定要加強綠色建筑工程的相關施工管理,同時在施工現場一定要注重對于現場的文明施工管理,根據當前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對文明施工管理進行創新與變革,構建相應的施工管理措施以及制度,促進施工現場的施工更加規范合理,并提升綠色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促進綠色建筑工程的發展。
雖然近年來一直強調可持續發展目標,但是由于建筑工程行業相關人員的環保意識不強、觀念陳舊、對綠色施工理念認識不足等問題,使得該目標的實現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從審批行業到驗收單位,在建筑管理的過程中仍以環境破壞為代價來獲取短期的利益,施工現場臟亂差、工業污水未得到統一回收治理、過于追求低成本的建筑工程材料等都會導致施工現場存在的動植物資源、地形地貌、地下水位等造成影響,嚴重影響了綠色施工理念在項目施工階段的有效推廣。
由于沒有明確的綠色施工相關標準和相關的法律法規保障,在管理中很難要求單位嚴格按照綠色理念施工。制度建設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制度本身、制度的執行和與之相關的審批工作三個方面,建筑工程行業現存的施工制度還存在一定缺陷和漏洞,對綠色施工理念的涉及較少,且不夠深入和具體,制度的執行因缺乏明確的指向性和針對性受到了影響。制度的不規范,使相關人員對綠色施工的監管執行缺乏力度。最后,部分項目審批部門對綠色施工理念缺乏相關的專業認識,為了減少工程時間并節約施工成本,導致對相關制度的審批也并不嚴格[1]。
綠色理念與建筑工程管理的融合時間尚短,在我國的建筑領域還屬于新生事物。雖然這種管理模式的應用,對企業的發展可以產生很強的動力,但是就當前的形勢來看,許多企業管理層并沒有認識到綠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作用。綠色管理意識缺乏的問題在我國當前的建筑領域普遍存在,這也是綠色理念與建筑工程管理相融合的最大阻力。許多管理人員在工程項目開展過程中不注重管理模式的改變,缺乏綠色施工意識,仍然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許多綠色施工技術無法得到有效落實,建筑施工問題并沒有得到任何改觀,如建筑施工現場環境嘈雜、煙塵滾滾,對周邊居民的生活產生了嚴重的干擾[2]。
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是當代建筑企業必須重視的問題?,F階段,我國的建筑工程中出現了多種節能技術。例如,在建筑外墻裝飾裝修的過程中,外墻保溫能力影響建筑項目整體的節能效果。作為建筑物內外空間隔絕的主要結構,建筑外墻保溫性能良好,可以有效降低熱量散失,避免出現室內熱量過度消耗?;诖耍谕鈮ρb飾裝修施工環節,需要對保溫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檢查,可以適當增加保溫層的厚度,或者在保溫層安裝施工完成后涂抹保溫砂漿,提升建筑外墻的保溫性能。通過節能技術的應用,可以減少建筑能耗,達到節能效果。另外,企業方面需要加強各種綠色材料的應用,取代原有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污染,真正落實綠色理念,推動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
圍繞著綠色建筑理念下對工程管理的相關研究,可以看出現在建筑建設的過程中,由于自身的復雜性還有工程所耗費的時長,在對其進行管理的期間都會耗費較多的能源以及資源,該問題也是建筑行業管理最為困擾的一個影響因素之一。新時代的發展對整個建筑行業來說,需要增強綠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實踐性,然后在實踐中根據發生的問題做出改變,既能保證建筑的質量,又能符合綠色建筑的理念。只有在實踐中進行完善,才可以把綠色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應用到工程中的每一個環節中。并且綠色建筑最應該注重的就是節約能源,因此確保施工節能工作才是最應該管理的重點內容。對此可以從材料、設備的選擇上進行仔細挑選,選擇節能好的設備進行運用,并加強對設備的維護和管理。
綠色建筑工程管理之前,一定要重視綠色管理體系的相關建設,需要更好的結合建筑現場的各種方面來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管理體系。一方面基于實際制定的施工方案可以更好地服務于綠色建筑工程施工中,保障了在實際施工期間不會因為施工方案的問題影響到綠色建筑工程進度,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工程的施工質量;另一方面在管理上也因為有了詳細的施工方案作為有效地參考依據,為綠色建筑施工的質量保障上了份雙保險[3]。
綜合以上所闡述的,綠色建筑工程的推廣需要給基層施工人員灌輸理念,給施工團隊管理人員普及相關專業知識,政府機構制定相關條例,嚴格落實,定期檢查,此外,也應大力宣傳推廣綠色建筑施工,建立形成有效地施工技術標準,構建完善的施工建設體系,促進工程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對購買的原材料不斷隨機檢查、檢測,避免供應商或者運輸公司偷梁換柱,因此影響施工質量。無論是建筑團隊,還是政府機構,還是普通大眾都應該支持推動綠色施工的進步,改善大家生活的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