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妮 張春燕
1.同圓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煙臺分公司 山東煙臺 264000;2.朗建城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東煙臺 264000
當前,我國能源極為緊張,建筑節能不僅可以有效地緩解能源危機,而且還可以改善人們日常生活,且對于環保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建筑節能是十分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其所涉及的技術較多,因此,我們需要對節能設計的實際應用進行大幅度增強,以此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1]。
現階段,我國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問題尤為突出,上述問題也影響了人們日常生產和生活。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中的重要基礎,并成為維護生態平衡的關鍵。建筑節能環保是建筑行業發展中的重要目標,有利于促進行業創新發展。環保型建筑設計能夠有效降低建筑材料消耗,可大規模應用節能環保材料,發揮出可再生資源和可循環利用資源的最大效能,一方面削弱建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也可延長材料的使用壽命,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應全方位結合建筑所在的地理位置、社會特點和當地人的居住喜好,在保護當地自然及人文環境的同時,引導居住者更加真切地感受現代設計的發展與轉變。建筑中的節能環保理念也要與當地的地理和環境特點有機結合,促進當地的自然保護,規避建筑建設引發的自然和文化破壞,滿足居住需求,做到環境、自然及文化的有機結合,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當前,關于建筑節能設計,我國現已制定相關施工標準規范,并頒布嚴格的施工圖紙審查制度。其中,建筑節能規劃設計是重點內容,其基于建筑物建設區域的自然條件和施工條件下,將建筑物外觀設計、周邊氣候環境及能源配置進行有效的結合[2]。
建筑工程設計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綜合實踐活動,其因科技的發展而發展,建筑設備、施工以及建材技術也處在不斷發展以及創新的狀態中,這種上升的趨勢要求建筑工程設計在新時代的實踐中,要更加重視通過融合科技實現節能理念,提升節能效果,而節能環保材料的應用是實現建筑科技創新、綠色環保的重要環節。在化工技術、納米材料持續發展和改進的大環境下,建筑用材逐漸向堅固、美觀、輕盈、節能的新趨勢發展,促進了墻體隔熱與保溫技術的快速研發,出現了保溫、阻燃性能好的新型材料,實現了建筑在保證氣體流通的前提下,保溫、隔熱水平的顯著提高。
首先,墻體是影響建筑同外界交換熱量的主體,也因其面積占比較高而成為建筑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外墻在建筑設計時既要確保具有堅固實用的基本功能,又要對節能和隔熱性能進行全面考量,因此在建筑施工中要保證磚塊壓實并排列整齊,在選擇墻體材料時要將環保性、輕質性納入衡量標準,從而在設計及施工階段體現建筑節能理念。
其次,填充材料的應用。防凍劑在空心磚中填充后,可顯著提高墻體的保護功能,同時提升墻體的保溫、隔熱性能,降低室內溫度的變化幅度,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礦物氈和玻璃棉在屋頂和地板結構中的使用可顯著提升傳熱性能。
最后,墻體材料的選擇。近年來,為追求外觀對人的吸引效果,許多大型建筑物對玻璃幕墻情有獨鐘,但玻璃幕墻反射所產生的噪光,會導致人產生眩暈、暫時性失明,常常引發事故,因此其產生的光污染也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促使墻體材料選擇向更科學、更優化、更環保的方向發展。在滿足隔熱和采光效果的同時,達到經濟、健康、節能相融合的效果成為建筑行業新的發展方向。
第一,朝向。設計者要以周圍生態環境為基礎,高度關注規劃設計和建筑布局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在建筑設計中合理應用風能、太陽能和當地的可再生資源,認真分析建筑位置的地形地勢特征、周邊建筑物遮擋概況以及朝向等。如在建筑布局設計中需適當減少其他建筑物對工程的遮擋,這樣在延長建筑光照時間,減少電能消耗的同時,也可在冬季提高室內的溫度。第二,通風。通風及避風在建筑設計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在高溫地區,應采用通透平方形式改善自然通風效果,加速室內空氣流通,提高室內舒適度。如無需考慮窗戶和玻璃的類型,寒冷地區兩棟建筑體積完全一致時,正方形平面熱效率明顯高于長方形的平面熱效率,若全方位考慮溫度變化、居民使用形式及被動太陽輻射冷熱概況等多重因素,則正方形平面并非最佳的平面形式。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務必結合工程實際科學設計避風,以此優化建筑的抗寒性能[3]。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速度的不斷加快,各類不可再生資源消耗也在不斷提高,使得新能源技術的應用變得格外重要。新能源通常為清潔型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不同于傳統能源,可再生是其最主要的特點,將其應用在建筑工程中可以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為我國不可再生能源保護奠定基礎。新能源的應用可以促進行業發展,如在建設中應用太陽能或地熱能,可以實現綜合供暖,如在江淮以北的地區早晚溫差較大,新能源可以為房屋提供暖氣,一定程度上代替電能的使用,起到節能保護的作用。新能源的應用不僅可以使建筑行業更加完善,且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總之,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也在逐漸完善。當前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正逐漸增加,建筑行業也意識到了節能保護的意義,因此需要在建設前進行節能設計,合理應用當前先進的新型能源,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從而促進建筑工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