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筱峰 馬遠路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設備制造廠 四川樂山 610051
機械制造過程的質量控制不僅和企業自身有著一定的聯系,更關乎著消費者的利益。機械制造企業在發展中的質量控制需要眾多理論支撐,從多個方面展現我國機械制作行業的發展,而優質的管理措施會為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正常運行。因此,相關人員必須要加強對質量控制和管理的重視工作,嚴格按照相關的標準和規定加強對產品、對材料、對工藝過程的控制和管理,這樣既能保證產品的加工質量,又能促進企業的深度發展。在具體實踐中,就要把握到一些具體的質量控制理念和方法,并且將其落實到機械制造生產的實際工作當中,使其發揮出切實的作用。
(1)集成化工藝系統調整法。工藝部門在產品制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從多個角度分析企業的車間布局、設備和加工等信息。所以在集成化系統開發的時候,應該建立完善的系統模型,清楚各個環節的潛在聯系,促進它們之間的相互發展。例如在工藝結構模型的設計中,將其分為零件和部件工藝,對零件工藝的要求是從原材料的加工到制造都是極為精密的過程。而部件的工藝模型,則是以部件工藝的BOM為重點,對產品結構進行綜合分析,完成裝配和加工技術,并確定制造過程中所使用的設備、工具等。工藝BOM則是結合工程的加固水平來設計,明確認識到各個零部件之間的關系,認識到零件在何處制造,是誰完成的,利用什么材料制造等信息。通過對這些制造信息形成把握,就能夠明確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一旦某些方面出現質量問題,就可以針對性確定出現問題的環節,然后實現控制[1]。
(2)加工精度測試法。機械制造企業中零件的形狀、尺寸和位置的精確度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這也是提高加工精度的重要手段。相關人員在設計的時候,充分認識到工藝系統因為受熱會出現變形,進而導致測量的時候出現數據上的錯誤,并認識到這是由于加熱變形所引起的。要強化對機械制造企業的質量控制工作,利用加工精度測試法,實現機械制造的精準度,這樣才能更好適應市場需求。精度機械制造的原型則是在傳統技術上進行二次創新,不斷升級和發展,最終形成的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工作人員對加工精密測試技術進行創新的時候,還應該對相關的工業應用技術進行綜合分析,將研究結果和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進行有效整合,以此來促進技術的發展和創新。
(1)加強對產品的檢查和控制。機械制造的時候,會涉及到多種工藝技術,經過鍛造、連接等形式,才能形成完整的作品,所以不能忽視制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尤其是在產品的檢查和控制中。首先,要確定現代化的管理體系,準確認識到IS09001質量管理存在的意義和實施價值,加強監督力度,保證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其次,積極引進現代化的管理體系,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對各個環節的有效控制,保證制造機械設備的正常進行,達到提前預防的效果。最后,加強對產品信息數據的管理力度。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在現場采集的數據,應該統一錄入到計算機系統中,便于企業加強對產品的監控。一般產品在合格的情況,應該對信息數據進行系統闡述,結合動態化的質量檢測數據,完成信息的處理和傳遞工作,避免不合格產品的介入,更好地保證產品質量。而且對產品制造工序的相關數據進行管理時,認識到這些數據都是來自于比較重要的制造工序,從信息的傳遞和處理中,為工序優化提供依據,提高產品質量[2]。
(2)強化機械設計人員的安全意識。機械制造工作進行的時候,應該加強對工作人員的質量意識培訓工作,如加工、接收等工序,禁止接收不良產品,為提高產品質量提供保障。新時期背景下,要提高制造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加強對職工的質量培訓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企業組織員工積極參與到培訓活動中,如知識講座,專業技能傳授等,逐漸提高管理的水平。例如XX及機械制造企業則對一線員工進行了系統的質量培訓,邀請專業工程師來授課,從設備組裝控制要點、包裝控制要點、工匠精神等多個方面進行講解。講師對驅動部的組裝進行重點闡述,認識到正確的制造和安裝可以最大化保證核心部件的穩定性,并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培訓中將施工工藝與實際安裝情況相結合,對安裝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比較改進,在理論講授+實踐鍛煉的模式下,工人們對此有新的認知,同時也啟發了他們的工匠精神,制造出更具市場競爭力的機械設備。另一方面,在技能培訓的過程中做好職工的質量意識教育工作,將自我成長和企業發展進行有效結合,樹立良好的主人翁意識,促進機械制造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提升[3]。
(3)加強對材料的質量監控。機械制造過程中,加強對材料的選擇和應用。材料性能的高低決定了設備的使用壽命,所以一定要保證材料的合理性,遵循選擇和應用相互結合的原則。首先,認識到零件所工作的環境,在此基礎上選擇材料,在分析機械零件的綜合情況時,盡量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其次,還要考慮到零件所處溫度的環境變化情況,正確處理零件使用和材料投入的關系,將零件的各種性能考慮在內。而在產品設計階段材料的選擇,分析生成零件的難度程度,有的工藝水平比較高,進而導致制造效率低;有的工藝水平低;制造效率高。所以在認真分析零件難度程度的基礎上,合理選擇材料,將經濟性和實用性考慮在內,分析不同材料的性價比,在保證零件質量合格的基礎上,選擇性價比最高的材料[4]。
(4)對制造流程的有效管理。工藝流程在機械生成和加工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如若無法保證流程的科學和合理,加上客觀因素的影響,會降低產品的質量。因此,進一步優化工藝操作流程,將零件的加工質量、加工效率考慮在內,縮短工作時間,保證生產流程的合理化。同時,在產品加工前,工作人員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對部件進行精準定位,避免由于反復操作所產生的誤差,符合產品設備的標準。當工作人員對加工質量進行檢查的時候,根據測量時得出的數據為依據,開展設計工作,而后保證各個環節的產品質量符合質量要求,一旦出現任何的質量問題,工作人員要立即評估測量,查找原因,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由此可見看出,只有經過測試和檢驗的工作,才能確保在合格后進入下一階段的生產,避免不符合產品所帶來的缺陷[5]。
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機械制造企業在生產和加工的過程中,需要相關人員結合產品特點進行綜合分析,選擇合適的工藝,加強對產品的質量控制工作。針對部件質量誤差方面的問題,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為各個環節的加工質量提供有效保障,進一步提高產品的使用性能,進而促進機械制造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