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宏亮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天津電力建設有限公司 天津 300180
質量監督是公路工程建設的永恒主題,健全的質量監督體系是確保公路工程質量的最大保證,可以在既定的成本下實現最大的效益。工程建設逐步市場化的特點,意味著其中涉及的東西更多。改革開放幾十年來,大量農村人口進城,城市現代化進程不斷推進,與此同時,扶貧工作也在大力開展,所以,公路工程不僅局限在城市地區,也在逐步進入農村地區和偏遠山區,這些地區的公路工程建設具有成本高、難度大、工期長等特點,因此更要對公路工程的質量加強監督,下面就對此進行詳細闡述。
質量監督指的是各質量監督機構和部門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對其質量、工藝等情況進行檢查,目的是為了監督施工單位是否嚴格按照前期設計內容進行建設,發現并及時糾正施工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應該安排專門部門和人員負責,實行專人負責制。因為工作的特殊性,所以監督人必須要潔身自好,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始終堅持公正公開的工作原則,確保公路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質量監督人要想做好這份工作,首先自己需要具備扎實的工程理論基礎,能夠看懂各項施工數據,然后還需具有豐富的施工經驗,這樣才能在旁觀者的角度發現問題[1]。
公路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工作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其一是質量管理行為,其二是采用的施工工藝,其三是整個工程的質量。工作重點主要就是檢查公路工程所有環節,會涉及到整個工程方方面面的細節。監督檢查工作采用的具體方式也有很多種,綜合檢查和專項檢查等是平時采用較多的幾種監督方式。
多年以來,我國公路工程質量監督體系的建立和實行主要依賴的是各級政府,政府加強對公路工程的監管力度是保證整個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的重要保證。一旦政府在質量監督工作中表現乏力,勢必會影響到整個公路工程的質量。從我國目前公路工程建設情況來看,各地區的“豆腐渣工程”現象依然存在,監督責任主體缺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公路工程質量監督應該涉及到工程的方方面面,不應該重視某一點而忽視某一點。但是很多時候我國公路工程質量監督內容是缺失的,有時候質量監督工作放在施工環節的主體工程上,檢查路基、路面等具體施工段的質量,對工程項目前期的招投標、設計環節以及施工過程中的環保工作涉及得比較少,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公路工程質量監督內容的缺失。
公路工程具有工藝復雜、施工周期長等特點,絕對不能依靠單一質量監督機構參與質量監督工作,所以傳統的質量監督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工程的開展,各方機構必須全員參與進來,提升質量監督意識,最終確保公路工程質量順利完工。
質量監督機構承擔著公路工程質量監督職能,在某種程度上是行政執法的性質,必須要明確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地位,才能真正履行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的職責,才能真正在質量監督工作中做好公平、公正,保證執法的公信力,只有這樣,才能在公路工程質量監督工程中更好地開展工作。
公路工程自打一開始就必須要開展質量監督工作,各方機構還得享有工作的知情權,全面了解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的內容和方法,這樣才能充分調動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工作積極性,自覺重視工程質量,規范自身行為,盡量減少質量問題的出現。監督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廉政建設和約束機制建設,防止由于自身違法行為導致工程質量問題的出現。此外,還要充分發揮出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讓質量監督機構能夠真正行使職權[2]。
施工單位內的領導和員工必須要充分重視公路工程質量問題,提升單位內部所有人員的質量意識。企業雖然是以經濟效益為第一位的,但是必須要把握好利益和質量之間的關系,因為公路工程不僅是施工單位的一個經濟性項目,更是一個社會性項目。施工單位必須要完善工程質量監督機制,明確部門和個人的職責所在,實行獎罰分明的制度,從而提升普通員工的質量意識,以便確保公路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
推動公路工程質量監理的制度化改革不僅是加強公路工程質量的保證,更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必經之路。公路工程建設的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為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的具體合作內容應該落在合同上,明確監理單位的職責和義務所在。建設單位根據監理單位履行的職責提供必要的經濟報酬。工程監理的質量監督不僅是在施工階段,在前期的設計后期的驗收等環節也應該嚴格執行質量監督制度。總之,只有充分發揮出工程監理的作用,進行制度化改革,才能最大程度確保公路工程能夠保質保量完工。
綜上所述,質量問題是公路工程建設的永久話題,是公路工程的生命所在,質量監督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公路工程的水平,所以無論在什么時候都必須要重視工程的質量監督工作,從根本上改革目前質量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各個層面都必須要提升工程質量監督意識,提高質量監督效率,為我國公路工程行業的長久發展提供更大助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