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鑫
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動能事業部 湖南湘潭 411101
近幾年來,國有企業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取得十分明顯的優勢,這一切都離不開其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設。除此之外,進行思想建設工作還能提高國有企業員工的思想覺悟,團結員工,鼓足干勁,增強國有企業內部的凝聚力,改善國有企業的工作環境。只有充分發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用,才能使得企業內部人員與社會保持同樣的價值取向,避免彼此間頻繁發生沖突[1]。
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是經濟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更是促進企業向健康和諧發展、向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當前,在煤炭市場跌宕起伏、改革向縱深推進的復雜、嚴峻形勢下,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及內外因素的影響,員工思想具有敏感易波動、活躍易反復等特點,客觀上造成了“各類矛盾多發期”和“思想波動加大期”并存。
惟有融入企業中心工作,非公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開辟廣闊平臺,彰顯更大價值。企業黨組織不僅要認真組織學習宣傳黨的大政方針,也要高度關注黨和政府每年關于經濟形勢的分析研判、經濟發展目標任務和具體政策,關注行業發展方向、趨勢,并及時把中央精神、上級要求傳達到企業,確保企業經營管理者應知盡知,確保黨的政策在企業得到貫徹和運用。要深入學習宣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企業從整體上、內在聯系中把握新發展理念,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要引導企業深刻認識和理解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引導企業積極從增長的穩定性、發展的均衡性、創新的重要性、環境的可持續性、成果的共享性等方面把握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根本要求,不斷推動企業發展從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率型轉變、從粗放增長型向持續集約增長型演化,不斷優化結構、轉型升級,提高質量效益,打造誠信品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2]。
在融入管理方面,要找準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與管理提升的“共振區”和“關鍵點”,在“黨管政治、黨管人才、黨管思想、黨管文化”方面積極作為。通過推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制度,著力加強班子思想政治建設,提高班子綜合素質,強化企業發展的根本保障;通過融入對中層干部的考核考察,提高人才選用透明度和公信力,樹立正確的干事創效和選人用人導向;通過開展黨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活動,推廣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黨員突擊隊、“金點子”、“好建議”等做法,激發黨員先鋒意識和員工主人翁責任感,引導激勵黨員干部員工在崗位上建功立業;通過強化關鍵崗位法紀教育監督,促進企業令行禁止,提升工作執行力,加強管理人員作風紀律建設。
把“堅持以員工為中心發展思想,推進更高水平和諧企業建設”作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工作原則,明確《中國共產黨黨性教育手冊》、《知之深、愛之切》等重點學習篇目,組織管理人員觀看《群眾工作的藝術與方法》講座,邀請專家進行專題輔導。重點圍繞“以員工為中心”主題,堅持問題導向,廣泛開展征求意見會、組織生活會,緊密圍繞宗旨意識、群眾感情、矛盾化解、管理制度、問題反饋、實事為民等六個方面,查擺問題、剖析根源,拿出《整改責任清單》。通過活動的分步驟扎實推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群眾觀點,弘揚優良作風,解決存在問題,使干部、黨員思想進一步提高,作風進一步改進,管理方式進一步轉變,思想政治工作優勢進一步彰顯。
打破傳統國有企業開展員工思政工作的模式和方法,不再使用填鴨式教育引導的方式,而應當積極發揮并利用國有企業內在的各項資源和有利條件,積極與時俱進,學習運用新媒體等互聯網平臺,打造更加多元的教育渠道,充分保障國有企業員工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在企業內部積極打造新時代的思政教育學習平臺,組織相應的教育大講堂,引導員工及時參與學習,掌握最新的思想政治發展動態;利用各種各樣的現代傳媒平臺以及傳統媒體,積極設置獨立的思政教育宣傳的專項欄目;結合日常主題黨員會議等加強企業員工思政教育工作;落實日?;乃颊黝}教育學習活動計劃,促進國有企業員工自覺加強自身的思想水平建設。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國有企業應該積極融合互聯網與思政工作,利用互聯網技術給思政工作增添活力,增強思想教育的時代性,并通過互聯網對思政工作進行創新改革,打造出一個全新的思政工作模式,實現企業內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構建“互聯網+思政工作”的新格局,首先要充分了解互聯網技術在傳播、教育方面的優勢,并結合思政工作,突破傳統思政工作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升思政工作的效率。國有企業還可以利用互聯網搭建思政工作信息共享平臺,更加精準進行思想政治工作。除此之外,企業還可以建設互聯網交流平臺,讓企業員工在互聯網上發表自己地意見,企業管理層也可以通過互聯網與員工進行交流,加強企業內人員的溝通。使管理層深入了解員工的訴求。
綜上所述,信息時期,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想靈活應對企業內外變化,更好地滿足企業工作人員多元要需求,必須從實際出發,結合當前思政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轉變觀念以及創新國有企業思想工作的內容等措施,不斷完善國企思想政治工作,使企業更好地服務社會,為國家創造可觀的利潤,從而取得長足發展。