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蕾
山東省單縣水務局 山東單縣 274300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人口眾多。在國家的發展戰略中,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農田作為農業生產的基本資源,應該建立和使用好,支持農業生產的水利工程也是重點建設和管理內容。在我國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如何管理好水利工程建設一直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農村農田水利工程具有顯著的非價格性質。從項目的主體和功能來看,屬于公共基礎工程,市場競爭較弱,沒有規范的價格機制。該項目不會給建筑商帶來太多的經濟回報,但需要付出更多的代價。要投資的資金相對較大。雖然它們具有一定的減災效果,但減災收益不穩定,是非價格的。
從工程消費的角度來看,該項目獨占,農田水利工程可以保護農村居民,項目本身不存在消費需求,受益人可以從工程系統中獲得經濟保護,但經濟效益對其他人來說沒有任何效益[1]。
管理體制不完善是導致農田水利工程在建成之后沒有得到有效管理的重要原因。在實施農田水利管理過程中需要村民積極地參與其中,但是由于管理體制問題,造成管理效果不明顯。從目前農村對基礎設施的管理現狀來看,管理體制比較落后,沒有根據社會的發展狀況進行完善和改進,從而使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無法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從實際情況來看,農田水利工程存在管理體制不先進、管理機制不靈活、缺乏專業的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理念及缺乏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開展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等問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機制在理論和建設上發展較晚,所使用的設備比較落后,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較低,并且缺乏充足的經費[2]。
在建設農田水利工程時,沒有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也沒有重視對設施的檢修和維護,而且資金投入不足,導致在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因為管理不善而導致部分設施被損壞嚴重,從而嚴重影響到農田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和作用的發揮。對于小型農田水利,因為支出遠遠超過收入,所以資金缺乏問題比較普遍,給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造成了不利影響,在設備出現問題的時候因為沒有專業技術人員和充足的資金,無法做到及時修復,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更多的問題[3]。
將農業與水利工程相結合并沒有在農村地區得到廣泛的推行,很多工作人員和農民都沒有樹立管護意識,所以政府部門在完成農田水利工程之后,不能對水利工程進行有效的保護和管理,導致農田水利工程沒有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作用。農田水利工程管護意識淡薄一方面表現在相關部門沒有做好宣傳工作。社會發展自身具有階段性,所以我們國家有一大部分農民在生產的過程中依然被傳統的思想觀念所限制,對現代化發展理念缺乏一定的認識,維護意識也較差。另一方面表現在水利管理機制不健全。政府部門將農田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沒有配備專業的技術人員對農民進行農業發展理念的引導和技術的指導,對于公共基礎設施缺乏高度的保護意識,所以沒有對小型農田當中的機器設備進行有效的維護[4]。
(1)相關部門要建立運營管理機制,加強對農村水利工程的管理。
(2)堅決執行國家水利部門的有關管理制度,深化體制改革,嚴格落實各項管理規定,調動農民參與水利工程管理的積極性。
(3)建立和完善管理責任制度,科學劃分管理人員的職責與權限。
人力資源配置是決定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能夠保證一切管理活動的正常進行。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上,需要重視人力資源的配置環節,加強人才的選拔與配置。水利部門要定期組織相關的培訓,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使管理人員具備水利工程管理的專業知識[5]。
有些農民沒有意識到水利工程對于農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因此,水利部門需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的管護意識,使得農民能夠積極參與到水利工程的管理中。其次,宣傳教育過程中,還需要提升農民的節水意識,鼓勵農民使用節水農田灌溉技術。水利部門相關人員要將宣傳工作落實到各個村鎮中,加強與農民的交流,使得農民能夠意識到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灌溉、防洪、抗旱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得農民可以在日常的農業活動中具備節水意識,發揮水資源的價值。最后,規范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規范與標準,使得管理人員、農民等都可以在該制度下實現對水利工程的科學利用。
總之,小農田水利工程是農業生產不可缺少的保證。在中國農業的轉型升級中,不僅要建設符合時代要求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還要管理已經投入使用或即將投入使用的項目。在管理模式的選擇上,要從實際出發,科學選擇,努力發揮各水利工程的作用,以最小的管理成本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