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永 張朝臣
山東祥泰園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臨沂 276000
臺背路基施工段必須選擇高質量填料,并圍繞各類土壤的性質展開試驗與分析。需踐行節約發展的基本理念,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則,盡可能縮短材料運輸距離,減少成本投入。若選用的是非滲水性材料,需按特定的比例摻入水泥或石灰,以改善材料的工程性能[1]。
在路基下坡角外增設寬度為1m的護坡道,并于該建筑物的外側修筑混凝土邊溝,于邊溝外側設置寬50cm的擋水埝,以護坡道高程情況為準合理調整溝底縱坡,以便高效排水。
邊溝施工可選擇反開槽工藝,開挖前必須組織填土和碾壓作業,保證其壓實度≥90%。急流槽3m范圍內的邊溝應得到有效防護,可利用M10漿砌片石加固,并下設10cm厚的砂礫墊層。急流槽施工所用材料以C30混凝土為宜,寬度和深度均為30cm,壁厚10cm。為避免滑移現象,在急流槽施工時需配套防滑平臺,通過澆筑的方式將其與槽身共同構成完整的整體結構[2]。
路橋連接區域若存在軟弱地基,需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處理措施,以切實提高地基承載能力,盡可能減小工后沉降量。軟基地質條件特殊,于該處修筑橋臺時可選擇樁基礎方式,從而增強橋臺的穩定性。路堤處的軟基可通過換填的方式加以處理,必要時可設置振動碎石樁。存在含水量偏大的粘土層時,可在該處組織換土回填作業,或將該部分土體翻挖晾曬,再鋪筑60cm厚石灰土,以便改善軟基失穩狀態。
(1)常見的搭板布設形式。搭板布設應用較為廣泛的有如下3種:一是搭板以傾斜的姿態設置在路堤內。它可使路面剛度逐步變化,但其局限之處在于施工難度較大。二是搭板與路面平行布置。施工中應保證搭板頂面標高和橋面底層標高具有一致性,其施工難度相對較低。三是合理預留反向坡度,保證橋臺連接處與搭板標高具有一致性。但其與路面連接區域應適當提高,以便形成反向坡度[3]。
(2)搭板和橋臺的連接。搭板近橋臺端應設置于橋臺上,考慮到搭板易出現縱向滑動問題,需加強對搭板和臺背間的處理。于該處設置水平錨桿和豎直錨桿,間距以70-80cm較為合適。此外,還需加強對搭板近臺端的防護,于該處按照800mm的間距標準依次設置。搭板發生轉動時易導致路面結構層受損,為避免此問題,需合理優化搭板近臺端上緣與牛腿上緣結構。
(3)搭板施工工藝。搭板施工過程中,必須根據規范將立模工作落實到位,保證澆筑成型后混凝土表面具有足夠平整性。搭板與基層的間距相對較小,若基層厚度不足,將在壓路機壓實下而受損。鑒于此,若遇到搭板與基層頂面間距<10cm情況,則必須在瀝青下面層施工前,將該處的水穩基層清理干凈,以保證臺背的回填結構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平整性。
路橋連接區域的碾壓以小型設備為宜,按照分層的方式依次碾壓到位,有效減小道路與橋梁的沉降差,以免發生跳車現象。回填尺寸控制方面,應保證底長不小于2m,路基土和回填土需按照1:1.5的比例對接。臺背區域的填土應充分遵循剛柔過渡的基本理念,所用材料應具有半剛性特點,如級配碎石等。此類材料被應用于臺背施工后,具有足夠的水穩定性,可避免路基大范圍變形問題,且經壓路機壓實處理后,該處的壓縮模量也將提高。
(1)錨管定位。全面清理現場,加強對原材料質量和設備性能的檢驗,若無誤方可組織路堤加筋注漿補強作業。施工到位后,精準定位錨管的孔位,再利用石灰做好標記,作為后續施工的基準。
(2)錨入錨管。確保錨桿的孔位完全滿足設計要求后,可利用氣動式沖擊錘打入錨桿。期間需由專員加強現場檢查,避免錨桿偏斜等質量問題,同時根據現場作業情況預判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采取預防措施。
(3)壓力注漿。錨管順利錨入后,需組織壓力注漿作業。根據配比要求制得質量達標的漿液,要求其水灰比達0.75,原材料用量偏差需控制在5%以內。正式注漿前需向其中泵入清水,以便有效清理孔底的廢渣。孔內保持潔凈狀態后方可注入水泥漿液。注漿壓力應逐步提高,達到設計終壓要求后需穩壓10min以上。檢查穩壓階段的壓力降幅,若實際幅度在5%以內且注漿量<1L/min,則可暫停注漿作業。
路基與橋臺連接區域易存在積水,因此施工前需將該部分積水清理干凈,以免導致施工材料性能下降。橋臺與路基的連接區域應布設滲水墻,并在底部設置透水管,以便該處的積水能夠快速排出。填筑層施工中使用的碎石材料,必須嚴格控制其用量,并根據現場情況合理修筑排水坡。路基與橫向結構所形成的連接區域應具有較強的排水能力,為滿足此要求,可在基坑底部回填適量碎石和混凝土。頂部填筑厚度未達到1m時,可使用小型壓路機處理,實際松鋪厚度至少需達到20cm。路堤與路塹過渡區域施工過程中,首先需清理地基表層,使其具有平整性,在此基礎上同步填筑。以現場地質條件為基本依據,按特定的方法完成路堤與路塹結合處的填筑作業。遇軟質巖石或土質路塹時,應根據原地面的縱向結構設置合適的坡面比例,并于該處開挖臺階。遇堅硬巖石時,需在路塹的一側縱向開挖,另一側則設置為連接結構。以施工方案為基本依據,合理選擇質量達標的填料,依據規范將其填筑到位。
道路與橋梁連接段的施工應根據施工要點選擇合適的施工技術,做好軟土地基處理、路基分層攤鋪壓實、臺背回填,保證每一道施工工序和施工質量均滿足要求,加強施工全過程的質量監督,從而進一步提高道路整體的使用安全性和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