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
貴州中建偉業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筑勘察設計研究院 貴州凱里 556000
高層建筑如果沒有完善防震設計,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會出現搖擺、斷裂的現象,甚至會產生坍塌的風險和危險。其次居住在高層的居民遇到突發情況如果沒有妥善的避險和避害措施.生命財產的安全會受到威脅。高層建筑逐漸成為城市的主要建筑群,其承載的容量較大,為了保證社會穩定和人們安全必須做好高層建筑的防震設計[1]。
由于地震擁有隨機性、破壞性等多種特點,一旦發生會給社會造成非常巨大的損失。所以,高層混凝土結構建筑的抗震能力直接與人們的生命安全及財產安全相關聯。因此,工程師在規劃建筑結構的同時,還應研究能夠對抗震起到作用的建筑材料,在了解建筑施工技術、經濟、環保等多方面性能的基礎上,采用有效的措施使高層混凝土結構建筑的抗震性能得到進一步加強,同時起到良好的效果,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進行保障。
德宏建筑采用的是傳承于古代的建筑方式,隨著時代的進步,在原先的基礎上不斷的改革創新,借鑒了許多別的巧妙方式,而這些方法才是能夠讓建筑擁有抗震能力的關鍵。榫卯是一種很是巧妙的發明,而華夏的祖先們使用榫卯的時間可以追溯到7000年之前,因為榫卯的奇特就在于它根本不需要釘子連接,完全靠的是咬合,這種超越工業工具的發明令我國的榫卯木結構發明在歷史上再沒有可以出其右的。特點如下:①柔性的框架結構:墻倒屋不塌。②整體浮筏式基儲斗拱、榫卯:抗擊地震的關鍵。
(1)在剛度要求上。對高樓層的建筑設計尤其是混凝土建筑,其設計方面在剛度上面的數據一定要確切,在建筑設計中物理和工程建筑的知識是一定要整體運用的,相連的方法一定要符合科學,然后在此基礎上調節整合改進,這樣才能增加結構的抗震性能,讓建筑物在地震發生時在受力上保持在一定的范圍。這樣的設計要求能夠在基礎結構發生變形的情況下,憑借抗震結構自身帶有的調節性,以此確保建筑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不出差錯,即使需要檢修也不會造成影響。
(2)在受力上的構件要求。構件受力是高層混凝土建筑首先要考慮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建筑物的抗震構架的構建離不開構件受力的支撐。研究數據表明,在建筑的剛度相對帶有柔性的情形下,遭到較為嚴重的地震時,主要的構架會被破壞得較為厲害,并且如果余震多發的話,結構會再次被破壞,結構非常容易崩毀,造成難以想象的情況。因此,對抗震結構進行設計的時候,設計方一定要實際考察建筑的受力方面,仔細研究建筑在各個方面需要的受力,在這基礎上增強建筑的抗震性能,實施卓有成效的方式和方法,在震中能夠盡可能減少結構性的破壞。
(3)結構的延展性要求。高層建筑結構在建筑設計建造的過程中是決不能忽視的,它是整個建筑的安全保障和穩定保障的核心。所以,在設計建筑結構尤其是高樓層的架構時,一定要把科學合理地設計放在第一位,不能隨意進行刪減或者增加符合設計所提出的要求和標準,以此來確保設計的實際作用。
高樓層混凝土建筑結構抗震性能設計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在這期間的人是處在一個不斷修改設計的過程中的,目的是讓設計具備科學性,并保證對高層建筑混凝土抗震結構的受力保持在一個能夠協調和控制范圍之內,保證平衡和受力均衡達到抗震的作用。此外,設計人員也不能忽視高層混凝土建筑抗震性結構層次性問題,因為這種結構具有抗震和穩定的性能。地質也是開展實際考察的一個重要方面,全方位認識所選地區的地質情況,對建筑所設計的抗震方面保持嚴肅的態度,提高抗震性能。
筒體、懸掛、剪力墻等作為高層混凝土抗震結構設計的主要形式,在很多的建筑的優化方案中都會被應用。筒結構是建筑構架的核心,以其為例,在開始設計的時候,因為腰桁架加強層和伸臂桁架的設計會使建筑出現一些薄弱層,設計人員一定要時刻注意這方面,因此,要求設計人員在設計時運用限制剛度的思路,以此來對加強層削弱[2]。
建筑位置的選擇是高層混凝土建筑需要放在第一位考慮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建筑物需要的抗震性能大小,因為它對建筑的抗震有最直接的要求,因此,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該地區的地震發生情況,有依據有理論支持的選擇建設位置,當然地質條件也是不能忽略的,因此在選址的時候,要避開建設在丘陵以及山坡地附近。
在對高層混凝土建筑抗震結構進行設計的時候,設計工作人員一定不能忽視抗震結構本身的功能,在提高抗震質量上要有明顯進展。在這基礎上功能造價和建筑要求也不能降低要求標準,參考科學的建筑原理論著,根據已有的建筑案例提高混凝土建筑的抗震性能,在已經確定的目的影響、限制條件和情況下,優化這方面的使用功能。
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居住環境安全是高層混凝土建筑結構優化設計的初衷,也是設計的指導思想,在此基礎上,學習和認識新型抗震結構的核心,不僅不失原有的科學設計,而且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設計,使設計符合科學原則,優化抗震結構的設計功能,提高設計質量,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控制施工成本,謀求社會福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