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昕
內蒙古赤峰市特種設備檢驗所 內蒙古赤峰 024000
無損檢測技術就是在不影響被檢測設備性能和結構的情況下,利用被測對象內部結構的異常和缺陷所產生的光、電、熱、聲等現象,運用現代化設備、技術,對被測物內部、表面、大小等性質進行檢查、測試和定性。目前,無損檢測技術已經成為反映國家工業技術水平的重要標志,因此,無損檢測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現今,在承壓類特種設備中常用的技術手段有射線檢驗、液體滲透檢驗、聲波檢驗、超聲波衍射檢驗以及磁粉檢驗等,各檢測方法應用環境和檢測對象等存在一定的差異,在選擇檢測方法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不能盲目選擇。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無損檢測技術由無損探傷技術發展為無損檢測,到現在發展成為無損評價。其中,無損探傷就是通過無損技術探測和發現缺陷,而無損檢測不僅是對待測物的缺陷進行檢測,還會對待測物的結構、性質以及狀態進行分析和識別?,F今,無損評價就是在無損檢測的基礎上,檢測準確性和精度有所提升,并且能夠獲取待測物更加全面的數據信息,通過圖像技術、自動化技術以及數據分析技術將待測設備的狀態和性能信息更加全面形象地給出檢測評價和分析,并且檢測人員能夠直觀地查看待測件的實際狀態,有助于定位缺陷點和不良點,加快定位問題點,提升檢測速度。
在無損檢測技術中,射線檢測技術較為典型且十分重要。其作用原理是:射線自物體穿透時,有散射和吸收現象發生,且所穿物體的材料不同,呈現出的散射和吸收程度也存在較大差異,通過光圖分析,得到設備的整體信息。在射線無損檢測技術具體實施時,以中子射線、X-射線和γ-射線最為常用。其中,中子射線因自身特性原因,僅在部分特殊檢測中應用;X-射線和γ-射線有較為廣泛的適用范圍,如機電類設備、鍋爐設備等,均可獲得理想的檢測效果。在檢測時,檢測人員需通過檢測設備,將射線發射至待檢測設備分析獲取的數據,對受損部位進行確定,完成檢測工作。采取射線無損檢測技術對特種設備進行檢測,結果可信度較高,對特種設備特有點位,如焊接縫隙、氣孔、細小裂縫、針孔等,均具有較為理想的適用性。當然,此項探傷技術也有不足之處,具體為:在針對大面積特種設備進行檢測時,效率相對偏低;在開展檢測過程中有射線發出,會對檢測人員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目前,雖已引入無人射線檢測技術,但具體實施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仍須進一步完善。
紅外線無損檢測技術的原理是:在常規環境下,所有物體均可依據自身所分布的原子、分子在運動程度上的強弱,向外輻射不同程度的熱紅外量。在檢測過程中,可依據待測設備所具有的特性,適度加熱,依據物體在溫度梯度上的分布特征,通過紅外熱像儀對相關情況進行記錄,經紅外熱序圖列,掌握設備在運行狀態下的真實狀況?,F階段,紅外線無損檢測技術包括2種形式:被動與主動。其中,被動形式是當特種設備自身溫度居較高水平時,紅外輻射強度較強,無須進行加熱處理,檢測工作可直接實施。主動形式是當特種設備自身溫度居較低水平時,紅外輻射強度較弱,無法滿足檢測要求,須進行人工加熱處理,使熱量在特種設備內部進行有效傳導,再依據受損程度,結合紅外強度差異,獲取檢測結果。紅外線無損檢測技術無障礙問題存在,對各種特種設備均適用。
該技術具備多項優勢,具體表現在:探傷儀體積較小,重量較輕,方便攜帶,且各環節操作也較為簡便。另外,在具體應用期間不會對人體構成明顯傷害。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有較為廣泛的應用范圍,可對焊縫內有無缺陷問題及高壓螺栓和壓力容器有無裂紋存在進行檢測。除此之外,也可檢測液位流量、材料硬度、厚度、黏結強度、殘余應力等物理性質。但需重視的是,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對檢測形狀復雜且不規則、表面較為粗糙的工件并不具備可行性。
磁粉無損檢測技術多用于制作中的半成品和成品階段的特種設備檢測。通常情況下,金屬工件在磁化后,若存在夾雜物、裂紋等缺陷會產生漏磁場現象,在漏磁場作用下,磁粉會被大量吸附其中。在開展檢測工作時,可根據磁粉的具體分布,快速且精準地查找工件上的缺陷。此項檢測技術,較為便捷,效率也較高。另外,磁粉無損檢測技術一般可采取有顏色特征的磁粉來檢測,進而可更加清晰地呈現工件存在缺陷的位置。
對特種設備進行檢測之前,首先要核實需要進行檢測的設備的性質類別,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選擇使用哪一種無損檢測技術,不同材質的設備適合采用的檢測技術也不一樣。由于設備性能和質量的提高,使用的制作原材料有些是特殊原料制作的,對于這些特殊的材料需要充分的進行了解,根據原材料的性質和優缺點來確定檢測技術類型。
對設備提前做好處理,主要是對金屬零件的表面處理和連接點的處理,尤其是采用磁粉檢測技術時,金屬表面生銹、氧化的地方一定要處理干凈,以免影響磁粉磁線的正常規律,一旦產生干擾就會造成判斷失誤,產生安全隱患,影響質量和使用安全。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特種設備無損檢測技術趨向完善,并在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尤其在特種設備生產、調試、安裝、使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具體表現在,除可確保特種設備性能完好、正常使用外,還可以及時檢測出現存故障及潛在故障,有效控制故障發生的概率,降低生產成本,進而有效提升生產效益,推動社會及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