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靜 張燕 李莉
山東省塑料研究開發中心 山東濟南 250002
眾說周知,實驗室的技術運作是通過技術管理來實現的。技術管理是指檢驗檢測機構從識別客戶需求開始,將客戶的需求轉化為過程輸入,利用人員、環境、設施、設備、計量溯源、外部供應品和服務等資源開展檢驗檢測活動,通過合同評審,分包、方法選擇、抽樣、樣品處置、結果質量控制等檢驗檢測活動得出數據和結果,形成檢驗檢測報告或證書的全過程。由此可見,技術管理是檢驗檢測機構工作的主線,一個檢測數據的得出需要方方面面工作的把控尚可完成,我們下面要談的是其中試驗條件控制的重要性。
大家都清楚,標準是經公認機構批準,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是實驗室開展檢驗檢測工作的重要技術依據,人們依據共同的標準進行產品檢驗,采用相同的試驗條件,得出的結果才具有可對比性和真實性,如實驗室之間進行的能力驗證就是很好的實例,參加比對試驗時使用同一批次的樣品,采用同一個標準進行檢驗,這種情況下就要求實驗室采用相同的試驗條件,一旦實驗室檢測結果與真值發生偏離較大,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可能是試驗條件發生偏離,二可能是檢測設備不準確,三可能是人員能力不滿足崗位要求等。
下面就標準中試驗條件控制偏離引起的結果偏離進行簡單的分析。
從事塑料制品檢測工作二十余年,充分體會到嚴格按照標準要求實施檢測的重要性,試驗條件一旦偏離標準要求,結果就會受到影響,導致結果的失真,不能很好地反映樣品的真實情況。
當客戶提出檢測偏離時,必須讓客戶在委托協議上簽字確認,再經實驗室技術負責人確認后方可實施偏離,但最終實驗室只給出偏離項目的檢測結果,不進行單項判定和最終的產品結論。
如下就以具體的事例來分析一下溫度變化對管材環剛度的測試影響,速度變化對纖維斷裂強度的測試影響,薄膜樣品采用不同刀具裁取試樣對結果的影響等。
以聚乙烯纏繞管材的環剛度檢測為例。按照GB/T19472.2-2017【埋地用聚乙烯(PE)結構壁管道系統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材】和GB/T9647-2015【熱塑性塑料管材環剛度的測定】標準要求,環剛度的試驗條件要求在標準的溫、濕度下進行,其中溫度要求為23℃±2℃,我們采用了三個不同試驗溫度點來進行試驗結果的比對,試驗溫度分別為18℃、23℃、28℃,結果發現當溫度為標準的23℃時環剛度為10.4kN/m2,當溫度降低到18℃時環剛度為13.3kN/m2,增大明顯,而溫度升高到28℃時環剛度為10.4kN/m2,幾乎無變化。
以混凝土用聚丙烯工程纖維斷裂強度檢測為例。按照GB/T21120-2018【水泥混凝土和砂漿用合成纖維】標準要求,纖維的斷裂強度試驗速度為500mm/min,我們采用三個不同的速度點來進行試驗結果的比對,分別是100mm/min、300mm/min、500mm/min,檢 測 結 果 分 別 為445.1MPa、455.0MPa 和417.6MPa,檢測結果表明當試驗速度在100mm/min-300mm/min之間時,強度變化很小,但當速度升至標準的500mm/min 時則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且為三個速度點的最低值。
按照GB/T4456-2008【包裝用聚乙烯吹塑薄膜】和GB/T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測試第三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試驗條件】標準要求,薄膜拉伸強度的裁切刀具為有效寬度10mm,長度115mm 的啞鈴型裁刀,我們采用三個不同規格的啞鈴型裁刀進行樣品裁取,分別是有效寬度10mm,長度115mm 的啞鈴型裁刀,有效寬度6mm,長度110mm 的啞鈴型裁刀,有效寬度10mm,長度150mm 的啞鈴型裁刀進行樣品裁取,結果分別為45.2MPa(6/110mm 樣品)、61.6MPa(10/115mm 樣品)、51.1MPa(10/150mm 樣品),檢測結果表明用標準試樣(有效寬度為10mm,長度115mm)的樣品檢測結果均高于其他兩個尺寸試樣的檢測結果。
由此可見,當試驗條件發生變化時,產品的最終結果發生偏離的幾率很高,會直接影響被檢樣品最終的檢測結果,從而無法真實地反映出產品的實際情況。
因此要求試驗人員在實際的檢測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嚴格按照標準要求的每一個步驟去實施,按部就班,一絲不茍,來不得半點馬虎和隨意[4]。
另外實驗室除了對檢驗檢測設備進行定期的檢定、校準外,溫、濕度監測裝置的有效性和穩定性也應該關注,對其定期檢定、校準是最有力的保障。
加強檢驗人員職業操守的培育,養成公正客觀嚴謹的良好素養,加大崗位培訓力度,加大實驗室內部監督管理力度,用嚴明的制度和自律的意識為檢測工作保駕護航。
以上分析得出,檢測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滲透著對科學態度嚴謹的要求,檢測數據的真實情況與國民經濟建設、作業安全、食品安全,環境安全等息息相關,從而體現了檢測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每一位檢驗人員都應以從事這份職業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